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韩叙HanXu
164关注12k被关注19夸夸
战略经营顾问,咨询公司创始人。
百度、美团、网易、快手都待过,跟着其中两家上市。
一本书、一个公众号、一个播客的作者。
韩叙HanXu
16天前
最近辗转在几个客户那里,今天才回公司上班。

发现他们对我的诉求不一样,有的希望我协助操盘,有的只需要顾问一下,有的要帮着组建团队,判断重要岗位任命,以及合作伙伴的选择。老板通常都比较任性,哈哈,所以很难标准化,至少我现在是这样的。

在和这些企业老板接触过程中,有个感受分享给你们,也能代表行业变化的现象:

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务实,极致两极化才能赚到钱。

你讲课讲得好,没问题老板可以花钱听课,预期就是开拓思路,拿到一些情绪价值。你在某个行业投放做得好,没问题可以交给你来做,你拿服务费和返点,企业这边省点人力成本。

这些都可以,只要做得还不错,都能赚到钱。

最麻烦的是在两者中间,增量和情绪价值给不到,也不能帮着干活,就是想给企业出出主意。不能说这种需求没有,真的很少,而且也不值钱。

有个客户跟我说,有个4A公司找他想帮他做品牌全案,但客户还没到那个阶段,4A公司说还可以帮你做代运营,运营天猫店铺和抖快啥的。客户说,那我直接找代运营不就行了,找你你也是包给他们做,你们不懂这玩意。

是吧,老板也不傻,这年头10万块也都掰着花。

只出出主意就能赚钱这种,以前高速发展阶段还行。甲方有钱、员工贵、项目多,忙不过来,慢慢养成了自己不干活的习惯,比如我以前上班的时候就是。记得19年我刚从抠门无比的网易到快手时,跟我老板说有个200万的项目,我跟你说说为什么要花这个钱。老板脸都没扭过来,摆摆手说:你定你定。

不是我们不负责,是当时那个阶段,争分夺秒的追求增长,信任大于流程。

现在甲方自己不赚钱不增长了,有价值的事变少了,为了不被裁,员工都争着抢地盘。哪里还能留下活儿和预算给到乙方,让你来给出出主意,这不是扯么。

我现在庆幸自己是做运营出身,也在大公司做过管理,所以执行侧的东西咱们懂,内容和用户啥的,运营的基本功,只不过现在都被叫做全域和KOLKOC私域啥的。战术打法层面,是我们最近两年一直在做的,更没问题。

能把执行落地和战术打法结合,就是很好的交付能力。这两个能力,必须要结合:

因为客户通常认为,是自己执行落地能力不行,但其实不是,战术打法完全是乱的,执行做得再好也没用,甚至有负面效果。

我接触过的几乎所有客户,都是这样。

前期沟通都觉得已经想清楚了,就是不知道怎么做。合作以后深入聊起来,把几个高管叫到一起开会,发现连最基本的问题他们都不能达成一致。经常就是我坐在那里看他们吵,吵自己的目标用户到底是什么样的,吵自己产品的卖点是什么...

各位看官别笑,没准你们公司也是这样,只是没有这个场合,问题没暴露而已。

所以为了解决执行问题,首先要帮着梳理战术打法,倒不至于到战略层面,只是中间的战术层能搞清楚,大部分中小企业就够了。

写到这里,发现还有很多信息可以展开。比如,如果我们交付的很重,人力成本怎么办,我的时间不够怎么办等等,可以有机会再展开说。或者可以放在什么年度总结上,再聊一聊。
05
韩叙HanXu
23天前
本来晚上不想吃饭,但看了12月时间表之后,决定点个外卖,需要烤串才能顶住。
00
韩叙HanXu
24天前
C端红利没了,最近两年关注B端业务的越来越多,包括我们自己也是,但市面上聊这个事的专家还是不多。

这次请老朋友沈云来聊聊这事,他讲的不是互联网打法,而是有更多销售或商务视角,用他的话说:这叫怎么搞定客户。

57.从获客到交付,做好B端业务的4个要点·对谈沈云

韩叙的朋友们

01
韩叙HanXu
25天前
最近客户扎堆,都是拿着预算做新业务。大环境是问题,但小公司也有机会。
10
韩叙HanXu
1月前
前两天我提出一个观点:选择你极度热爱的领域,做一个非标品。这期节目,就是这个话题的延展。

