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HIsWiL
262
关注
14
被关注
1
夸夸
☹️+🎵=😄
对待傻❌没有耐心
HIsWiL
2年前
发现一个彩蛋?
00:08
1
0
0
HIsWiL
2年前
冰清小仙女: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的每一次成长都是被迫的,都是命运从后面给了我一脚又一脚。 比如,对于自己无条件的爱源于宫外孕大出血差点死掉,对于无常的接纳源于孩子出生先天性心脏病两次开胸心脏手术,对于金钱的松弛感源于P2P雷掉当时全部家庭资产,对于两性关系的清醒源于被权威性侵的经历…… 要问我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变成你们口中的「温暖、包容、理性、内心力量、能量爆棚……有钱有颜有爱的小仙女」? 只能说,因为我只得站起来往前走,没别的办法。 往前走了,过去的事情就有了另一种诠释,它们就仅仅成为了个人英雄之旅中的故事,而不是结局。
0
0
0
HIsWiL
2年前
鸠摩小虾米: 这是我第一次对自己感到陌生。 我不爱说话,开始沉默,排斥社交,对各种事物丧失最基本的判断力。 他们说,我正在经历产后抑郁。 我失控了。 从备孕第一天开始,生孩子就是我明确的事情。 怀孕的过程虽然艰辛了点,但是远远不至于失控。 前三个月的身体比较难受,但是心情愉悦。 我怀孕三个月的时候,胆管出了问题,又是胆管炎都是胰腺炎的。 跑去医院做了一个手术。在没有麻药绝对清醒的情况下,胆管里被放了一根支架。 全程一滴眼泪没掉。不吃不喝一个礼拜,孩子依然长得很好。 我怀孕六个月的时候,胆管问题复了。我又去了医院,不吃不喝一个礼拜。 孩子依然发育很好,我身体疼痛,心情愉快,在即刻直播。 我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得了新冠。 我一个人在家待了一个星期,半夜宫缩出血去医院急诊,心情依然很好。 因为一切都没有失控。 所以,我把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理智选择对我身体最好的医院生产,我选择无痛分娩,我花了最贵的钱定了vip病房,我定了月子中心恢复身体。 我爸妈给了我很多钱,足够cover掉我生产和未来几年带孩子的费用。 我婆婆上个月刚好退休,表示但凡我们需要,就会随时支援我们,是我们主动拒绝了。 我老公把所有的出差和工作全部都安排在了我孕37周之前。因为到37周之后,他就要在家全心全意陪我发动。他把产假休好了,等我一出月子中心,他马上休假。这样我俩能把共同带孩子的时间拉到最长。 孩子在半岁之前,我把能想到的问题全部都安排了。 一切都没有失控。 我千算万算,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原来一个人的情绪,是会崩溃的。 我家人有同时生产+胆管结石的妇女。她们所有人都告诉我:生孩子没有结石痛。 结石痛起来撕心裂肺,孩子只是马上就会好的阵痛。 我六个月在消化内科住院的时候,我旁边的产妇刚刚生完,被转到这边做结石手术。 她笃定地告诉我:你相信我,生孩子真的没有结石痛苦。你不用害怕。 所以我从来就觉得,我结石从13岁痛到31岁,痛起来的时候,几针杜冷丁都无法止痛,我怀孕的时候,一点点的止痛药和麻醉都没上,我忍痛力已经足够强了。 我做到了充足的分娩疼痛准备。 就是没有准备好情绪的问题。 一切都在我怀孕36w的时候失控。 后来生产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彻底ptsd了。具体表现就是,我现在不能看到有关生产的任何内容。 一看,一提,一讲,就会崩溃到大哭。 其实疼痛早就过去了。在生完的那一霎那,那些身体疼痛就过去了。 但是,情绪记忆,它过不去。 情绪不好+孕晚期确诊icp导致我全身剧痒无比+催产比自然发动更痛+子宫后位更痛+我孩子7斤6两了+我的麻醉师赶不过来。 6重buff同时叠加,把我彻底击垮了。 在我情绪垮了之后,我的生活就开始失控了。 之前一切的安排,都显得非常可笑。 大部分时候,我像个精神病人一样,躺在床上,一躺就是一整天。 我还远远没有从这种崩溃中走出来,我自己都无法对自己负责,身边就有另一个生命躺着。 而这个生命,急需要我的乳房。 刚出生的时候第一瞬间,他被安排贴在我的乳房上,skin to skin。 后来我们去推去病房,24小时跟妈妈在一起,母婴同室rooming- in。 