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是三岁啊
16关注2k被关注10夸夸
魔法研究生在读✨
我的电子日记本!!!
猫狗双全幸运女孩👧
唯独学习与运动骗不了自己
美国这个学一定得留的
置顶
是三岁啊
1年前
2023年终总结(别问为什么现在写👊):
2023年,我24岁啦,距离18岁和30岁,都刚好6岁。
这一年风风火火,是我这个极左分子闯闯荡荡的一年。
(咱们先来流水帐式地过一遍2023年做的事)

踩在2022年12月31日,我考完雅思,本打算和男友去迪士尼跨年,结果发现被疫情攻陷的上海仍是人满为患,稀里糊涂就来到了2023年。
春节是在家里吃吃喝喝,当spoiled child的日子。彼时的我逃离了研究生院校的校园霸凌与压力,难得地舒展开,每天陪着小猫在家里吃吃睡睡、惹是生非。有时候会和爸妈、弟弟去门口的湿地公园溜达,在小摊狂吃炸淀粉肠。
开学了,开着视频,我和男友哭了几个小时。我讨厌被霸凌,讨厌做项目,讨厌无能为力。不记得什么时候,我和辅导员预约了见面时间,袒露了我遭遇的一切。我成了充盈的哭包,在她办公室哭到一直ber ber ber打嗝。她说,你怎么失去了新生开学的光彩,那时候的你像有能打败所有的力量,让我觉得你什么都能一把搞定。我只和她说,我想离开这里。
申请国外学校,是我想到的唯一方法。经过了教务处发错名单的乌龙后,我收到了美国学校的offer。我和爸妈骄傲地说,你们不要操心任何事,我肯定行,我有打败一切的力量呢。

转眼到了4月,在准备去美国的所有材料间,我开始找实习了。那是一段极度焦虑的日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我一直坚信自己很优秀,竞赛、项目、专业能力、工作经历样样不差,却在偌大的上海找不到一份实习。早上的第一件事是查看又有什么新岗位发布,开始写邮件、发简历,等待被HR翻牌子。短短一个月,我投了一百多份简历。从红圈到小所,从大厂到从未听闻的加工坊,我的自信一点点被打击。我给自己置办了一套office lady的行头,穿在身上,哎呀,真一点都不像我。头发板板正正,衬衫紧紧绷绷,皮鞋卡着我的脚背,好痛。但还是咬着牙,穿着去参加面试。哦,我的天呐,我是如何忍受来回5个小时的通勤去面试的。我是如何讨厌陆家嘴的大风,讨厌那模子般的生活,讨厌那些流传在写字楼的离职传说。
但谁能想到,我最不抱希望投的一份岗位竟是我最终得到的实习。它是我最喜欢的领域之一,没有dresscode,氛围也很融洽。每天和同事一起插科打诨,吐槽业务写的合同真烂,骂某某案子真难搞,随机掷骰子选中午的餐厅。还记得每当气温超过35度,公司楼下的麦麦会免费送雪碧,我们四个人会气势轩昂地走出办公室摸鱼。大概是从那时候,我开始变得活泼与话多。四个实习生中,我是第一个离职的人。大家为我办了连续两天的离职party:打了激烈刺激的桌上足球赛,去尝了一直想吃的饭馆,在公司楼顶看了最后一场落日。我给带教送了一面锦旗,成了公司的一段佳话。走的那天,海外组的所有律师都来送我,连我最害怕的丁律都难得地流露出对我的舍不得。又一次,我站在公司门口大哭。
人逢喜事精神爽,实习期间,我在上海中心城区租了房子。每天可以多两小时睡眠,周末还可以和男友在上海打卡,有了结束异地恋的实感。但彼时,我们的感情已经出现了裂痕。

