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Lighthouse
1k关注2k被关注25夸夸
捕风捉影 花言巧语
置顶
Lighthouse
1年前
关于拍照我所知道的一切:
0. 我的作品 https://jike.city/lighthouse

1. 我修图基本流程是校正/裁剪、明暗、色彩。

2. 有什么相机就用什么。我不拒绝更好的相机,但也不低估手头的相机。没有人会问林丹用的什么羽毛球拍,没有人会问鲁迅用什么笔和墨水,在一定程度上,你也不该问你喜欢的摄影师用什么相机。老生常谈了,但还是常有人问该买什么相机。是人厉害,不是工具厉害。真的想长久地认真拍照,自然会找到合适的相机。

3. 尽可能多拍,但别重复。多拍的目的有两个:提升技术、保持敏锐。重复无益于这两个目的。

4. 出门前检查一下带没带储存卡和电池。

5. 我不会坚持拍照,但我确实很喜欢散步,很多时候我只是在散步时随手按了几下快门。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真正能坚持的事其实从没想过坚持”。

6. 如果只是拍着玩玩,真的不必用Ps、Lr修图。现在手机自带的相册都有编辑照片的功能,其实也很好用。我用最多的就是iPhone自带的相册,管理照片、修图还是很不错的。等需要了再用“更重”的工具。

7. 不要参加那种由投票结果决定名次的摄影比赛。只要有钱、朋友够多,你可以上传一张low到爆的表情包把自己刷到第一名。但一般情况下第一名极大可能是活动方为了刺激第二名刷票砸钱的机器人,很可能最后你花了一堆钱和时间拿到第二名。猜猜我是怎么知道的?

8. 拍照时反应先于思考。但前提是技术得到位,拍多了自然会到位的。

9. 大胆发,随便发,发出来就是了,让自己对别人的评价尽快脱敏。

10. 发多了总有被盗图的一天。别生气也别骂人,说一声让对方删掉就好。有人会在被盗图以后给自己的照片加水印,我加过,过段时间后再看觉得好羞耻:这么垃圾的照片还加什么鬼水印。从此再也不加了。当然,也不是不能加。

11. 一个偏见:知道的摄影理论越多,拍得越差。可以看那些理论,但不要迷。文字不是照片的主角。这里的“摄影理论”和“摄影技术”不是一个东西,不要混淆。

12. 照片记录偏见,是有所保留的真实。

13. 没有谁可以定义摄影。对我来说,摄影是自我对话的过程。

14. 照片里没有“瞬间”,再快的快门也需要时间。打引号是因为这里特指“决定性瞬间”这个概念。

15. 好像很少人提这个,后期手动调下白平衡,照片会自然很多。

16. 我暂时还没想清楚为什么要拍照,一旦想清楚了,我也就不拍照了吧。但拍照还是有用的,对我来说它有两个功能:一,照片是我存在的证明;二,拍照让我开心。

17. 模仿是一种探索方式,但模仿得再像也不可能成为模仿的那个人。摄影师布鲁斯·吉尔登说:“我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布列松,但我可以成为唯一的吉尔登”。

18. 商单别忘了留raw格式。

19. 下午出门拍照留意一下日落时间。

20. 导出照片一定一定要复制,而不是剪切。不要等到导出过程中电脑突然死机照片文件丢失,才头皮发麻地后悔:我为什么要剪切!

21. 如果真的要问技术上拍照需要学习什么,三言两语肯定是说不完的。但其实也就那几个大块:对相机的理解、对空间的理解、对色彩的理解、对光的理解、对人的理解。但说实话,我的理解也还相当浅薄。另外就是,这些理解是没法教的。

22. 实质高于形式。配文、构图、调色、排版这些都不过是“修辞手法”,再华丽的形式都需要实质去支撑。

23. 摄影捕捉当下、挽留过去、面向未来。

24. 影像记录现实,而非现实本身;影像唤起记忆,而非记忆本身。

25. 照片里的“我”既是在场的,同时也是不在场的。

26. 一次好的人像创作应该让摄影师和模特彼此都更进一步地认识自己。

27. 在早期堆数量确实能产生优质的作品,但过了一个数量级以后,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就不大了,决定作品质量的是思考质量。

28. 其实很久之前写过一些拍照路上的节点事件 m.okjike.com

29. 去拍吧!看再多游泳教程都不如直接下水。看得多只能知道自己拍得怎么样,但要拍得好还是得多拍。提升拍照技术最好的方法是创作。

30. 数码还是胶片、画意亦或纪实、窗派或是镜派,其实和听流行乐还是听古典乐差不多,没有对错,不过是一种趋势和选择。你可以选其一,也可以全都要。选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摄影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31. 时间从不因摄影或任何事情停止,企图超越时间禁锢是人的妄念。往往“时间停止”只是错觉,是一种短暂的丧失时空感的状态——时间只会兀自向前。当然,也有可能时间本身就是错觉、是一种社会共识、是对月升日落等自然变化的类比,实际并不存在。

