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去的回顾和洞察总结:
我天性不是一个热爱学习,能够专注学习的孩子,父母的教育没有刻意培养我的某个习惯。成长阶段更多的是随波逐流方式的养成,和只看结果,无法分析原因。是一种自然&天然的养成方式。
我有一定的学习思考能力,运气还不错。在高二的时候,看到自己在学习上成就无望。当时有一个美术老师在平时课堂时候宣传自己私人画师。便自己选择了开始美术高考这一条路。这条路不长,1年半的时间,按步就班。是真正付出过一些心血和努力来做的一件事情。运气的加持,让我考出了超出期待的成绩。凭着自己的直觉择校。也顺利的考上了重点大学。总结下来,里面有自己的原因,但大部分还是运气。
平行空间视角来看的话,这个步骤让我极大的偏离了我初生的环境和轨道。去到了北京&上海。毕业后也在知名的大企业工作。缺失的东西总会在往后的路径上显现出作用。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对事物认知基础不够。基础知识的薄弱。这些所有的问题都在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背景和一份不错的工作下被掩盖。
处在一个舒适圈。没有底层生存环境压力的驱动,更没有主动思考目标,完成一件事情的社会运行根本底层逻辑。
这样的问题在”剑未佩妥,已身在江湖“将近10年之后,危机开始浮现出来了。
我想做的事情,想在一起的人,想要的工作。出现了太多的求而不得。拿不到结果。
终于领悟到开始要从自身找问题,从思维方式中改变。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开始于意识到这件事情到到怎样发现自己的问题。我尝试着回忆过去,问自己想要的未来,想要的生活方式。来认识自己。也尝试过询问亲人,试图了解在别人眼睛里的自己的模样。试着与陌生人交流,了解别人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