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每天晒白牙
63关注320被关注1夸夸
普通二本 --> 大厂(腾讯)资深程序猿
8 年后端开发经验,6 年广告业务开发经验
关注 职场感悟|读书|个人成长
置顶
每天晒白牙
12月前
每天晒白牙
3天前
32 岁了,但每次遇到「你想要什么?」的问题,我还是不清楚答案是什么。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吗?

“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不知道”。

做自我介绍时有一种模板是:【自我介绍】【提供资源】【需要资源】,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让对方快速了解你,然后介绍自己能为对方提供什么资源,最后说明自己需要什么资源。然而,【需要资源】这一项总是空白。

甚至昨天吃完晚饭走到小河边,看到有人在放风筝,有人在钓鱼,有人在唱歌。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在享受生活。而反观我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活着是为了什么?

读到这里,我建议你可以做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来源于董如峰老师的分享),拿一张纸,在上面 1/3 写自己的目标,也就是自己最想要什么,不要多余 3 件事。在中间 1/3 写自己花时间最多的人。下面 1/3 写自己花时间最多的事,越具体越好。然后看这三者有没有关系,即看你花时间最多的人和花时间最多的事与你想要的有没有相关性。

如果没有相关性,这就是一种慢性压力。因为你有欲望要实现它,但你花时间最多的事和人却与它无关,这样就会消耗你,让你觉得没有意义。慢性压力就像鞋里的沙子,虽然能走路,但走久了脚就会出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与目标相关的人和事上。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怎么办?

董如峰老师建议关注内心的欲望,可以用下面两个方法。

方法 1:目标对比:随意设置一个目标,只要不是太夸张就行,顺着目标走,过程中会有感受,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说明想要的就要出来了。需要一些时间去测试。

方法 2:目标跟随:在你的行业或领域里找到那个你非常崇拜的人,把他定为目标。如果没有,就跟着公司的 OKR 走,之前是被动的,现在是主动的,过程中就可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王志纲在新书《格局》中提到,知人不易,自知更难。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会如何面对社会,会如何整合资源,最后一切看似水到渠成,其实背后是他的性格在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看清自己。

自知之明,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其次是知道自己的长处。两个问题都很难。他经常问一句话:“我要什么?”任何人在做事之前,尤其在做重大决策之前,都要扪心自问这个问题。

我发现,身边那些执行力强且享受所做事情的人,都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比如,雪梅姐的目标是帮助更多人实现‘工作自由’,她所做的事、接触的人都围绕着这个目标。

后面要多察觉自己,希望你我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活了 32 年了,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01
每天晒白牙
3天前
工作中感到不满,觉得没有被公平对待,就直接提辞职。情侣闹矛盾,吵到分手。夫妻之间因为无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事产生了隔阂,冷战闹离婚。这些都是奉行“对现状不满意就换”的策略。

如果是前几年,经济环境好,工作确实很好找,现在试试看,除非你是个大佬。情侣和夫妻闹矛盾时也一样,冲动之前先看看银行卡余额,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资本。别口嗨,先静下来。

我在小区附近的理发店办了会员,但前两次理发总有不满意的地方,要么四周没有贴头皮剪,要么上面修成了梯形。恨不得换家理发店,但事后想想,自己没有明确提出怎么剪,有什么要求。总是相信理发师的经验,让他看着剪,或者说,让他去猜我的心思。

周末过去剪发,我明确说现在太热,直接把两边贴头皮推掉。理发师按照我的要求剪了,剪完看着挺精神的,后面还造了个型。

然后拍了自拍发朋友圈,说实话,这可是我两年来的第一次自拍。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不要在不满意时就轻易更换,更不要让别人猜你的心思。直接表达自己的诉求,不仅可以避免让别人累,还能避免自己不满意。

如果你在工作中有不满意的地方,尽量别抱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态。如果你不会游泳,换多少个游泳池也不会让你游得更好。去和领导沟通,表达自己的诉求,这是锻炼自己游泳能力。如果领导不理会,那再考虑换个地方。

如果你与另一半闹矛盾了,别急着提分手、离婚。即使再找一个新的伴侣,可能问题还会存在。做自己该做的,去沟通,去提诉求,尝试解决问题。如果你很主动地解决,对方依然不理睬,那这段关系可能走到了尾声,再换不迟。

不满意就换?不如试试直接表达

00
每天晒白牙
3天前
打卡作为一个督促的工具,如果利用好,确实不错。但也会看到类似下面这种打卡方式。

有人说“如果能打卡到 453 天也是挺牛逼的。正常人,没有反馈,3 个月就放弃了。” 确实挺有毅力的;不过,有意义吗?

