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大王鹅鹅鹅
22关注17被关注0夸夸
阅读,写作,思考,Zettelkasten
大王鹅鹅鹅
2天前
Scott并不仅记录想法,他的大部分内容还是摘抄,比如名人名言和较难文本,他的写作方式是直接怼上这些内容,把理解的任务交给读者,个人认为这有点糊弄事了

陈知遥_Nova: 虽然 Luhmann 认为 "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放入 [笔记盒] 中",只要它可以 "被记录下来",但我的观点更接近一些学者的看法,即 Antinet 主要有利于希望记录阅读中的思想和想法的研究人员和作家。它主要对需要大量阅读、思考和处理想法的非虚构类作家有用。Antinet 可以在短期和长期内发展思想。思想是非虚构类作家的原材料,也是 Antinet 的原材料。 --- 很明显,卢曼对笔记的定义要比 Scott 更为宽泛。卢曼认为,只要是可以被记录下来的内容,几乎都可以放进笔记盒中。而 Scott 则更倾向于将笔记盒用于记录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和想法。Scott 认为,思想是非虚构类作家的原材料,也是笔记盒的原材料。表面上看,两人的观点存在差异。 但实际上,我认为他们的观点本质是一致的。卢曼作为一个研究人员,他的生活中大部分内容都与学术研究相关。因此,他认为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记录在笔记盒中。这里存在一个隐含的预设,就是使用者会自动挑选并记录有价值的内容,而不会记录一些无关紧要的日常琐事,比如“今天吃了两个包子,真好吃”这样的内容。 相比之下,Scott 则从普通用户的角度出发,更倾向于记录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和想法。但实际上,说的这些思想和想法,也是经过使用者的思考和提炼的,与卢曼所说的“可以被记录的内容”是类似的。 所以,尽管两人的表述不太一样,但他们最终都是倾向于记录那些引发思考、生发思想和创作的内容。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地记录那些有价值的内容,避免记录一些无关的日常琐事,以提高笔记的效率和价值。 那么笔记盒应该放置什么内容呢? 对常人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地记录那些现在和未来的思考,最好是和当前研究的项目相关。比如你在学习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时,可以记录自己的理解和心得;或者你在看一部纪录片时,产生了一些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也可以记录下来。对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就不太需要记录了,否则可能会淹没掉有价值的信息。 Scheper Scott P.《Antinet zettelkasten》P<12>

00
大王鹅鹅鹅
8天前
主体性是我要做什么,做时候极致专注,我有我的要求,也有我的筛选,任何有关的细微都会被捕捉,任何无关的聒噪都会被无视,像一支利箭直指靶心,任何阻碍都会被穿透。幽默在主体性最好的表现形式是现挂,他相信自己是真的,而现实环境是相反的,整体观感的荒诞性,就产生了笑声。

橘子汽水配柠檬水: 最近悟到了一个顶级心态,如何拿回自己的主体性。 如果你不懂得拒绝,那么本质上就是不会维护自己的主体性。 主体性缺失的后果,就是你会在不知不觉间把自己给客体化。 比如在社交中容易“紧张”,因为你觉得自己在【被观赏】、【被评判】,渴望其他人的认同。 而且这样的人,往往会太在乎自我形象和别人的看法,害怕冒犯到别人,开口请别人帮忙也很慎重。 最重要的是,因为过度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而失去了观察外部世界的能力。 这就会让你缺乏一种社交中最稀缺的特质——幽默感、有趣感。 因为幽默就依赖于观察生活的细节并从主体性出发进行批判。 比如脱口秀就是一种夺回主体性的过程,这也是我们爱看脱口秀的一个原因,听的过程本身就是从主体性的视角重新观察世界的过程。 它就像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游戏策划,身边的人全部看作NPC,你去观察到不合理的地方。 拿回主体性的方法也一样,你要把自己当作这个世界的游戏策划。 策划并不在乎NPC的想法,我只是来体验这个世界的。 我本是高山,而非他人的溪流。

10
大王鹅鹅鹅
9天前
所有人都追求在场,最后大部分落得了不在场,事随境迁,在场的判断也在变化,那么在场就不能作为标尺,标尺应该是恒定的,就像路边摊,赚不赚钱的标尺就是有没有每天出摊,那么你会在自己的领域里每天出摊吗?

