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八芬
113关注62被关注0夸夸
👩🏻‍🌾 媒体民工 🔖 INFJ 📝「习惯用文字做记录,但所有观点都是个人偏见」
八芬
2天前
姐的采访 | 徐玄振:我仍然心疼我自己,希望自己会更好
-
为了逃离短视频的碎片化轰炸,最近会刻意看一些长的采访,没想到随手点开的2期<You Quiz>,像治愈我的精神良药。

我之所以如此共情,可能是因为从她们的叙述中,看到了自己的一些过去、现在、未来可能想成为的样子。或者说,我知道我还无法想她们这样,但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的。近两年,一直在被这些“姐姐”们激励着。
-
原本对她并不熟悉,却因为这个采访被她圈粉。最近也开始看她出演的《浪漫医生金师傅》。

1.二十几岁原本是成团出道,后来又开始做演员,默默上表演课,上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有起色的角色,也不知道未来走向哪,三十岁才迎来事业转机,才在演艺道路上走向“正轨”。
其实她的演艺道路并不平坦,应该也是有焦急的心情吧?但在采访中她几乎没有提当初的“难”,反而让我认识到,人生各有节奏,二三十岁没有绽放又如何呢。

2.后来,她的演得很多角色都大火,这跟她挑剧本的能力有很大关系,她说:我能看到那些角色的伤口,因此我总是充满怜悯、抱有感情演出这些作品。

3.感觉她内核真的很稳,比如她说,不去想“我为什么不行”,而是“至少我还有时间做这些”,这样乐观的心态真的好好啊。
“虽然平凡,但其实凑近一看,都很特别”。“我仍然心疼我自己,希望自己会更好”。
00
八芬
3天前
我的人生电视剧之一:日剧《重启人生》

1️⃣
女主(安藤樱饰)意外去世后,为了不转世为食蚁兽,于是一遍遍地重启人生,做好事、积功德。
剧情看似很简单,但是也很有意思,非常“笨蛋节奏”,轻快又不失生活哲学。而且安藤樱演技太好了,非常随性自然,跟之前看她的《百元之恋》很不一样。

2️⃣
我们可能偶尔会做一些假设:如果当初选择了另一条路,现在会不会更好;如果没有和这个人在一起,现在会是怎样...而《重启人生》把这拍出来了。
——即使没有你,人类该有的发明、发现一样都不会少。以及,如果当初你没有跟他在一起,他现在会多挣一个亿或者十个亿。
这是电视剧里非常小的一个设定,我觉得非常有趣。
看吧,如果人生重启一次,未必能比现在更好,有些事情没出现、没发生,可能是好事。所以这种剧,这会让我更加知足和感恩,体会到“现在也很好”,人生嘛,轻拿轻放就很好。

3️⃣
我非常喜欢这部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1.女主重启人生后,并没有去追求大富大贵的人生,只是在尝试了些不同的工作而已。
2.并不聚焦爱情,更多的是友情向的。比如,去做医生、去做电视节目制作人,为了解救朋友,去做机长。她说:因为我是健康自由人,所以我什么都可以。
我常常觉得作为90后的我,从小便被动地(毕竟黄金档几乎都是爱情剧)看过太多偶像剧,小时候信息闭塞、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少时,我也常常疑惑,人生真的只有“爱情”吗,没有其他主题了吗。所以长大之后,我也很容易被非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吸引。

豆瓣有个清单名称,叫做“我的人生影视剧,这部剧被我郑重地列进去了。
20
八芬
5天前
不小心挂错号,按照以往我可能就觉得算了。其实我常常在这些觉得“小损失”“小亏”上觉得算了。
不过这次,还是试图找找途径处理。
微信上没有退费功能,于是打了人工客服,对方说查不到我的信息,又给了我另一个电话,这人又说处理不了,让我打门诊。总之来回两三个回合,我还是退到了。
其实关键不在于钱,而在于我在一步步学会处理事情、争取权益。🙏
00
八芬
5天前
今天前前后后花了2个小时弄完1月月报的3700+文字撰写、整理、排版、发出,对我来说已经非常高效了。✌️

1月 |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00
八芬
11天前
〈正式打响在工作中建立自己主体性的第一枪〉

去年,同事间对我开的一些玩笑意外流传开来,最后演变成了关于我的某种“谣言”,好几个其他部门同事还来问我真假,增加了我很多解释成本和自证成本。

前天团年后回去的车上,我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已经超过了我能接受的程度。(其实算不上生气,只是我有点烦了。)
然后,我就在同事群里表达了我的不舒服,请大家以后不要再说了。结果当然是大家接受了。
甚至还有同事私信表达对我的「羡慕」,觉得我勇敢之类的。

