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老蒋不一定靠谱
1k关注54k被关注263夸夸
B站的老蒋巨靠谱
老蒋不一定靠谱
1天前
最近突然就玩得下去3A了,主要原因是换了波设备,换了个带鱼屏,又因为4070带不动,换了张5080,打3A就跟看电影一样爽,还是得花钱,过段时间再搞个2.1音箱就齐全了
262
老蒋不一定靠谱
3天前
饭局遇到一个懂玄学的,说我是强金命,不该染黄头发
440
老蒋不一定靠谱
5天前
看喜剧之王单口季2:

1.大鹏现在真tm无聊啊,为他感到悲伤

2.良言忒好了,最喜欢他,吃他这一款,看他表演我想到一个书法上的术语,提按

3.女性主义和脱口秀趋势上绑定更深了

4.房主任也太猛了,第一次知道这个人,不管从内容还是表演上都非常成熟,表达和人设完美合一,天才,难以想象才入行两年。她讲的这段完全可以进决赛

5.这季一上来质量有点好,事实证明,整体来看,内容门类还是要有钱。有钱,有稳定客群和需求,就算短时间内乱象丛生遭受打击,长期来看行业也会回弹
241
老蒋不一定靠谱
7天前
认为“基层难管,所以就不要给基层任何自主权”,这才是二极管啊,另外我觉得比拼谁真的真的是最基层的基层这个游戏很无聊,按你的说法,所有的大学生都不是基层,不在你的讨论框架里,那为啥不能给他们一些话语权呢?移民那些话就不讨论了,没啥价值 //@二十四画生.: 说白了你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中国14亿人,基层的是多少?现在人中上代人是农村的多少?进城了脑袋上不还是有根辫子。哪里管的过来,你去过基层吗?见过基层的五花八门嘛?有着各种各样的大神。 如果真的事事都做主,那么在基层两方不是非黑即白,两方一样黑,都不是啥好人。 真做主了,就会有更多的事端,还不如有个潜规则,潜移默化的约束着人。 如果觉得中国不好,别天天抱怨,那就去移民啊,美国有人权,移民城市,带资入组,看看人家要你不,坏事都让干事的人做了,好话都让叉腰的人说了

老蒋不一定靠谱: 1. 大学很多规定都很霸道,不合理不合情,在我看这是必然的。 大学本质上是一个流动性为0的封闭系统,和公司对比起来很明显。 公司相对于职员,也是权力的上位者,但,公司是要有所顾忌的,如果它对员工突破了底线,员工可以去找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机构并不会向着公司去裁定,员工也可以离职去员工福利更好的公司。 大学虽然名义上是有教育仲裁机构的,但公立大学本身就是事业单位,公立大学校长是公职人员,你往上仲裁到各级教育部,其实还是“自己裁自己”,会向着谁呢?反正肯定不是向着学生。 大学也不存在流动性,理论上你当然可以再次高考换校,但这背后是巨大的沉没成本。 一个不受系统外监管的超低流动性系统,注定僵化、傲慢、低效。 2. 学校和学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大学的校规校纪,是否完全是自由裁量的单方面“审判”? 从比较传统的视角上来看,学生既然进了学校,就该去了解校规校纪并且遵守,如果明文规定了不能做什么,你又去违反,那么处罚、开除,似乎也无可厚非。 但没这么简单,首先公立大学是有政府拨款的,是拿了纳税人钱的,它是社会公器和基础设施,它应该受到更广泛的监督,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其次,学校和学生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提供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后,学校要想终止履约,从这层关系来看,是需要去和消费者进行更平等的沟通协商的。 我们关于后一层的探讨和界定太模糊太少了。 3. 啥都公序良俗公序良俗,好像一说到违反公序良俗,话题就终止了,一切针对失德者的暴力和伤害就都是合理的。 这其中当然应该有界限。李同学的男友,指名道姓曝光她,这是没问题的,因为他是他们俩私人事物的参与者。 但大学和媒体,以公序良俗之名去公开发声的时候,是否应该有底线?尤其是涉及到非公众人物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尽可能保护对方隐私?她自己和她男友,是他们个人利益的绝对持有者,然而大学和媒体是吗?公序良俗是你们去绝对界定的吗?就算是,违反公序良俗真的该死吗?这个女生无论如何都会收到她周边环境的惩罚,包括她的亲密关系,她的父母亲属,她的同学老师,以及来自其他社会关系的压力和惩罚,她不会是高枕无忧毫无代价的。 一个良性的社会,应该对道德伦理问题有探讨有制约,但同时也应该有最底线的容错空间,法律的意义尚且不仅仅是惩罚和威慑,还有改造的一面,难道“公序良俗”的审判反而应该更严厉吗? 说句也许不那么正确的话,人类历史上,以公序良俗为名做的恶,难道很少吗? 4. 再重新说一遍,这是一个用力量去代偿价值的时代。人们进行着审判游戏,去对有错误或仅仅不喜欢的个体造成伤害,来获得“我存在”和“我有力量”的确证,以填补价值缺失带来的心灵上的空洞。 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从历史来看,每一个下行周期,不论中外,都是如此。但我仅代表我自己,厌恶这个时代。