杨昌: 最近一两年,我开始放弃对能力高低、光环大小的执着了。 以前总觉得,是落后才会挨打,是人微才会言轻。所以,要努力变得更强,要用光环亮瞎他们的狗眼。 可越到后面越发现,在努力变强的之上,更重要的是方向;而在方向的背后,更本质的是“在场”。 1、 所谓“在场”,套用的是股市谚语:“闪电劈下来的时候,你最好在场”。 ① 也就是说,当股票暴涨的时候,人手里刚好有这支股票。 迁移到的工作生活中,也就是某个领域有了红利的时候,人恰好在这个领域。 ② 所以,这些才会发现,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看似不如自己的人,取得的成就却远高于我。 就拿打工来举例,论专业,很多老板不一定比我强。 可在公司蒸蒸日上之前,他们就早早过来,把“生态位”占了。于是,等看似能力更强的我慕名而来之时的时候,就只能在他们下面做“牛马”了。 2、 想通这一点过后,我越发深刻理解了: ① 慕强似乎也没啥好慕的,除非说有相互成就的合作机会去聊聊,否则更多羡慕的,不过是“刚好那个人在场”。 更不用因为自己的出身、学历、家庭、背景不好,就贬低自己。 不只是因为,付航说的句“只要你敢勇敢爱自己,就总会有人爱你”; ② 更重要的是,如果如果这些本就不好了,那就不要再在上面浪费时间了。 赶紧去发掘自己的优势,去找到那个不看任何出身、学历、家庭、背景只要保证「在场」就能有收获的地方,然后用自己的优势挤进去。 比如,更新兴的行业,更蓝海的市场…… 3、 关于出身、学历、家庭和背景,我再补充个题外话。 ① 生成式AI这一波,我见过不少名校、名企背景的参与者,讨论AI时总是异常踊跃,AI落地时十指坚决不沾阳春水。 之前的光环,似乎成了当下的束缚。再后来,我就再也没怎么看到他们的身影了。 由此我在想,有时候所谓的“在场”,并不是看到哪里有风口就往哪里冲,冲进去之后抱着手嚷嚷。 就算你背景很牛逼,如果不重度参与、深度思考,那么这些红利,也不见得与你有关。 ② 可能就像投资领域,巴菲特强调“永远不要投资你看不懂的企业”。 那些能握到“闪电劈下来”那天的股票,都是巴菲特们看得懂的领域; 而那些最终因为“在场”吃到红利的人,则是通过持续的热爱和投入,在合适领域深耕细作的人。

00
大王鹅鹅鹅
10天前
卢曼说从不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
同样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
如果不是直指核心的简单易行,
显然就不是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如山间清风或江上明月,
与这些世间美好共情,
所做之事皆为所愿
#Zettelkasten
00
大王鹅鹅鹅
10天前
时间是个好东西,
淡化了情绪,
留下了真相
00
大王鹅鹅鹅
11天前
通常一些不以灵感为目的思考,
灵感却频频袭来
00
大王鹅鹅鹅
11天前
Zettelkasten从不让人失望

Yibie: 最小练习单位 之前, 我发展了一个概念, 叫 “最小创造单位”. 它大概面对的情景是, 自己闲着, 不知道自己干点什么的时候, 想一想能够在很有限的时间里, 捣鼓点什么出来, 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 今天我想把 “最小单位” 这个概念, 再延伸一点, 叫 “最小练习单位”. 起因是, 每天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有时候会陷入犹豫, 在确定自己练习什么的时候, 太阳西下, 天色也昏沉. 此时惊觉, 一天已过. “犹豫就会败北!” 所以, 我刻意地想提 “最小练习单位”, 将自己从踌躇不决的境地里拯救出来. 然后我观察了放多大牛的学习方式, 其中 Django 框架的作者(之一) Simon Willams 令我印象深刻. 他的博客内容量极大, 有好几个栏目, 可以从他自己制作的月报看到, 有包含观点的文章, 有记录自己新实验或者练习 TIL, 还有自己的开源项目的新版本更新等等. 这些还不止, 在博客的侧边栏, 还有他分享的, 自己每天看过觉得不错的网络文章. 如果说, 我想在现代社会里, 找到一个人, 像 Zettelkasten 发明人那么高产, 那么可能就是 Simon Willams 了. 在他的 TIL (就是 Today I Learned 的意思) 栏目里, 会看到他从不间断地练习记录 – 这些练习有的长, 有的很短. 在他繁忙的日常里, 他总会抽出一点时间出来, 去探索新鲜的玩意, 去掌握自己之前不知道的知识. 关于 “最小练习单位”, 我可能未必能够像 Simon Willams 那么高产, 但我觉得, 能够多向他靠拢一点, 也是一种幸福 – 我不要求 “最小练习单位” 会让自己变得伟大, 仅仅在于, 让自己有一个刻意练习的时间, 尽管是 10 分钟, 只了解和练习 Vim 的一个移动操作, 也行. 一本好几百页的书, 一天是读不完的, 但如果拆分成一天读 10 页, 甚至是更少, 5 页, 只要能够持续读下去, 总有一天能够读完. 我认为这是 “最小练习单位” 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00
大王鹅鹅鹅
21天前
头脑中的想法和写出来的想法还是有区别的,AI接管了头脑中的想法,输出的想法让人误以为是自己的想法,消除了区别,也消除了思考的反馈,所以思不思考的也就不重要了