那天晚上我究竟想通了什么呢。

1.边界不一定是需要别人自动反省,更需要自己来划线让别人知道界限。

2.不舒服不一定要通过激烈的方式表达,我觉得所谓的发疯更像是小孩子式的胡闹,平静的方式也可以表达,这也更「大人」,我自己也更喜欢。表达之后对方什么态度,其实也会让自己进一步明白这种关系是否更加健康。「好人」是会接受并且尊重的。

3.正确地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舒展的人,自然会吸引来正确的朋友。

4.职场上,广结善缘当然很好,更重要的还是业务能力和实力。还是那句话,抓清主次。

5.好脾气和软柿子不是等号。好脾气和硬柿子也是可以共存的。
00
八芬
11天前
这类比较慢的电视剧,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就像是拍下了很多生活瞬间串联起来,给我一种亲近感。让自己的精神有所缓和,给人温柔而又坚定的力量,让人觉得治愈、舒服,是在繁忙生活外的精神落脚点。 🧡
写的时候发现,这4部电视剧都是爱情线非常淡,可能正是因为它不关注爱情,所以我更容易被吸引吧。
1️⃣《西瓜》
看这部剧的时候,弹幕上有很多人都会解读这集主题是什么、想表达什么。可我就是被动地接收剧情的发展,不习惯去预判剧情,也不喜欢总结精华。
几个陌生人住在同一栋房子里,房东女孩、大学教授、银行职员、漫画家,还有每天来这蹭饭的大叔。简单甚至是乏味的生活,对话也很朴素,印象比较深的一句话是: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像我这样的人也可以。
2️⃣《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 故事梗概:母亲意外离世后,女主(又是小林聪美)辞掉出版社的工作,继承母亲留下来的食堂。
如同片名一样,女主关注食物、面包、汤、猫咪、好天气,还有好邻居。只有4集,似乎没觉得看了个啥,但节奏慢慢的,感觉很治愈人。我想,这可能是日本本身的调性所决定的,并非剧情本身多么精彩。
3️⃣《我们由奇迹构成》
故事梗概:男主(高桥一生)是大学教授,关注动物研究,但是他又有点随性,会让人觉得有点奇葩,不过,他非常热爱生活,善良纯粹。
同片名一样,男主一直这样认为“自己由奇迹构成”。如果我们真的能以自我为中心、关注自己的感受和兴趣、少想和他人的关系活着,真挺好的。
我觉得这样电视剧“造梦”,是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即使我们不过过上那种生活,也会得到一些生活态度。
4️⃣《我的事说来话长》
故事梗概:大白话可以说成是男主为了不工作,一直待在家。
我很佩服没工作的男主心态能如此之好,要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的时候想辞职,没工作几天就会开始焦虑自己一事无成,而男主完全无所谓,心安理得在家躺平好几年。
我有时候就在想,是不是人类进化的速度还比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所以现在一切都太快了,我们被迫“加速”,导致大多数人跟不上这个节奏以至于焦虑、无措,而男主这样的人,才是“正常”的人类过生活的速度。
00
八芬
13天前
八芬
21天前
在冬天(任何时候)看电视剧真的治愈人啊。分享这个冬天和上个冬天看过的剧。

1️⃣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去年从日本休假回来之后看的一部日剧。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极简主义”,但是,如果我久了不看跟极简相关的内容还是容易陷入消费主义的漩涡。 这部剧里主角的家里真的“空无一物”,虽然有点不现实,但是剧还是想通过这种有点极端的创作手法来倡导极简主义吧,所以可可爱爱的短剧真的强化对我的极简生活理念。
尤其在结尾,除了和物品、和心灵的关系,还有与人的关系都有探讨,比我想象中的“极简”更加深刻。

2️⃣《在京都小住》
去年的日本之行,也去了京都,非常喜欢。于是便翻来这部剧看。 这部剧好像是当地的旅游局拍的,是伪纪录片的电视剧。真的非常日式,稍微不留神容易觉得无聊。但是如果能静下心来,我恍惚重新感受到了那里的空气。
他们把早起的时光成立了晨间享乐会,想起《我的解放日志》里,他们成立了解放同好会。都是用心生活啊。

3️⃣ 《住宅区的两人》
两个发小在外经历了一段人生后,又回到幼时居住的地方。 这让我看到,50岁+的单身女性,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可以活得非常自在呀,毕竟我可能未来也是这样。
虽然社区很小,没有秘密,一件事全社区的人都会知道,但是依旧是有人情味的地方。 我的理想老年生活就是回老家。