华仔说:“无价值的坚持,再久都没意义。” 我也比较认同华仔的观点。

我的观点是“不要迷恋打卡”,因为打卡可能扭曲动机。我见过太多动机扭曲的打卡人,包括我自己。

比如,之前参加早起打卡活动,没打卡的人要发红包。最开始还有不少人坚持早起,逐渐变成闹钟一响,打个卡然后继续睡。

原本打卡的动机是为了督促自己早起,达到运动或学习的目的,但最后变成了为了避免发红包,打卡动机逐渐扭曲。

这样做似乎糊弄了别人,其实最后糊弄的还是自己。

打卡心态的特性是:学不到东西时,假装一下;一旦学到了,就立即停止。

如何打破这种现象?

我有一个方法:用记录来取代打卡。

我会在星球、flomo、公众号上记录自己的收获,不打卡。有值得记录的内容就记录,没有的话也不强求。不然肯定会记录越来越多的垃圾内容。

希望你不要迷恋打卡,而是记录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

无价值的坚持,再久都没意义,不要迷恋打卡

00
每天晒白牙
7天前
记错了去医院的日期,起了个大早,用了 90 分钟才到医院,取号时提示没有预约的号,才发现记错时间了。这个时候是选择找医生加号还是直接回去呢?如果是你怎么选择?

如果选择找医生加号,号会排到最后,等待的时间就长,而且医生还不一定给加号,但我可以在一天就搞定了,不用下周再来一趟了。主要的成本是等待的时间。

如果选择回去,今天我的时间和精力会白白浪费,下周还需要花同样的时间精力。

当时我觉察到自己在做决策时考虑了「沉没成本」,但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而如果没有什么可放弃的,也就不存在成本。沉没成本,就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但不可收回的支出。当我们没有办法再收回、没办法再放弃时,就不存在成本。凡事提到成本,我们一定是向前(未来)看,而不是向后(过去)看的。所以,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看电影,坐在电影院里 15 分钟后,就知道这部电影好不好看。虽然电影票已经买了,但如果这部电影不好看的话,最合适的做法就是马上离开。因为买电影票的钱已经沉没了,不再是成本。

我已经到了医院,期间用的时间和精力已经是沉没成本了。不应该考虑它了。但下周还得起大早,在路上发 90 分钟,这个是选择回去的成本。

如果选择加号,就是多等几个小时嘛,等待期间可以看会书,也不错。就找医生问是否可以加号,医生说可以加。加了号后就是漫长的 4 个小时的等待。

中午 12 点半终于到我了,医生苦笑道,今天加号的不下 10 个,我再次向医生表示了歉意,医生说了一句“你自己的问题,也不用我来承担吧?”,心里听着虽然不舒服,但说的的确是事实,自己的问题,不能由别人来承担。

虽然从纯经济学角度来看,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决策,但在实际生活中,时间和精力管理是重要的考量因素。选择找医生加号可以避免下周再来一次医院的麻烦,节省总体时间和精力。因此,尽管等待4个小时可能不太方便,但从综合角度来看,这仍然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记错医院预约的日期,选择加号还是回去?

