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milanow
209关注57被关注0夸夸
🎾🏸️🥊
milanow
17天前
Vision Pro最新的Metalica Live非常割裂的部分是音频输入真的不连贯,视角切到鼓切到吉他切到观众,听到的声音完全没分别🙂‍↔️
00
milanow
1月前
白天发现浮尸,当晚做了潮水和风向报告验证猜想,第二天清早发出传真报告。Jimmy这恐怖的执行力,你看这无邪的笑容,笑得好看的人都很会藏刀
#当然是火线了
00
milanow
3月前
高中时候语文老师对每次作文稳定扣10分的我说:实际上写作文和学理科是一样的,但是他当时没有过多解释~直到我后来写多了代码才明白为什么很像

Wz__: 写代码只要没牵扯到数学的,都可以当成是文科🙂‍↔️

00
milanow
4月前
做过low code高度定制开发一款比较重的产品,复杂程度不亚于用golang直接写一遍。配套debug工具,监控系统,全都不完善。所有不相信low code的enginner都明白,写代码最需要engineer的部份不是开发而是维护。

但如果debug工具,监控系统等等都只归咎于闭源所以生态不好的话。那剩下开发的部份,对于一个非engineer来说用low code实现复杂系统为什么还这么难呢?

我至少觉得原因是low code的构建思路依旧是遵循编程语言的范式在设计的,ifelse clause,statement,concurrency这些你在low code的产品中也能看到。所以想真正降低门槛,或许是要摆脱low code是一门编程语言的定义。这种范式转换不亚于imperative到declarative,OOP到duck type programming。如果再限定一点,low code只用于端开发,那action based programming或许是出路?(名字瞎编的)

余智敏: 体验各种低门槛low code产品,想到一个例子: 低门槛对于普通用户的含义,是从ps到美图秀秀,而不是更简单的ps。 1.自然语言和用户沟通 瘦身,瘦脸是自然语言,ps里各种通道,羽化之类的都是有学习成本的。 2.交互符合直觉 推一下就瘦了,只要这一步,不需要分图层,调参数。 这样才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没有畏难情绪的产品,不需要学习的成本。 同样的,对于低代码的产品,如果还是需要看着代码报错,再给ai改bug,这个对于不懂代码的人来说,就是有畏难情绪,也就不是真正的低门槛。

00
milanow
7月前
aftermath这个词太有梗了,作为名词原意是“不愉快事件结束后的一个时期”,一时兴起查了一下aftermath的来源,才发现原来math虽然是mathematics的缩写但是却并不是math的词源。

math本来是一个农业术语,表示“修剪,割”,aftermath的原意表示一片土地上在收割第一批作物后,对再次生长出来的作物进行二次收割。而通常后续生长的作物通常不是预期的主要收成,这个词本来就带一点负面色彩,所以在演变过程中语义拓展成“灾难过后的余波”。

真的和数学半点关系没有。
20
milanow
7月前

老编辑: 同样一个学者,信息是他写的书丰富,但是现场听课的才是清华学生。 同样是一位长者,著述等身,身经百战,但是那60分钟里谈笑风生的,才是他的人生。 文字只是携带信息的效率高,但是决定性的信息,是他一生的经验的积累和一瞬间直觉的释放,过去是只有少数最重要的人和最高超的采访者之间才会发生这种化学反应在电视节目上。 现在播客给刚刚有所成就的人,和普通的采访者之间这个机会,是个特别好的载体。我们还没做好,这是我们的事情。不能国足0比7就说足球不行对吧? 个人经验而言,大佬们让公关发些似是而非的内容到媒体去弄个独家,很容易,真敢站到话筒前面坚持30分钟的,目前还没见到。 所以播客的商业化也不那么好做,你问甲方的意见都会说不可控,控什么呢? 当然控信息。 你还觉得文字适合深度内容吗? 哪怕没有声音的漫长的文本时代,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播,看起来最有效率的文本其实也是对话语录式的。 李飞飞在做ImageNet 其实参考了WordNet一个语言结构图。里面有14万个英文词汇。用图像表示的只有2.2万个,李飞飞就把这2.2万个物品的图像全部收集起来,让机器去识别。这是所有AI大爆发的开始。 而这个过程,在文字转语音的过程中是一样的,大量基于人类理性进行推导甚至是二次三次推导制造的词汇消失了,这些词汇有一个特点就是,涵义模糊空泛,让思维和交流空转。 在对话中这种词汇你用了一个,就得解释。所以只有那些所见即所得的词汇会被口头表达保留下来,也因此让对话和故事生动起来。 我当然还会写长文,但是我过去要求的是,文章需要被读出来而不感到晦涩和尴尬。 现在我在星球里面写作,对自己的要求是,最好不要用到任何“所见即所得”之外的词汇。 于信息而言,对真实的需求早就远远超过了效率。

00
milanow
7月前
一个好有趣的说法来解释为什么人在刚出生的几年是不记得任何事情的。

记忆对于我们来说是经验与知识,大脑用记忆来预测,而刚出生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多少记忆和“正确的经验”来使用,所以最初大脑的“预测错误率”可能非常非常高。在婴儿时期大脑的认知与现实世界的强烈不匹配对大脑来说是无用的有创伤的,所以大脑选择不去记忆它。当然,错误是有用的,只有错误才能够让大脑学习正确的世界模型。

(我知道更普通一点的说法是海马体和皮质都需要时间来发育成熟,可是那也太无趣了😑
00
milanow
9月前
绿色解压
20
milanow
10月前
今年8部没有遇到5🌟的影片,最喜欢这三部。(让我最害怕的3hrs的枯草却全程没睡着(不想发pyq的就简单留在这
00
milanow
10月前
我懂了,Furiosa就是不死乔的管培生(今天的互联网黑话停不下来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