101
老蒋不一定靠谱
7天前
1.

大学很多规定都很霸道,不合理不合情,在我看这是必然的。

大学本质上是一个流动性为0的封闭系统,和公司对比起来很明显。

公司相对于职员,也是权力的上位者,但,公司是要有所顾忌的,如果它对员工突破了底线,员工可以去找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机构并不会向着公司去裁定,员工也可以离职去员工福利更好的公司。

大学虽然名义上是有教育仲裁机构的,但公立大学本身就是事业单位,公立大学校长是公职人员,你往上仲裁到各级教育部,其实还是“自己裁自己”,会向着谁呢?反正肯定不是向着学生。

大学也不存在流动性,理论上你当然可以再次高考换校,但这背后是巨大的沉没成本。

一个不受系统外监管的超低流动性系统,注定僵化、傲慢、低效。

2.

学校和学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大学的校规校纪,是否完全是自由裁量的单方面“审判”?

从比较传统的视角上来看,学生既然进了学校,就该去了解校规校纪并且遵守,如果明文规定了不能做什么,你又去违反,那么处罚、开除,似乎也无可厚非。

但没这么简单,首先公立大学是有政府拨款的,是拿了纳税人钱的,它是社会公器和基础设施,它应该受到更广泛的监督,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其次,学校和学生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提供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后,学校要想终止履约,从这层关系来看,是需要去和消费者进行更平等的沟通协商的。

我们关于后一层的探讨和界定太模糊太少了。

3.

啥都公序良俗公序良俗,好像一说到违反公序良俗,话题就终止了,一切针对失德者的暴力和伤害就都是合理的。

这其中当然应该有界限。李同学的男友,指名道姓曝光她,这是没问题的,因为他是他们俩私人事物的参与者。

但大学和媒体,以公序良俗之名去公开发声的时候,是否应该有底线?尤其是涉及到非公众人物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尽可能保护对方隐私?她自己和她男友,是他们个人利益的绝对持有者,然而大学和媒体是吗?公序良俗是你们去绝对界定的吗?就算是,违反公序良俗真的该死吗?这个女生无论如何都会收到她周边环境的惩罚,包括她的亲密关系,她的父母亲属,她的同学老师,以及来自其他社会关系的压力和惩罚,她不会是高枕无忧毫无代价的。

一个良性的社会,应该对道德伦理问题有探讨有制约,但同时也应该有最底线的容错空间,法律的意义尚且不仅仅是惩罚和威慑,还有改造的一面,难道“公序良俗”的审判反而应该更严厉吗?

说句也许不那么正确的话,人类历史上,以公序良俗为名做的恶,难道很少吗?

4.

再重新说一遍,这是一个用力量去代偿价值的时代。人们进行着审判游戏,去对有错误或仅仅不喜欢的个体造成伤害,来获得“我存在”和“我有力量”的确证,以填补价值缺失带来的心灵上的空洞。

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从历史来看,每一个下行周期,不论中外,都是如此。但我仅代表我自己,厌恶这个时代。
21854
老蒋不一定靠谱
12天前
想起了一句话,叫“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其他的忘了
132
老蒋不一定靠谱
16天前
陈楚生是找到了既符合大众审美又不土的那个平衡点
40
老蒋不一定靠谱
22天前
4天前逛街,在lelabo左臂让店员喷了四下another13试香,然后就成这样了,真·胳膊上好像全是蚂蚁在爬,吃了一片氟雷他定暂时还没起效

并不是说lelabo有任何质量问题,应该只是我对其中成分过敏,各位也注意试香一点点就够了,不熟悉的香水别喷好几下

(another13倒是挺好闻的
323
老蒋不一定靠谱
25天前
突然想到几年前喜欢的一首歌,想了很久搜到了,高兴,这张专再听还是特别好

开场曲:异国之梦 Opening:Exotic Dream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