不管是一人公司,还是超级个体,或者是从0开始创业,这期节目都适合你。在目前大部分情况,不管做不做一人公司,也都要从一个人起步,面对的问题是类似的。

嘉宾summer,是认识很多年的朋友,以前在腾讯做了10年的产品经理,后来选择自由职业做了一人公司,听听她有啥经验感受吧。

56.把自己当做产品,如何构建一人公司的商业模式·对谈summer

韩叙的朋友们

43
韩叙HanXu
1月前
私域这个话题,从没过时。但在播客上不太好聊,因为并不是理念或趋势这种务虚的话题,而是非常流程化很拼执行的事。

所以这期内容有点像课程,信息密度高,有点干,先预警一下。

对谈嘉宾是马凌玲,她以前在字节做过私域的负责人,现在是咨询公司的咨询师,服务过小罐茶、平安银行、宁波银行等客户,甲乙方的资源都有,实操经验超强。

55.零售行业怎么做私域,从搭建私域体系的3个关键点聊起·对谈马凌玲

韩叙的朋友们

23
韩叙HanXu
1月前
有个做女装的客户,年营收5个亿,退货率仅有1%。很不可思议是吧,我当时听到这个数据也这么想。

读完我这篇案例拆解,你肯定就明白了。

创始人是90后女孩,最初开实体店卖女装,之后启动做抖音和视频号。

直播带货的能力都不够出众,爆发力不够,所以抖音的效果不好,每次直播只有几个人在线,很艰难。

只能把重心放在视频号,没想到就这么破局了。

从视频号转私域,在社群内发布商品信息并成交。越做越大,线下店也增加到10家。

关键点来了,决定这个模式成败的因素:
1、创始人是素人IP,在视频号非常受中年女性欢迎,这些45-55岁的姐姐们把她当女儿看。
2、用户在私域直接联系企微下单,微信付款并留下快递信息,不用任何工具。
3、早期实体店在同一个城市,增强用户信任感。

不需要更多信息,说到这里是不是就能理解了。

因为人设和实体店,培养出这个固定的受众人群,并且有深度的信任关系。

据创始人说,有不少客户开车1个小时到店里,就是为了专门找她买衣服,见一面。

有了这个信任,再加上微信直接付款,基本上就不会出现退货的情况。

毕竟用户面对的是一个人,不是仅退款功能,操作起来也麻烦,很多问题通过销售的企微也能解决。

除此之外,平台选择也是转折点。

视频号的用户年龄偏大,也更下沉,这些用户更容易建立信任。

最初他们的目标受众也不是中年女性,没人能想的那么清楚,都是一步步迭代出来的,甚至可以说:中年女性这个群体,是他们跑出来的结果,并非目标。

突破了从0到1,现在做规模化增长,目标就清晰多了。瞄准验证出来的受众,用姐姐们更能接受的方式去选品和销售,就可以了。

比如,创始人IP不能用通用的直播电商打法,不能高频次的直播带货,不能激进的刺激用户购买欲,这个完全不适用。

也不能完全依赖创始人IP,用户去线下实体店已经很难见到她了,要控制这个预期。

说几个能透露的建议,核心是围绕和服务人群的决策:
1、创始人IP重点在线上,唠嗑、卖货、转私域三类直播都要有,穿插进行。
2、实体店全部店员开号,拍视频、做直播、建私域,创始人IP给店员导流。
3、继续开实体店,选址和选城市的决策,参考私域里的用户分布。

我讲这个案例,是想向你分享:

未来的增长机会,只会出现在细分市场,这是用户经营战略的核心。

你得找准那些别人瞧不上的细分人群,深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痛点,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成为你的铁粉。

生意场上,能活下来的,敢于在细分人群的破局,敢在商业模式上动刀子的人。

以这个女装品牌为例,已经开了几年的实体店,以及作为直播电商的非优势群体,之前一直没找到机会,卡在千万级营收,陷入瓶颈。

之后探索出中年女性人群后,在渠道、产品、内容、服务上都做了对应策略,迎来10倍速的快速增长,到6亿营收,这就是破局点。

破局点是细分人群带来的,把传统实体店,结合公域和私域的策略,就是模式上的微创新。

这个细分人群带来的机会,重要性是战略层的,我称之为用户经营战略。

用户经营战略是巨大无比的话题。我最近在做这方面的研究、积累案例,也在做课件,以后合适机会分享。

在这里,可以给你讲3个关键点:洞察、分类、转化。

1、洞察,目标人群不会自己走到你面前

只要你是创业者,肯定会知道,事是一点点做出来的,不是规划出来的。那些商业故事,绝大部分是有目的的美化,爽文没有实际意义。

在做事的过程中,要去洞察用户,找机会。

1)行动上,推荐使用归纳法。

先观察和收集具体现象,再识别出共同点和模式,从中得出假设。

打个比方,你可以观察,用户在线下会问哪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就是用户的决策逻辑。也可以看用户在线上会搜索什么,同理。