然后,他就被月嫂和护士强制放在我的乳房旁边,开始吮吸,哪怕生完的产妇是一滴奶都没有的。 哺乳过的妈妈都知道,这是一种钻心的疼。 哪怕婴儿的吃奶姿势是正确的,对于任何一个女性,这都是永生难忘的痛。 其实这种疼痛是可以忍耐的,的确啊,世界千千万万的哺乳女性,都度过了乳房被吸的疼痛。 但是我发现我做不到,我也感受不到什么幸福。 我只觉得可怕,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寄生虫,出生了之后竟然还要依附在你身上。 我说:“我做不到,你去帮我拿个乳盾。” 乳盾就像一层保护膜,把我跟孩子分开了。我才好受一点。 医院的月嫂说:“这个妈妈真狠心,这点疼都受不了。” 是的,这个妈妈生产的时候已经经历了绝大的疼痛,她真的一点疼痛都忍不了了。 然后在我还对这个世界模模糊糊的时候,我又被带到月子中心。 继续哺乳。 而一开始的乳盾选择,就导致了后面一系列的麻烦事。 因为我的孩子体型挺大的,吃得也比其他孩子多。但是乳盾对孩子来说更累,导致他每次累一头汗,还吃不饱。 于是,我一边只能添加奶粉,一边多余的奶水只能靠吸奶器吸出来。 我情绪还崩溃的时候,每天24小时,时间被严格划分2-3小时。 没有白天黑夜,必须最长3小时就要起来一次,要么喂奶,要么吸奶。 我再一次更清晰认识到我的身体,也明确了一件事:我的乳房,讨厌被碰。 每次喂奶吸奶,我对生产的痛苦记忆就要重复一次,导致我的情绪一次又一次崩溃。 我看着这个婴儿,只觉得他面目可憎。 我的手机相册甚至没有他的照片。 因为情绪问题,奶水供需不平衡,我开始进入无穷无尽堵奶生活。 我一次要堵奶两次,一次3-6小时不等。 也就意味着,我每天除了堵奶排奶,我什么事情都干不了了。 堵奶,就是两个巨大的铅球在你胸上,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有一天,我晚上9点开始堵奶,两个护士,一个月嫂,三个人给我排。 又是冷敷,又是排奶,又是消炎。等完全通畅,早上5点了。 我彻底崩溃了,决定回奶。 不再哺乳。 当一个女性选择不哺乳,会怎么样。 医生说:这是产妇自己的选择,要尊重产妇的个人意愿。 同时告诉我:其实母乳是营养最丰富的东西,建议母乳,尤其是月子里,回奶伤害太大了。 我的月子中心也是一家妇产科医院,院长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上来,跟我说:“我当年哺乳也是痛,但是我们都挺过来了。” 月嫂说:你是妈妈,妈妈开心就好了。 同时告诉我:你看宝宝喝母乳的时候,消化好,抵抗力也好。 听我说开了回奶药,月嫂在那边哭。 我爸爸说:爸爸尊重你的一切选择,你的开心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告诉我:你这么开心开朗的人,爸爸绝对不相信你会有抑郁症。 妈妈说:“挺一挺就过去了。” 后来看到我的情况确实很糟糕,哭着说:“实在太痛了就不哺乳了。” 然后,在我最后一次需要宝宝吮吸才能通乳的时候,她说:“宝宝这是最后一餐母乳了哟,你要珍惜哟。” 然后跟我说:“你看宝宝吸得多好啊,多可爱啊,你要不要再晚几天。” 她明明见到了我哺乳的崩溃,依然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困难,会好的。 我也知道,哺乳,一旦度过了前面的磨合期,等乳头麻木了,一切都会好的。 但是,我就是挺不过去了。 于是,你一个向来坚强的人,为什么会变成了一个面对这点困难都挺不过去的人。 唯一支持我的,还是只有我老公。 他早就劝我不能再继续哺乳了。但是,就在我坐月子的这个月,他突然面临职场的巨大变动,他巨忙无比,我时常见不到他的人,就是这么不凑巧。 我俩都失控了,包括他的工作安排。 他还是如期按照原计划休了他的产假。但是,我知道他也放弃了很多。他说:“生命降临了,本来就是失控的。我的家庭永远比我的工作重要。” 后来,在他身边,我吃了回奶药,彻底放弃了哺乳。 对于我这样母乳丰富的人,在泌乳素高峰的月子里, 放弃哺乳是一件很痛的事情。 我的胸涨到碰都不能碰。跟堵奶一样痛。 但是我似乎找回了一点点的控制,对自己乳房的控制。 pls leave my breasts alone。 我写这篇日记的时候,我老公在开会的间隙来看看我。 他说:“你在写什么呢?” 我说:“还在写,你不要打断我的思路。” 他说:“就给我看第一句话可以么。” 「这是我第一次对自己感到陌生。」 我说:“请问你对我感到陌生么?” 他说:“当然不陌生啊,就我这样小的脑容量,我压根思考不到陌不陌生的问题!!!”