8月,我来美国了。
拉着80斤的行李箱,我来了。一开始什么都很新奇,我花了两周像new-born baby一样去学习适应。
Law school 的课很多,reading很多,而且很难。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图书馆学习,不停地骂“他妈是谁发明了留学这种狗东西”,因为像虱子爬满全身的孤独哭泣。尤其是在冬令时,下午四点多就天黑了,漫长的黑夜让人沉浸在无边的悲伤中。有很多次抑郁和崩溃大哭的时候,躲在卫生间,躲在被子里,面向墙壁,失声痛哭,我想念母亲,我想念朋友,我想念美食。幸好,我还有三四个朋友,感谢她们陪伴着我走过了2023年难熬的一页。在我因为负面情绪与接连遭受的挫折不断犯傻时,是她们一步步领着我往前走,一遍遍和我说 you deserve better。我的美国朋友数量比中国朋友的数量更加少。在和几个外国同学聊天时,我能明显感受到文化差异。有时候外国同学还会问一些敏感话题,抑或是一些非常宏观的问题。聊了几次后,选择随缘了。
来美国沾染的恶习是我爱喝酒了,而且是度数贼高的酒。虽然每次去wine shop都得出示护照,但我竟然觉得美国买酒格外方便,大概是我能一次性买到所有想要的酒了。好几次因为买酒开心到唱歌,收银阿姨会笑我:“I can't understand, but I understood.”
当然,这段时间,我也去旅游了不少地方,去了New York, philly 等等。深刻体会是,美国他妈就是一个巨大的县城,公共交通太烂了。大概未来几年,我都不会再进行非必要的长途旅行。
总结
2023年,是我人生巨变的一年。幸好,还好好活着。新的一年,也要好好活着。愿18岁的少女能茁壮成长成30岁雷厉风行的大人。
204
是三岁啊
1天前
微波炉堪称改变生活的利器!
回家可以干干净净、快速地热饭吃饭,不用开火。呜呜呜呜呜,我爱微波炉!
00
是三岁啊
2天前
深深感觉我每天的工作好像在解混乱的毛线球🧶
东一个毛线头,西一个毛线头,互相缠绕,得一点点梳顺,再把他们编成软绵绵的毛衣
20
是三岁啊
3天前
天呐,我那爱玩乙游的朋友,最近都忙着和游戏老公准备婚礼。我们每天的聊天记录都是她和游戏老公的婚礼,我有种好笑又不得不祝福朋友和老公百年好合的快乐😃
71
是三岁啊
3天前
在工位上被一堆金融术语轰炸得头晕目眩,身后的大叔正眉飞色舞地谈论着支付宝大佬的商业传奇,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这种时候,我总会想起《我的天才女友》里莉拉在鞋匠铺埋头记账的场景——原来全世界的“劳动”都像一台抽干精力的水泵,区别只在于有人抽的是血汗,有人抽的是灵魂。
几个月来,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工作带来的疲惫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荒芜。想起莉拉和莱农在那不勒斯灰扑扑的街道上激烈的讨论——她们至少还能为《小妇人》的剧情争得面红耳赤。前阵子遇到个自称把《我的天才女友》看了三遍的朋友,结果她连数次的家暴情节都记不清。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现在的“看过”可能仅仅是解说里的匆匆一瞥,像桶装面包装上的牛肉图案,看着诱人,嚼着全是塑料感。
或许正因如此,我才迫切地需要写下这些文字,唯有输出才能证明自己尚未被生活腌渍成行尸走肉。
这部剧最刺痛我的,是跨越国界的“失权者镜像”。当莱农父亲把逃学看海的女儿打得鼻血横流时,他涨红着脸咆哮"都是你逼我的"的样子,和新闻里把妻子锁骨踢断后还理直气壮的丈夫完美重叠。更讽刺的是莱农母亲那句神补刀“你连打女儿都不会,你还是不是男人?”——原来父权制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它连暴力都要制定KPI,达不到指标的男人反而要被嘲笑。
而里诺在海边对黛黛露阴的场景,让我瞬间青筋暴起,想要冲进屏幕,把这小崽子的生殖器扯断。这个咧嘴傻笑的小胖子,和他的父亲一样,共享着同一种令人作呕的基因。斯特凡诺的Y染色体就像那不勒斯漂浮的油污,污染了所有接触它的生命。莉拉倾尽所有想给儿子镀上的那层“文明保护膜”,在社区污水长期的浸泡下早就斑驳脱落。
还有吉廖拉对莱农的质问“你觉得我存在吗?”这个曾经在奥利维耶罗老师课堂上闪闪发光的女孩,最终变成在歇斯底里砸盘子的“疯女人”。她比谁都清楚米凯莱是头野兽,却依然选择走进镶金边的牢笼。而莱农和莉拉之所以敢于斗争,不仅仅是因为比其他女性更勇敢,而是她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切的真相。
01
是三岁啊
4天前
突然好想吃泡菜
好想家里的泡椒、酸豇豆
不知道能不能让妈妈从家里给我寄一罐子酸菜水,这样在上海也能吃上泡菜了
20
是三岁啊
4天前
精读原文的重要性仍不可忽视
最近研究欧盟和美国的规定,虽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找到了不少有用的文章,但大多都掐头去尾,缺少整体的sense。直至精读原文,才真正理解法条的适用场景等至关重要的内容。
不可否认,我们需要公众号这类的“摘要文章”,但在精准性为上的职业里,精读文章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00
是三岁啊
7天前
终于签完入职协议啦
算了下,这个月到手工资也能过万了🥹
本文科人摆脱月薪三千魔咒🪄
220
是三岁啊
8天前
被公司派去Chinajoy 出摊了
可以免费🆓看展啦!
20
是三岁啊
10天前
造化弄人啊啊啊啊啊!
最近面阿里涉外法务岗,在终面挂掉了😅
理由不是我表现得不好或者其他原因,是这个岗在前两天有人接了,但是老板今天面完,觉得我特别合适!!但是撤别人offer 又特别不合适,所以只能挂了我。
呜呜呜呜,默默祈祷那位同学有更好的offer,让我去阿里吧!让我逃离上海吧!!!!
50
是三岁啊
10天前
在被挤成沙丁鱼罐头的8号线上,偶然听到旁边的男生在接电话,根据他的回答,一猜就是律师……
有点恍惚,几个月前,我也是这样忙到头痛🤕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