于欣烈: Paul Graham 这篇《写作与不写作》刷屏了,里面有个金句:「如果你不通过写作来思考,你只是以为自己在思考。」—— Leslie Lamport 网上流传过一个费曼的小故事。 有个访客看到费曼桌上有一堆草稿纸和笔记,他兴奋地说,这太精彩了,你把你的思维过程都记录了下来。 然而费曼却对他说,不,你搞错了,这个不是我思考过程的记录,而是我思考过程本身。实际上我的思考都是在纸上进行的。 我常说,写作的第一受益人是自己。如果在这之外还想传播,就要有产品思维,那其实是不同的事。 机翻全文: 《写作与不写作》 通常我不喜欢对科技进行预测,但我对这点却相当有信心:再过几十年,能写作的人将会很少。 如果你是个作家,你会了解到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有很多人写作有困难。医生知道有多少人对自己某颗痣感到担心;擅长设置电脑的人知道有多少人不懂怎么设置电脑;而作家则知道有多少人需要写作上的帮助。 许多人写作困难的原因在于写作本质上很难。要写得好,你必须思路清晰,而思路清晰本身就是一件难事。 然而,写作在很多工作中无处不在,而且工作越有声望,往往要求的写作也就越多。 这两种强大的对立力量——无处不在的写作需求和写作本身不可简化的难度——制造了巨大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著名教授往往被发现剽窃的原因。令我感到最震惊的是这些剽窃的琐碎性。他们偷的内容通常是最普通的套话——是那种任何写作能力稍微过关的人都可以毫不费力写出来的东西。这意味着他们的写作水平甚至不到“过关”的水平。 直到最近,对于这些对立力量所带来的压力,还没有一个方便的排解方式。你可以像肯尼迪那样雇人写,或者像马丁·路德·金那样剽窃,但如果你既不能买字,也不能偷字,你就只能自己写。结果是,几乎所有被期望写作的人都不得不学会如何写。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人工智能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几乎所有写作压力都消失了。在学校和工作中,你都可以让 AI 替你完成写作。 结果将是一个“能写者”和“不会写者”分化的世界。仍然会有一些人会写作。我们当中有些人喜欢写作。但在擅长写作的人和完全不会写作的人之间的中间地带将会消失。将不再有“好作家”、“一般作家”和“不会写作的人”这三种,而只有“好作家”和“不会写作的人”。 这有那么糟糕吗?当技术让技能过时时,这种技能的消失不是很常见吗?如今铁匠已经不多见了,这似乎并不是什么问题。 不,这很糟糕。原因在于我之前提到过的:写作就是思考。事实上,有一种思考只能通过写作来完成。Leslie Lamport 的表达无法更恰当地说明这一点: “如果你不通过写作来思考,你只是以为自己在思考。” 所以,一个“写作”和“不写作”分化的世界比听上去更危险。这将是一个“思考”和“不思考”分化的世界。我知道自己想属于哪一半,我敢打赌你也有同样的选择。 这种情况并非前所未有。在工业化之前,大多数人的工作让他们变得强壮。现在如果你想强壮,你就要锻炼。所以,仍然有强壮的人,但只有那些选择强壮的人。 写作也会是一样的。仍然会有聪明的人,但只有那些选择去聪明的人。 原文链接:https://paulgraham.com/writes.html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