0
0
0
HIsWiL
2年前
Diiiii: #AI的神奇用法 周末试用了一下chatGPT,还是挺惊艳的,谈一下个人的使用体验。 之前用过不少大模型的对话机器人,整体感觉在多轮对话上做得还不够,一般10-20轮对话下来就“露馅”了,前言不搭后语,人设发生混乱,都是比较常见的。这次chatGPT最牛逼的一点是,能够在多轮对话中保持逻辑的通顺和连贯,这个逻辑既包括理解提问者的逻辑,也包括答案中的逻辑。另外,chatGPT看似是个聊天机器人,但实际上并没有针对“聊天”这个场景做太多优化(类似小冰那样在“对话”层面上加很多策略,能够让聊天更加娱乐化,体验更好)。整体上,它更像是一个较为理性的“助手”角色,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来帮你解决问题。 我个人最关注的,其实还是chatGPT有哪些实际价值,是否有潜力辅助乃至替代某些职业。如果说机器人更多是用来代替“初级体力劳动者”的,那么我对chatGPT的定位更多是用来代替“初级脑力工作者”的,具体来说,包含以下这些: 创作类:总的来说,可以达到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及格水平。 * 写作文:用闺女的小学语文作文题试了一下,记叙文的描写合格,议论文的观点自洽,结构完整,能达到初中生的水平; * 格式化内容写作:政府公文、演讲稿、公关文、产品发布通告等等,能达到中规中矩的水平,但不会特别出彩。尝试着让它写一些二十大学习心得,写得还算有模有样; * 新闻写作:目前拒绝连接互联网,拒绝获取实时内容,所以问他“最新的世界杯比赛结果”或者“预测一下世界杯冠军”这类问题都得不到答案; * 虚构类创作:可以写打油诗、歌词,可以创作小说或游戏的大纲和梗概,并沿着大纲进行剧情的拓展,剧情过于俗套时可以开一些脑洞,被要求在给定的情节中,可以做一定水平的细致描写。适合作家用来找灵感,也适合网文作者用来注水(有逻辑地注水,很实用); * 非虚构类创作:抛出一个明确的观点,能写出前后连贯的八股文,勉强能达到发公众号的水平,但就不要指望阅读量和传播了; * 其他:搞笑的是,居然还有人用chatGPT去写喂给Dall-E的prompt,这也算是不同领域机器人之间的协同了... 专业类:最大的问题是事实经常搞错。另外过于专业的内容无法胜任。这可能是由于训练集过泛造成的,如果在一些指定的领域里做finetune后效果应该会好很多。具体来说: * 翻译:能做一些翻译,效果感觉不如DeepL; * 科研:问了几个领域比较前沿的技术,基本给出的都是初级科普水平的答案,再多问就答不太出来了; * 金融:我自己尝试问了很多行业调研、企业财报相关的问题,都被拒绝说无法回答。但看到有别人用它来问一些资产负债表里的内容,也能得到答案; * 投资:看到有人试着写商业计划书,以及给VC的pitch文案; * 人力资源:看到有人尝试着写简历、写招聘文案、拒信和新员工欢迎信,本质上也都是格式化类的内容写作。还有人试着用它来写周报和年终总结,但由于缺乏实质性内容,也都是套话,最终效果中规中矩 * 法律:尝试着写了一些法律文书,比如顾问协议、借款合同之类的,格式看起来像模像样,但不知道实际上是否符合规范; * 销售:可以写一些销售话术,通过增加“有煽动性的”、“有说服力的”这种形容词可以让文字的风格更加强烈; * 客服:能够写非常成熟的客服邮件,用来应付各种刁难的用户责问,还可以选择不同风格。当然,这一块已经有很好的其他解决方案了; * 编程:看到有人尝试,不知道效果如何。 助理类: * 闲聊:能够流畅地完成多轮对话,但沟通的距离感较强,亲和力不够,不知道是不是人设的缘故; * 日常问答:做菜、保健、医疗、生活常识,都能给出相对比较实用的答案,能给出一般电器的操作步骤; * 出行规划:试着做了一份7天游埃及的行程,中规中矩,但搞错了一些基本事实(比如认为埃菲尔铁塔在埃及),能够根据需要做行程的修改,但结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 * 子女教育:能回答类似“适合10岁女孩读的历史、科幻类英文小说”这种问题,给出的推荐还算靠谱; * 购物推荐:能给出一些不错的购物推荐。 