有个朋友是做烘焙的,他用抖音上用户搜索的相关行业热词,反推产品的研发。像抹茶+黑巧这个词很热,就研发这类的产品去抖音卖,这就是对现象的观察,去理解用户的需求。

2)认知上,要懂行业,懂产品。

比如,产业链上下游都有哪些角色、各个角色之间是什么利益关系、每个链条的需求是什么,等等。

2、分类,从目标反推的划分标准

我在看上文案例中,创始人的视频号评论区,有一条是:你真的不容易,我也是xx人,改天一定和我女儿去你那里买衣服,支持你!

这就是我上面说的:用户把这个创始人当女儿看,以及同城同乡的原生信任感。

积累这样众多的现象和反馈,就能洞察到用户大概的画像,绝不是简单的性别年龄所在地收入能力这种,这不叫洞察,只能叫人口普查。

最信任她的群体,是这么划分出来的:
1)把她当女儿看,推算大概是50岁上下的女性。
2)能接受他们的800元客单价,是有消费能力的富裕中产。
3)同城同乡的信任感,来自附近50公里范围。
这才是有价值的分类,因为你可以从这3点做延展,去选品选渠道。

3、转化,选渠道就是选人群

或者反过来说也行,选人群的方法之一就是选渠道。
东鹏特饮早期渠道选在加油站和高速休息区、完美日记选择小红书、老铺黄金选择SKP、飞书这种SAAS产品选择机场...

在本文案例中,视频号的选择,就是决定性的。

不仅因为视频号的受众下沉且年龄偏大,而且内容分发是依赖社交关系,更容易在微信里分享,所以非常适合有线下实体店的品牌。

区域属性,更容易被圈层覆盖,因为人们的社交关系重点也在线下,可以参考费老《乡土中国》里提到的“差序格局”。

线上渠道,公域私域怎么玩;线下渠道,便利店夫妻店商超怎么选,帮你选择目标受众,也可以在你没那么清晰的时候,帮你收集反馈,洞察探索出受众。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

因为是客户,所以不能透露更多信息,但写出来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希望理解。

总结一下,这篇文章想向你分享:未来的增长机会,只会出现在细分市场,这是用户经营战略的核心。

如果对你有用,记得订阅并转发。
412
韩叙HanXu
1月前
问一问这个激励反馈,做的很极致。
00
韩叙HanXu
2月前
这个客户是医疗行业的上市公司,非典型医疗器械赛道,客单价百万级,营收几十亿。

CEO当时非常焦虑,跟我讲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业绩下滑,几乎天天失眠。

但我听完具体情况,第一感觉:这个难题能解。

因为之前遇到过这样的案例,共同点都是遇到的问题,超越了已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质上来说,是传统增长模式的瓶颈,需要转型找到第二曲线。

这个案例很典型,估计你们也有类似困惑。我分享出来,各个行业都可能有启发。

先介绍一下背景。

过去十几年,客户是用非常传统的模式,销售和医院直接谈。与国内大部分的三甲医院都有合作,也建立了稳固信任的关系。

可市场渗透到这个程度,增长空间就不大了,目前收入大多来自存量市场,少量的设备更替和服务费。

这个问题的根源:只有搞定增量市场的能力,并没有应对存量市场的功底。

增长出现瓶颈,解决这个问题就迫在眉睫了。

客户需要转型,需要新的增长模式。

创新不是颠覆,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结构优化,也会带来创新。

毕竟向医院做销售这个方式,他们已经做到极致,专业能力和商务关系都做得非常到位,在这个方面肯定没啥优化空间。

分享一下,我们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

医疗行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专业也封闭。反过来说,行业内部的联系也更紧密。

既然医院这个客户类型,已经渗透到顶,那么产业链的下游呢?是否还有其他形式的利益共同体?

