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大模型热潮开始的时候,我就坚定地认为一定要重视应用场景,最好是【公司原有业务自带足够的应用场景】。
大模型很可能是一个长期高投入、低产出(甚至负产出)的方向。因为今年才做大模型,注定要长期落后 OpenAI 一两个代差,长时间内效果和成本都无法与 OpenAI 直接竞争,而这会导致在 API 生态上的惨败。
API 生态有两个作用,一是当代产出能够回补下一代的研发成本,二是可以获得海量实际应用场景的数据反馈的飞轮。因为无法与 OpenAI 直接竞争,国内大模型需要在其他途径寻找足够的应用场景,最容易的路线就是服务公司现有业务。如果公司原有业务能够提供海量场景,同样可以摊薄大模型研发成本、在实际业务中获取数据反馈,甚至能在业务领域中磨练出能“弯道超车”打败 OpenAI 的细分方向。这也是我看好大厂模型的原因,他们已经有很多优势,同时他们还有那么多的线上业务。
但大模型创业公司也有很多空间,比如 C端产品和细分市场,以及绝对不可忽视的、来自“政国央”的投资与采购,那应该是如今市场上最庞大、最雄劲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