有人说,chatGPT会取代Google和百度,目前看来,虽然都是“获取信息”,但由于ChatGPT是生成性质的,目前没有办法给出信源,所以缺乏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如果说Google是个满腹经纶的老学究,那么chatGPT更像是一个“万事通”朋友,目前看来还无法完全替代。Github上有人写了个浏览器脚本,输入同一个query,将二者的结果放在了同一个界面下进行左右比较,还挺有趣的。 另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成本。Sam Altman在Twitter上说,目前chatGPT的成本大概是每次几美分,相比之下,google的成本恐怕要低3个数量级(十年前的一篇文章里提到,google每次搜索摊销下来使用0.0003千瓦时的电力,按0.06美元/千瓦时计算,就是1.8*10^-5美元)。为了cover这个成本,商业模式恐怕也需要做一些调整。由于不再需要用户选择,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直接,无法通过提供更多选项来赚钱,免费模式恐怕难以为继。 目前的chatGPT只是初代,OpenAI的Sam Altman向用户征集“下一版最想要增加的功能”,我看到了以下一些获赞较多的建议(不包含“开放API”这类没有营养的): * 在回答中包含出处链接,或者在回答中区分“生成内容”和“复制黏贴内容”; * 屏蔽主观想像,只保留客观事实的指令; * 能根据指定的内容做finetune; * 支持对互联网的连接,支持内容的实时更新; * 在回答中支持包含图片和视频; * 与DallE等生成工具更好地融合; * 增加“长期记忆”,记住历史上的所有对话; * 去掉“safe mode”(目前很多政治不正确的敏感词和超纲内容会触发统一的安全答案)。 最后说两句个人的感受。我自己用过之后,最大的感觉是大量的初级(乃至中级)脑力工作者都必将会被替代掉,因而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是“AI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使其更好地在AI时代生存?” 李开复老师曾经对此有过一个系统性地论述,他将所有的职业按照“是否需要同理心”以及“是否需要创造力”分成了四个象限,其中“不需要同理心+不需要创造力”的工作是最先被取代的,例如客服、电话销售、保安等等,而“需要同理心+需要创造力”的工作是最后被取代的,例如心理治疗师、市场营销类负责人、CEO等。然而目前看来,所谓“创造力”的壁垒似乎也没有那么高(就好比围棋里所谓的“棋感”一样,最终被证明就是算力),随着chat-GPT的进化,普通人似乎也有很大机会让模型生成一些看似完成度较高的作品,那么竞争力在什么地方呢?我个人认为,可能答案在于“审美”,是判断生成内容到底是否“有品位”的能力,是知道如何对一个生成的作品进行打磨、如何提建议来让它定向进化的更好的能力。换句话说,你不仅仅要知道一部作品是不是“好”,还要知道它“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以致于知道“它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这就是评论家和艺术家的区别吧 ~ 因此,在教育方面,个人觉得“审美能力”、“和AI共同创作的能力”、“同理心以及沟通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可能是新时代最为重要的几种能力。 以上。 2022.12.5
0
0
0
HIsWiL
2年前
0
0
0
HIsWiL
2年前
每当互联网上有火热的项目时,大家都喜欢去拆解对方的运营方式,然后得出结论:对方之所以能火,就是采用了这样的运营方案和策略。
看了大部分分析,我都产生深深的疑惑,你觉得你拆解的东西是这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吗?
你自己把你分析出来的东西,拿到其他项目去套,看其他项目是不是这样做的?为何就这个项目能火,其他火不了呢?