32. 创作者间更应该用作品交流,而不是理论和工具。

33. 提升自己的洞察力、想象力比提升设备更重要、更长远。

34. 冷面摄影在摄影作品中的作用,和严肃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应该是差不多的。文学作品为什么需要严肃文学,因为有些问题不严肃就说不清楚。同样的,要通过摄影反映一些问题,精彩的画面很容易喧宾夺主,而平淡的照片才能引发思考。

35. 要认真拍:m.okjike.com

36. 即使是同一台相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重量是不一样的。不喜欢拍照的人,相机在买回家以后就变得越来越重,最后再也拿不起;喜欢拍照的人,则会越用越轻,最后轻得可以贴在身上。

37. 跟着情绪走,而不是光。大家不一定能看懂光,但一定能看到情绪。不仅是他者的情绪,还有你自己。

38. 照片是一种证明。它是美的证明,却不是美;它是存在的证明,却不是存在;它是事件的证明,却不是事件;它是体验的证明,却不是体验。但证明终究只是证明,照片也仅仅只是照片。拥有照片,不意味着拥有美和体验,实际上,也不可能被拥有,更不能被替代。美只能感受,体验必须亲历。

39. 关于加框 m.okjike.com

40. 只要用得好,手机拍照的噪点就不是缺点,而是特点甚至亮点。同样的,卡片机那种不够清晰的肉感也可以是一种潮湿的、带有情绪的感觉。

41. 关于手机校色 m.okjike.com

42. 正因“摄影是手段不是目的”,是媒介而非内容,所以就更需要带着好奇与目的去拍照,而不是带着“构图”去框出照片。为表达而摄影,而非为摄影而摄影。

43. 不要只在照片里学拍照,照片之外也可以学,像电影、漫画、杂志、专辑封面、抖音短视频都可以。“蒙太奇”的灵感就是来自girl in red的一张专辑封面。当然仅仅有灵感是不太够的,还得积累大量照片,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主题,我翻遍了近三年的照片。 *蒙太奇 m.okjike.com

44. 拍照是一个动作,摄影是一种表达。

先写这些。

想到再加,错了会改,长期更新。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一定对。
9144
Lighthouse
1天前
我小时候对音乐很热情,恰巧,有个小朋友和我一样热情。在一个和现在一样热情的夏天,我们在路上聊着最近钟情的歌曲。我们的对话被一个老阿姨听了进去,她热情地邀请我们在某个午后去她家玩钢琴。很快来到一个午后,我们来到老阿姨家前,可敲门按铃呐喊嚎叫却没有回音。我们在门前等,像程门立雪那样等,等到黄昏将至夜色降临头脑发昏眼神呆滞。就在外面寂静无声,我们等无可等,门突然开了。后面发生什么,阿姨说了什么,我都没了印象,只记得回家路上,鸟叫得比任何时候都难听。在那以后,我对音乐再没什么热情。
20
Lighthouse
4天前
影是光之魂🌒
00
Lighthouse
4天前
能搞爱情就别搞艺术,能搞艺术就别搞哲学。
33
Lighthouse
4天前
目眩神迷
90
Lighthouse
5天前
《蜘蛛侠:纵横宇宙》是一部关于命运的电影。只要电影里有多元宇宙这个元素,似乎就逃不开命运。通过多元宇宙我们得以看见一种“假如”:假如有另一个我,面对同样的事情时那个“我”会如何选择?而谈及命运就得讨论自由意志,这部相当年轻化的电影,同样选择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叙事,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导演选择留到下部电影再讲。

与此同时,这也是一部美术动画超极优秀的电影,它再一次让我感受到国内与外国在动画制作上的巨大差距。也因为动画过于优秀,优秀到有些喧宾夺主,两个半小时的目眩神迷,我好像看了好多好多内容,但要细问剧情,又好像没讲什么。

好看的,但更期待第三部故事会如何展开。
40
Lighthouse
5天前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但努力减少误解是表达者的义务。
43
Lighthouse
6天前
忙活一天,我黏糊糊的,像被城市腌过的人。
花洒在头顶打开,哗哗作响,我下锅了。
洗完以后香喷喷的,明天我又是喂给城市的人。
60
Lighthouse
8天前
广东人的安慰方式
5010
Lighthouse
8天前
碎片
10
Lighthouse
8天前
热死个人🫠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