这可能就是新的机会。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各省市都有医疗机构,愿意用共建的形式合作。

这个商机其实也不是我们发现的,而是本来就在这里,只不过一直没有推进。原因有这几个:

1)在增量时代,重点做大客户(医院),其他类型的客户性价比不高;

2)各省市的医疗机构规模大且分散,用销售的方式搞不定。

前者是客观条件,大环境的问题;后者是主观能力,也是增长模式不适配的问题。

大环境已经变了,已经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竞争,要做“更难做的生意”,这就是转型。

接下来,就是解决增长模式不适配的问题。

之前的模式,固化在销售体系上,那么换个销售体系就好。用我们的方法论来说,就是用户经营战略,其中的获客,等同于销售。

获客有四个要素:渠道、诱饵、产品、价值。简单的解释一下:

渠道:规模vs质量

诱饵:意向和理由

产品:满足需求和承接流量

价值:利润和用户商业价值

与各省市医疗机构共建的这个形式,理论上说在诱饵、产品、价值上都没问题。因为产品质量过硬、需求也是实实在在的。

用共建的方式满足双方商业收益,完全合理。

现在万事俱备,只缺东风。也就是渠道,如何找到这样的客户。

在渠道这个要素里,有规模和质量两个要素。

这是两个矛盾体,用户规模大,质量就差,精准度或留存复购就低。反之,同理。

所以最理想的状态,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这个问题就变成:什么渠道覆盖的用户规模和质量,都相对较好?

我想到,之前研究过“固生堂”的案例。

固生堂是上市公司,也是“中医医疗连锁服务机构的第一股”,他们把互联网应用的很好,构建了“线上+线下”OMO服务模式,解决的事医师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本质上提升了信息获取的效率。

这和我们遇到的问题很像,需要更有效率的找到潜在客户。

这部分客户和之前销售去谈的公立医院不一样,他们是藏在水下的,没有显性特征。而且分布在全国各地,集中度很低。

解决方案是用互联网内容平台,去广泛收集销售线索,销售再做跟进转化签单。

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域转私域。

公域渠道首选视频号,抖音做分发;私域去执行销售线索转化的SOP。

为什么首选视频号这个渠道,原因有这几个:

1)视频号在下沉市场更有优势。和同样下沉的快手比,在非娱乐领域里更有机会。

2)社交关系为核心的分发逻辑,是视频号的特点,适配客户的优势资源。客户有很多医疗行业销售,人均微信2000个好友,70%是医疗从业者。

3)抖音竞争更激烈,对于没有太多预算的情况,难度要大很多。

具体内容策略是什么、团队怎么搭建、执行中遇到什么坑等问题,就不在这里描述了。

简单说一下进展。

合作半年的时间,客户已经通过视频号平台获得了几十条精准线索,是真正可以合作的目标客户,不是简单的询问。

从这几十条线索中,有5个百万级项目落地,还有几个正在商务沟通中,毕竟决策周期长。

对于CEO来说,对我们的咨询陪跑合作非常欣喜,赚到钱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成功转型的收益可比现金价值大多了。

总结本文要点:

1、企业常见问题是传统的增长模式遇到瓶颈,需要找到第二曲线,探索新增长模式。

2、新增长模式不用做颠覆创新,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结构优化,也是创新。

3、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竞争,要做“更难做的生意”,这就是转型。

4、转型的方法论是“用户经营战略”,先解决获客问题:渠道、诱饵、产品、价值。

5、渠道选择是决定性的,找到匹配自己优势的平台。
05
韩叙HanXu
2月前
最近收到不少好评,分享给大家,感谢[爱心]

说句心里话,我们的优势不是怎么把会员和咨询卖出去,而在于理念和知识体系,这也是我们固执在坚持的。

有人说,这玩意是虚的,没用。

我不认同。正是因为价值观、增长理念、案例和方法论,我们才能接触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和他们共同成长,是非常有价值的事。

不止一个人跟我说过,买我们的会员,就是想买我的圈子人脉。

这很好啊,我们这样的商业模式本来天花板就不高,所以才要筛选客户,这并不是骄傲,而是对彼此负责、为结果负责。

正如我之前对你们说的,那句话也送给我自己:选择一个我们极度热爱的领域,做一个非标品,打磨到极致!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