16
7
0
HIsWiL
3年前
鸠摩小虾米: 你爹不行,条件不好。但是好在你向来成绩优异,可是高考前夕却感冒了。 去医院看病,药被护士用错了,结果成了个大肺痨,发烧三天三天,错过了高考。 读不了大学也就算了,正好为家里省笔钱。你准备去厂里打工。 打工了才发现,这个钱,它特么的怎么就存不下来呢。 但是没事,你踏实,肯干。低头继续前进,要取得胜利。 终于,存了一笔钱,去买房了。还没交房,暴雷了,房子烂尾了。 你消沉了一阵,也妥协了。烂尾了也要生活不是么。 于是,把烂尾楼打扫打扫,就住进去了。每天从一滩沙土中经过,爬到13楼,在没有窗户的钢筋水泥中入睡。 但是你依然没妥协,依然选择好好生活。 我们要认清生活的真相并热爱它不是么。 于是,你继续干活,你又聪明又努力,干到了车间主任,日子眼看着一天天好起来了。 后来。工厂倒闭了。 你车间主任的工作也跟着没了。 你在烂尾楼里,想着自己,想着这场开玩笑一样的日子。接受了它,准备去找新的工作。 刚找到工作准备好好干一番,在老家的老娘打电话给你。她人老了,没人照顾了。没有了你,就没有了命。 你准备回老家,照顾老娘。 临走前看了看卖不掉的烂尾楼。 这些都没事。人不过是一粒沙子。 因为活下去是最重要的。日子一定能过好的。 这一切,都是个人和自我命运的抗争、搏斗、坚持,和妥协。 然后,你那跟你不怎么熟的宝贝大外甥回来了,用摄像机拍着你,配上他的文案,跟别人说:你看我老家的这舅,都这逼样了,还是很积极的活着啊!你不过是今天早上的咖啡不够好喝而已,你耗什么耗! 然后官媒转发了你大外甥的视频,说:是啊!一起@出你身边的大舅子,我们一起感受生命的坚韧和美好吧! 然后你大外甥接受了采访说:你们丫的谁都别来打扰我大舅!我们一起来给这个故事画上最圆满的句号。 我的生活到底怎么样我不管。 但是首先我想拿拐杖敲死这个大外甥。 这个事情,对我而言,就是这个观感。
0
0
0
HIsWiL
3年前
bookthing: 我努力节省出尽可能多的时间,用于毫无功利的阅读,用于我喜爱的作家,他们富于诗的本质,这是我所相信的食物。 以心灵的秩序对抗世界的复杂性。 ——卡尔维诺
0
0
0
HIsWiL
3年前
鸠摩小虾米: 昨天,老公发了一个状态,说他不明白,他作为一个三本毕业的小学渣,为什么现在身边全是名校毕业高学历的学霸,甚至连个本科学历的人找不到。 他说的是真的。每次我们聚会,我老公的学历都是最低的,学校都是最差的。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他长年占据烂学校榜榜首。 我也从来不避讳,在社交网络也经常开玩笑。不过从来没有正儿八经来说过他的工作。 我老公是个神奇的人,一个让我足够佩服的人。 婚姻这条路上,是找人合作共赢互相成就,陪伴彼此的。 当年,我才不管他是什么学历,什么学校毕业的呢,我毅然决然要跟他结婚。 我觉得起码在他身上:学历这件事,没有这么重要。 先说一下他的现状吧。我向来不参与他的工作,他在我心中,就是一个跟我一起开心生活的人。 工作上的他太过严肃、太过认真,我就自动屏蔽了。 我在社交网络上没提过他工作情况,既然说到学历问题了,那么来提一下吧。 他不久前刚刚完成了人生中的又又又又又一次升职,去了全球排名第一的药企做管理人员。 之前,他在某上市公司做管理人员,下面带了60几个人。 他甚至比我还小一岁,今年8月才到30岁。 他一共才工作了6年,在同一条行业赛道上,没有换行业,没有创业,就是纯打工纯搬砖,年薪增加了十倍。 我见证着他一次次升职加薪,一次次跳槽,一次次去到让自己更强更好的环境里。 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我发自内心为他骄傲❤。 当然,职业这条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以后也会遇到挫折、失败、低谷。 但是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他从一个听都没听过的破学校,在一条名校生的赛道里摸爬滚打到今天,我老公身上有他自己独有的神奇点和魅力。 我选择了一个学历比我低的人结婚生活,并不是说学历这件事一点都不重要,要去给低学历合理化。 但是有些人,身上带着性格的闪光点,那些不是学历能给的。 他肯吃苦。是真的肯吃苦。 我老公自知学历不行,从来不会眼高手低。 他向来把自己姿态放得非常低,工地里搬砖也能用力好好搬的那种。 他刚工作的时候,因为出差多,所以他房子租在北京的地下室,全是蟑螂,没有空调。 夏天太热了睡不着,他就去睡在外面公园椅子上。 到今天我也没听他抱怨过一句这样的生活太苦了。 他觉得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什么样的收入,就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任何一句怨天尤人的话都没有。 