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去”鹤岗买房的人。 最近在读《逃走的人》,正好在听一位出版社编辑的播客,她说一本书能畅销,往往是因为它让人「眼前一亮」或「心头一动」。 这本书显然属于前者,选题足够特别。 虽然这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经历,但它确实反映了当下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痛点。 书名起的比文章好,谁没有在面对生活和工作时,产生过“想逃”的念头呢。 读完这本书,我完全能理解那些选择“逃去”鹤岗买房的人。他们大多和家里人关系不太好,对过去的生活和圈子没什么留恋,但有一些安身立命的本事和存款。于是,他们选择离开原本的生活,去一个自己能负担得起的城市,买一套房,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希望,找到了"低成本试错"的勇气。 尤其是在北方的寒冬里,有一个远离过往的栖身之地,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有种"向冷处逃亡"的浪漫。 我觉得这是时代的进步,互联网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生活的可能性。那些曾经想重新开始却不知道往哪逃的人,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鹤岗成了一个避风港,虽然不是真正的隐世,但它提供了足够的条件让人可以暂时逃离现实。"房子不是终点,是重新出发的站台。" 不过,作为一本书,我觉得内容有点单薄,更像是一个微信公众号的选题,所以我没有给它打很高的分数。 读这本书,我更多是在读故事,而不是文学。 在读的时候,我会想,当年那波5万块买房热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