00
每天晒白牙
8天前
同样都是开网约车,这个师傅有商业头脑
484
每天晒白牙
13天前
写苏东坡的书豆瓣评分好像普遍都高,可见选题还是很重要的
00
每天晒白牙
26天前
白牙五一假期把马伯庸的新书《食南之徒》一口气读完了,还是马亲王以往的配方,和读《太白金星有点烦》、《长安的荔枝》一样的感觉。

为啥读这本书呢?五一假期没有去外面玩儿,在家闲着无聊刷到了马亲王的微博,得知出了本书,讲述的是一位最贪吃的汉朝使节唐蒙在南越国的传奇经历。白牙最喜欢马亲王这种以一个历史人物视角切入去写权力之争、职场生存、波谲云诡的政治等。

这本书算是一本悬疑书,最后有反转,不想给大家剧透,所以以下不会涉及到剧情,不包含剧透,可以大胆阅读。

白牙简单分享下印象深刻的地方。

1.如果一个人总是能带来美味的食物,他自然会赢得其他人的敬爱,这一点人类和其他动物并无区别。

如何获得大家的喜欢?可以在外出旅游时带点特产分享给别人,你自然会得到大家的喜爱。想想你的同学、同事中比较受欢迎的人,是不是有这个特点?

2.过大于功,要受罚挨打,不合算;功大于过,下回上司有什么脏活累活,第一时间会想到你,也是麻烦多多。只有功过相抵,上司既挑不出你的错,又不敢大用,才能落得个清静。

这句话是印象最深刻,如果老出线上问题,好绩效大概不会落去我头上,如果干活快,代码 bug 少,可能出现鞭打快牛的现象,后面有新活还是落你头上,手上有活儿但不是很多,每次周报都有说的,处在一个中庸的状态,过得是最滋润的。

3.一个人最要紧的,就是认清自己的实力,以及这份实力在大局中的位置。任嚣也罢,甘蔗也罢,他们的举动虽有大小之分,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预感到绝对劣势之后,提前输诚,以换取最好的结果。

认清自己的实力以及自己所处的位置很重要,因为职场也罢,你出来做自媒体、创业也罢,都是一个「持续地满足对方的需求来自我实现的过程,本质是交换」。

同时预感到绝对劣势后,提前表达诚意,说不定能让自己活得一线生机,《倚天屠龙记》中金花婆婆和峨嵋派掌门灭绝师太比武,灭绝手持锋利的倚天剑,金花婆婆根本招架不住,意识到了自己的绝对劣势,立马认输,然后苦寻谢三哥金毛狮王谢逊借屠龙刀,再找灭绝比武。可见金花婆婆可是把这个做事方法演绎到了极致。

4.唐蒙昨天喝到很晚,一早起来强忍着宿醉头疼,先来给上司汇报工作。哪知庄助没提吃早饭的事,慢条斯理地先修起面来。他只好按住腹中饥荒,把昨天的调查成果一一讲出来

唐梦这个汇报工作的方法值得学习,认真对待向上汇报工作这件事,并且毫无保留的说出来,不要刷小心思。

5.梅耶冷笑着抬起残疾的右手:“如果他们像我一样,因为一点小错就被斩下手腕,赶出宫去,大概也就没什么心情掺和这种事了。天天嚷嚷着土人秦人,好像分清楚了能当饭吃似的,真以为自己能为朝廷分忧?到头来,还不是上头的几个人得利,我们这种升斗小臣该受苦还是受苦。”

白牙读到这里时,脑子里飘浮的都是整天讨论国家大事,或者给自己的偶像(包括大 V、明星、球星)站台撕逼、的画面,整体争来争去的有啥用,还是上头的人得利,流量多,钱多。你浪费了时间甚至金钱,最后啥都没落下,图啥呢?

6.想两边都不得罪,结果就是两边都得罪。你黄家本是开国元老,混成现在这样子是有原因。

不要充当老好人,一碗水端平,很难,最后可能撒到三个人身上,没错第三个就是你自己。

7.所以什么高官厚禄,什么仁义道德,我都不关心,那都是虚的。我生平仅见,只有那一对姐弟吃麦粥时的满足表情,才是最真诚的。我一直沉迷于庖厨烹饪,就是希望能够通过美食,再次见到这样的笑容