之前我拿到了offer,想去澳洲工作生活。他当时也选择跟我一起出国。 他说大不了先去开出租车,或者去餐厅洗盘子。 一边打工一边再去找他自己行业内的工作,慢慢积累好了,多大点事。 他这种面对未知的勇敢,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了我很大很大的勇气。 他有足够的Street smart。 这个东西我觉得是天生的。他脑子反应太快了。我自愧不如。 为什么他能给我唱这么多无聊的歌,那些押韵的歌全是即兴的,我觉得就是脑子快。 所以我吵架我也吵不过他,我反应没他快。 这种street smart,让他能迅速判断出来什么好什么不好,瞄准每一次升职加薪的机会。 他很聪明,是真的聪明。 他工作语言是英语。一个从来不看书不学习的学渣,工作语言竟然是外语。 他真的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吸收知识的模式。 至于这种方式是什么,我真的不知道。 他一直跟我说他的方式就是混子模式。我觉得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 但是聪明和灵活是真的。 我太喜欢跟他一起旅行了,因为他的Street smart在旅行中可以大放异彩。 我们在国外进过警察局、轮胎爆过胎、沙漠里迷过路、被司机敲诈过。 每一次,他都能聪明灵活去解决所有问题,甚至Plan B都给安排好。 按照他的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欺负穷孩子的人太多,所以就要把自己保护好,这是从小保护自己带来的自然反应。 也许他说的是对的吧。 其次,他果断,而且上进。 我这个人,生平最怕麻烦,最讨厌蔫蔫唧唧的男人。 跟他结婚另外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干脆果断。 这个性格在打德扑的时候也能体现。他的弃牌和梭哈都一样干脆果断。 别看他一天到晚跟我嘻嘻哈哈,上进也是真上进。 雷大哥名人名言:【我这个人,就算去捡垃圾,我也会比别人负责更多的垃圾桶。】 他的学历,也是果断带来的。 他读高中的时候,早早就放弃做题这件事情了。 河北读书要早起,他起不来床,每天都是犯困,加上又迷上了篮球。 然后,明白了自己要什么,就果断放弃了做题。 他讨厌早起、讨厌做题。心理好足够强大,在重点高中选择了放弃,心理没有任何愧疚之情,没有peer pressure。 最重要的是,他热爱生活。 在这个被手机包围的世界中,他看得见小花小草,他看得见路边的小蚯蚓,他看得见落叶,并邀我去玩叶子拔河的游戏。 他看得见很多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我觉得这才叫赤子之心。 当然,他人生中最大的赤子之心就是成为我爹。 总之,这是我心中的他。 可能以上特质,并不跟职场密切相关。 但是我只能看到这些了,他毕竟只是我老公,不是我同事。 不过我相信应该会多多少少影响职场的判断和行为处事。 学历高,仅仅代表着做题好。 做题好,后面有很多良好的品质:认真仔细、隐忍、理解能力强、有一定的抗压力等等等。 好的学校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和敲门砖。 但是学历真的不意味着一切。 有的品质,是可以好好挖掘出来的。 你大可不必因为学历而自卑,认清自己是个什么样人,适合什么样的行业,脚踏实地干下去,也不要瞻前顾后放弃好的机会。 都可以成为更好的那个自己。
0
0
0
HIsWiL
3年前
Celia.: 记一则有趣的故事: 外国朋友和我说:Hopefully we can meet in September! 我很快回一个: Only 6 months to go! 她震惊:Hhhh, your calculation is sooo quick! 我也震惊: ???(这就是传说中外国人低下的数学能力?) 再一交流,我才意识到这是个语言学问题。 由于她母语中的月份不直接对应着数字,因此计算March和November相差几个月不是9-6=3这样一则显眼的数学题,而像是问一个中国人字母表中G和V相差几个数,得仔细捋一遍才行。 于是我又查了查资料,发现果真,理解清楚时间的次序对外国小朋友来说是一件远更困难的事情。如果问一个5岁的外国小朋友February和August哪个先来到?他们需要在回忆里反复查找,而掌握时间的逆向关系对他们来说普遍要到10岁才可以。 语言对思维的影响,隐藏在许许多多看不见的地方。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