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质量换成预期会更加准确,对于消费者而言,他复购的原因更多是取决于符合预期,超出预期与低于预期,而预期是价格与质量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这里矛盾可能是,我举一个例子,30% 的价格实现 80% 的质量,对拼多多的七八亿价格敏感型人群而言,是符合预期或者超预期,拼多多以转化率为核心的算法也会认定这是好产品,而当另外的五亿淘宝的中高产或者质量优先人群跑去拼多多,他会遭遇一种困境,他要从中找到符合他质量预期的商品的效率会很低,这是很多淘宝用户不会选择拼多多的核心原因。谁都想要同质低价,但寻找的同质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成本,这个问题对于拼多多似乎是难以解决的,你不能同时讨好两个人群。 //
@黑黑无常: 拼多多质量差是不是一个事实呢?毕竟对消费者来说质量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没有客观标准。月收入3000和3万的人对质量不错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比如一箱苹果买到手烂了3个但是去掉这三个烂的综合的价格和品质还是比菜市场好,这算是质量好还是差,是低价低质还是高性价比?月收入三万的肯定愿意价格贵点但是收到的时候没有烂苹果,月收入三千的可能觉得品质很好性价比很高。所以以城市人的视角去看待拼多多品质的问题可能不具备代表性,可能陷入何不食肉糜的状态,当然我说的只是可能。消费者长期是精明的,他们要的是质价比,如果真的品质不行就不在pdd买了就去其他平台或者线下买了。没有一家零售商因为商品纯粹低价而成功的,不然最成功的零售商就是某个清仓大甩卖的商店。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最终会决定什么是高品质低价格的商品,pdd不是以绝对的价格为商品排序核心而是转化率啊,一个商品如果质量差,那么退货率和仅退款就能把它出清了,而且他也不可能有多高的搜索排名。所以如果一个东西在pdd卖的好说明平台上的大多数消费者觉得他质量尚可价格不错。而对于你说的消费者追求质量去淘宝的问题,品牌是标品,最终是比价逻辑,所以涉及品牌不能说淘宝质量更好。淘宝的好处是知道你的审美,比如根据你的过往浏览历史和购买行为知道你喜欢什么色号的化妆品、是什么肤质适合什么成分和功效的护肤品、和你的审美喜欢什么设计和风格的衣服,然后会让适合你的商品出现在你的推荐信息流和搜索信息流,这叫做匹配的效率,这一点pdd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