除了外在的虚荣,要找到真的能治愈自己的那个东西,现在不是说,不要“All in 工作”,给自己一个自留地。

8.当生机就摆在眼前,人是最容易动摇心志的。就好比一个绝食之人,在满盘珍馐面前最难把持。

很多时候没有做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事,还是因为诱惑不够大。

读书:马伯庸新书《食南之徒》

00
每天晒白牙
26天前
朋友圈里有一些好友经常发广告,纠结要不要屏蔽。

偶尔收到一些营销群发信息,纠结要不要拉黑。

偶尔收到一些问各种问题的私信,纠结要不要回答。

搞得我很纠结,很内耗,很累,最近我践行了下面的方法,整个人变得轻松了。

1.屏蔽经常发广告的好友

朋友圈里不少搞知识付费的人,朋友圈广告太多,虽然偶尔发一些看似有价值的东西,但其实是 copy 的别人的动态,目的是为了中和朋友圈的营销味儿。然后动不动日入x万,说的好像日入x万很稳定似的,不就是那一天收了那么多嘛,而且只是营收而已,对利润闭口不谈。让你觉得你买了 Ta 的课,也可以做到这样。

别人朋友圈看着很美好,只是他愿意让你看到的,好比别人的草坪看似更绿,只是因为加了滤镜。

所以,我看到有不适感的动态,我就会屏蔽掉,现在朋友圈清静多了。

2.拉黑发营销信息的好友

有的人是群发广告,有的人是私聊发广告,现在我会直接拉黑,当然有的人如果有过交集,印象还不错的,我就当做没看见,下次再发,就拉黑。前段时间拉黑了几个群发广告的,也拉黑了几个找我卖保险的,我不排斥保险,但我排斥Ta卖保险的方式。

有人说,至于吗?你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我都不把自己当回事儿,别人怎么能把我当回事儿呢?

Ta在朋友圈爱怎么营销就怎么营销,我管不着,但不要给我发广告。

3.向找我问问题的人收费

微信里和公众号后台,经常收到问问题的,之前会用心的回答,但回答完,对方不会发红包感谢下,甚至很多问题,我写的文章就能解答他的问题了,他没认真看文章,就各种问,很不尊重人。

我现在就会提前说,我的文章能解答你的问题,如果你还是有卡点,可以加我咨询,但需要付费,本来他表示很着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可能会说,你丢失了潜在用户呀,而且你也没赚到钱,你亏了。

首先没有付费意识,他不会成为我的潜在用户,另外我没赚到钱我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呀,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没有人会比你更看重自己,你要做的就是给自己设置一个很高的时薪,并坚持执行。

践行上面的三个方法后,整个人比较轻松,不纠结,不内耗,你也可以试试。

最近践行的一个让自己不纠结不内耗的方法

00
每天晒白牙
26天前
最近2 刷《我的阿勒泰》虽然只有短短的 8 集,但真的好治愈,喜欢这部剧的景色、人的状态以及里面的台词,这部剧实景拍摄,雪山、草原、河流、马,淳朴的哈萨克文化,它一下子就把我从班味儿很重的生活中拽出来,呼吸下清新的空气。

一起来领略剧中治愈的文字吧。

1.去爱、去生活、去受伤。

这是一位作家给文秀的写作建议,多去体验才有丰富的感受,写作素材也就水到渠成。

2.我正是这样慢慢地写啊、写啊,才成为此刻的自己。

辉哥也分享过,他的写作就是围绕自己来写,用问题牵引写作,问题不段,写作话题不段,通过思考、写作把事情想通,也就把自己梳理通了。

3.漫长的劳动使阿克哈拉的土地渐渐睁开了眼睛。它看到了我们,认清我们的模样,从此才真正接受了我们。

4.夏牧场这么好,为什么牧民还要不停地转场?因为他们要给夏牧场时间,好让牧场里的水呀、草啊,重新开始恢复丰茂,这样子来年的时候呢,牧民们才能够带着牛、羊更好地回来

大自然在先,人类在后,不要试图去征服大自然,不要一下子榨干它,与它和谐相处,它慢慢地会接受我们。留给它时间去休养生息,它就会回馈我们,利他就是利己。

5.李文秀帮妈妈要账,结果一团糟,好在最后苏力坦把骆驼给了张凤侠还他大儿子的债,文秀说:你看,虽然我笨手笨脚,但还是个有用的人对不对。

张凤侠说,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张凤侠的有用论很通透,人生的价值不应该仅仅以“有用”来衡量。即使一个人没有为别人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只要她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也是一种美好的存在。个体的自由和自我价值很重要,而不是单纯地以服务他人来定义自己的价值。