4️⃣ 《去有风的地方》
1月当做在家里的背景音,在吃饭、做事的时候看/听完了。
我觉得是国产剧里少有的、美丽的、自然的、不狗血、不尴尬的电视剧,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中年生活。城市里生活总是匆匆忙忙的,是走路带风,不是感受风。所以,很希望自己能感受现在的空气、湿度、风、自然。
而且刘亦菲太美了,美到有时候我都快不关注剧情了。
00
八芬
22天前
年终盘点——2024年度最爱电影 top10
🧡幸好啊,还有电影。

1️⃣好东西
太喜欢了,喜欢这种“轻拿轻放”的电影。

2️⃣走走停停
看之前不抱期待,反而觉得很好,我喜欢这种轻巧的电影。 美中不足的是,演员们有点别扭的四川话。作为四川人,我一直非常纳闷如果真的想要用方言拍故事,为什么不找个正宗四川籍演员;如果演员口音不匹配,能不能配音。

3️⃣完美的日子
看完之后,会觉得这样的电影很有“余味”。生活没有一成不变的,这是妄想。就算是像主角规律如他的人,依旧会被涟漪、意外打破一些平衡。我们要学会接受,秩序生活里的无序。有意外发生,并不代表我的生活就混乱了。

4️⃣热辣滚烫
如果要我说感受,我觉得贾玲是瘦了,更重要的是她变强了、更强了。如同鲁豫在访谈中说到的,从《热辣滚烫》开始,贾玲只是做回全部的自己而已。她开始正视自己的才华,我们也要正视她的才华和全部。 这个电影从来不是讲减肥,也不是讲拳击。

5️⃣百元之恋
想赢,但大部分时候都是被揍,但能挥舞一下拳头,还能站起来就可以了。相互搏斗,相互拍肩。这是我第一次很具象的感受到,原来,赢的同时,也是可以面对冲突的。 这是热辣滚烫的日本原版电影。我觉得国内版改编挺多的,两版我都喜欢。

6️⃣泳者之心
今年看了很多女性力量的电影,非常值得。关键这还是真人真事改编的。

7️⃣出走的决心
“我不想再等了。”我也不能再等了。 女性们多看看这样的电影吧。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是算拍得克制的了。

8️⃣姥姥的外孙
很东亚,很感人。

9️⃣澄沙之味
原以为是一部很治愈的电影,没想到真是赚足了我的眼泪。充斥着温柔的悲伤,非常感人。 “有时我们会被这个愚昧的社会所伤害,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智慧,相信自己存在的意义。”

1️⃣0️⃣青春变形记
女性,要进一步的长大,这种“成长的烦恼”必然伴随着那些要去察觉的、接纳的、处理的、挣脱的原生家庭痕迹。 这部影片没有戾气地讲述我们与父母(准确的是母亲)的羁绊,我想这就是「做自己」和「爱父母」之间的平衡。“如果你想要你自己,那总要有些事撼动你的安稳生活。”
00
八芬
23天前
回看自己2024年的影单,真是靠韩剧续命的一年

最近持续在做的事就是盘点2024的书影音,共计看过11部电视剧,其中大部分都是韩剧。

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每每当我想要得到某种平静或治愈时都会投身日剧韩剧,也许,不一定是国外剧就多么地好,而是我想跳脱中文的语言体系。

1️⃣春夜
2024 年,迅速看完的第一部电视剧。尤其是在看了国产和韩版的翻拍对比之后,我才感受到原版的演员也演的太好了!尤其是眼神、动作、台词的细节,不需要过多的台词和动作,观众就是看到了、感受到了,如此细腻又戳人。韩剧氛围感真的牛。 而且,我喜欢拍摄的碎碎念的东西,那些很少注意到的生活细节、很平常的日常、普通的生活被隆重地记录和拍摄下来了。

2️⃣密会
于是,开始看安导的另一部电视剧《密会》。 确实非常会拍细节,两个主演也是演得非常好,但相比而言,其实我更喜欢《春夜》。 我记得导演在某场发布会上说,希望大家能看到女性困境。我想,当道德与情感的交错发生在女性身上,来自社会的审判可比男人多得多了。

3️⃣毕业
《春夜》《密会》导演在2024年的一部新作。 依旧很有氛围感,而且很有太文学了。

4️⃣现在拨打的电话
原以为早就对偶像剧免疫了,但没想到,演技好、氛围感强的韩剧还是把我拿捏了。内娱的偶像剧我从来都看不下去,我常常觉得内娱的男女主在“表演”喜欢、“表演”相爱,作为观众的我根本感受不到爱情。
但很多韩剧里,我是相信他们真的相爱,可能关键在于演技好、编剧好吧!

5️⃣机智的牢房生活
请回答和机智系列的导演,我觉得很厉害之处在于,即使可能看起来很黑暗的地方,它依旧可以找到温暖的切入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