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夜半鸮声
44关注346被关注18夸夸
生吞
置顶
夜半鸮声
2天前
一次尝试

动态中仅给出只言片语
以点赞数决定是否进一步展开
但不完全以此决定
70
夜半鸮声
11:14
机器是比制度更为制度的铁面
20
夜半鸮声
09:35
-植物行为/细菌行为/机器学习/资本的人格化

一种分布式的决策逻辑
10
夜半鸮声
1天前
#水行何方.上瘾

-不是不明白,但……
-示能-多义/多指向性
-我正需要这样的借口来隐藏我的真相-承认那是我的真相
-变成语境的形状-不是系统的原发矛盾,而是外部的侵凌性伤痕-躯体化与空符号-症状与戒断症状
-失控焦虑
30
夜半鸮声
1天前
属鼠我呀
00
夜半鸮声
2天前
#问题式

-定位
-遭遇/处境/创伤-图式的迁移
-整个非我的镜像翻转
-欲望-永不可得的匮乏及其相似群落
10
夜半鸮声
2天前
一种润人骗局,其内核是问题式的更新
00
夜半鸮声
2天前
相对于前现代的威权、奴役与人身依附,资本主义所具备的所有优点,文明、理性、效率与规范,都只是在排除那些创造利润的干扰因素。而仅在将人作为生产资料投入生产这一方面, 它完全可以视作前现代威权的升级版本。

而对于资本主义下人们生活普遍的景观化(不知其全貌),这并非是说存在着什么我们原本“能知其全貌”的原始状态。

而是说,在资本主义的秩序下,我们普遍地无需“知其全貌”,仅在景观化的想象图式中,便可实现我们作为公司/产业/国家之组件的 功能 ,并且 这里并不存在未知之物。

正如装配工无需知晓零件的用途便可完成装配,“研究员”与“工程师”的角色在此发生分化。前者所得的结论被后者作为“规则类怪谈”,不假思索地应用于生产实践;而前者的研究则可视作对一些“规则类怪谈”,基于应用所需而做出的适应性改动。在此意义上,专业化及其分工是景观化的另一个侧面。
31
夜半鸮声
3天前
预期寿命是未来压倒当下的本钱

夜半鸮声: 死亡的神话 还有哪句话比这更有力量? “不如愿,毋宁死。” 一旦接受了死亡的可能,人立刻便能生出莫大的勇气来。前段时间有看到一个“假如离世界末日只剩七天,你会做些什么"的提问,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忠于自己的欲望。然而死亡时刻都有可能降临,为何这些欲望非要到死亡确定之时才会不再被压抑着呢?这个问题指向的正是死亡的葬身之处。 人生的意义与健康是死亡的神话,它的第一个剧情便是埋葬了死亡。我们自小不断被询问着人生的意义,就像是每个人都能顺利地活到理想实现的一刻。同样暧昧的暗示充斥着生活的每个角落:工作的劳碌、健康的维护、地位的争夺。我们生活的绝大多数景观都建立在死亡的墓地之上,而最终极的欲望则与死亡一道长眠,这在如今被称之为延迟满足,是种很重要的能力。 当我们承认了意义,他者的欲望便得以介入到生死与勇怯的两对关系当中。死亡在此发生了一个神话式的双重扭转,意义成为了超越生死的新的维度,而死亡成为了忧虑的对象,迫使我们接受当下的阉割。 因此总要有一个超越生死的意义,我们情愿用性命与之交换,那是什么意义都没关系。但假如真的没有,那便不妨关注一下自己的健康:养家糊口、养生保健、防病防老。 我可以为了那个意义去死,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除了这种情况之外,我还不能死。而身体隐喻着交换意义的本钱,健康因而大于一切欲望,为额外的溢价填平动机之鸿沟。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