6.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跟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你可以不赞成他们,但不能居高临下地改变他们。

7.如果你要留在这里,就不要觉得自己聪明,是城里来的。
上面两段话类似,都是讲尊重和谦逊,我们思考、做事都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和经验为基础,甚至看到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有想改变的冲动,赶紧放弃这个念头,你不应该有改变别人的念头,也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

8.张凤侠跟着苏力坦他们转场到夏牧场过程中,到了朝戈家,朝戈奶奶看到张凤侠的破鞋说: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或消沉,而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它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认为即使外部环境不理想,我们也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9.很多人来这里捡玉,朝戈在帐篷外面放了一个亮晶晶的石头,其实就是用来骗人的,在这里 1w买走,出去转手卖 100w。朝戈奶奶说:骗不了穷人,也骗不了脚踏实地生活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现在各种知识付费产品,很多好比这亮晶晶的石头,不少是割韭菜的,有不少人上当受骗,甚至在搞钱社群里骗,什么样的人容易被骗?想速成的“有钱”人。见的多了,懂得还是要踏实些。

10.活着的人要好好活着

11.苏力坦同意儿媳托肯改嫁,但孩子要留下来,苏力坦说这是传统,李文秀精彩演说开始:可是传统不是一直都是那样的,你非要固守传统,非要走仙女塆小道,还非要做猎人,但一百多年前没有仙女塆小道,二百万前也没有多少猎枪,所有的传统和文明,都是世界变格中,人类一点点摸索出来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一直变化才是不变的,现在这个时代又是一个变化,适应新的时代调整生活才是正经嘛,固守旧的传统不见得就是对的。

12.这不就是你想要的嘛,想要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就要来更远的地方过更累的生活。我是傻得很呀,要把将来更好的生活和现在更苦更累的生活放一起,这不就扯平了嘛?我干嘛要来这个地方,还不如在村子里过不好也不坏的生活呢。

13.好生活是不是需要钱来支撑?那要看什么叫好,有的好生活也不怎么花钱。

《我的阿勒泰》真的很治愈

00
每天晒白牙
26天前
马上要开需求预评审会了,我需要向总监讲解这个需求。总监对数据非常敏感,并且会质疑需求的价值。而此时我还深陷于与业务方不断沟通的漩涡中,尚未得出结论,我感到有些情绪。

为什么需求预评审会是开发和业务方沟通细节,而不是由产品经理进行讲解?

最近有产品经理离职,新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回学校了,导致产品团队人手短缺。一些从1到N的需求,由于产品经理无法抽出时间,需要开发团队直接与业务对接。再加上最近的组织架构调整,新总监希望开发团队能主动参与需求讨论,这与我们之前主要由产品团队对接的方式不同。

产品经理无暇顾及,我在与业务方对接时,有些细节尚未敲定。尽管我自认为比较有责任心,并积极主动推动,但仍未能得到理想结果,所以我比较着急并产生了负面情绪,这说明我的抗压能力需要提升。

组长和我谈了抗压能力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他的经验,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在高压环境中保持冷静和高效,还能提升我们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

1.如果是重力问题,要接受它。
2.把问题讲清楚,哪些是已经敲定了的,哪些还没确定?将已确定的事项整理出来,并从脑海中暂时移除未确定的细节。
3.业务方对系统的理解不如我们深,我们可以主动出方案,而不是等待他们提供。
4.向他人求助,不要因为是负责人就不好意思。

今天恰好读到同事辉哥的一篇文章讲避免心态崩盘,他分享了三句话:
1.它已经发生。
2.凡我所经历的,都是我必将经历的。
3.如果坏事注定要发生,那么早发生比晚发生更好。
这些都是上天派来渡我的,面对他们,战胜他们。

不要做职场巨婴。巨婴的心理表现为“委屈”,行为表现为“抱怨”。

不要做职场巨婴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