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大苗兄
145关注529被关注1夸夸
1/2艺术双人组「Lucio+Damiao」
👀不均匀专注于创作、网球、写作、发呆
.
创造好体验,连接艺术、科技与商业
🚗播客-艺起开车
置顶
大苗兄
1年前
新年第一天,再介绍一下我自己和@卢骁Lucio

Hi from studio nano

00
大苗兄
2天前
最近打球打得很沮丧的时候,会尝试这样来激励自己:就当下一个球是这辈子能打的最后一颗网球

-打🎾日记
21
大苗兄
5天前
前几天发生了一件挺冲击我的事情:

去上纽大做分享,代表我们的艺术小组「Lucio+Damiao」分享创作。

我的构想里,跟学生的交流可以更简单和纯粹一些,因此整个talk是围绕“创作想法”展开的。

结果呢,在提问环节,他们问的大多是“做这个东西的软件是什么?” “你的作品是怎么得到展出机会的?”“做艺术能养活自己吗?”这些非常实际的问题,我完全理解他们问这些的出发点,但说不上为什么感觉很复杂。当然还是尽我所能,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最后有个女生私下交流时候跟我说,你们的作品一点都不“商业“,却依然可以做这么多努力去尝试和探索,好佩服你(的理想主义)啊。

当时我是这样回复的:
可能因为我工作很多年了,体验过在现实生活里要做“纯粹的、由自己把握的创作”的机会有多难得,才会想要努力地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去探索和尝试。

我说得很诚恳,保持“艺术创作的真诚和纯粹”确实是我们创作的初衷,甚至保持自己身上的天真、避免中年油腻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但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同时我又很难理解这种冲击,尤其是那种有点羞愧甚至羞耻的感受。

是因为我并不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有挣扎也有很多失败经历的艺术创作者么?比如为了保持创作的纯粹性,我必须要花很多精力思考:我要怎么谋生?才能养活自己的同时又留出时间和精力来创作,这的确也是这几年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主要挣扎和痛苦。

今天在《岩中花述》鲁豫采访陈果那期听到哲学教授陈果说,我觉得老师不是圣人,老师也是人,但师生关系是很神圣的。那一刻我好像顿悟了。

我的羞愧感其实来自于”老师=圣人“的预设。

在这场分享里,我短暂地把自己架上了“老师”这个神坛,而学生们的反馈让我感受到自己好像不符合想象中“神圣老师”的样子——比如一个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或者起码是能用艺术体面地养活自己的艺术家,更有趣的是,那甚至可能不完全是学生们的想象,而更像我自己对这个角色的想象,然后我就羞愧难当。

想通了以后豁然开朗!

抛开这个包袱,这个分享的体验其实很有趣,跟学生们的讨论虽然出乎我的意料,也让我看到了现在年轻人的状态,甚至我还收到了刚认识的学生送的礼物!
20
大苗兄
9天前
最近申请了很多驻留项目。
数不清已经看到了多少个“regret”/“thank you”...
而这是最好(第一次被 shortlist!)也最坏(原来足够接近但仍失败的体验那么那么疼) 的那种

虽然难过,还是坚信这是一条难而正确的道路。
即使目前收到的大多结果不那么理想,仍觉得在做这件事的路上遇到的大多数人,他们散发的能量和气场,是很正面、很积极、给我力量让我努力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那一种。

继续坚持和努力往前吧,别回头💪

#灌完这碗鸡汤就洗洗睡
#在承受拒绝这件事上真的有长进

PS:看到 La Becque的描述,有种强烈的愿望,哪天我有钱了也要做一个Art Foundation!还没发达呢已经开始构思发达以后的生活了
00
大苗兄
11天前
这个世界上的“坏”与“恶”是永远无法被消除的,但这不影响我们把眼光和注意力投向“好”与“善”。

更吊诡之处在于,如果“坏”与“恶”不存在了,“好”与“善”也会随之消失...
00
大苗兄
11天前
我意识到自己既写不好文章也画不好画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些内容用文字表达费劲的时候,我会下意识用图像表达(比如一些风景和氛围的描写,以及跟空间有关的内容)习惯了附张图懂得都懂…
也就,逃避了用文字这种媒介在这方面成长的“责任”和机会;
反之亦然,很多东西画不出来的时候,我就写。

最后可能两件事都没有做得太好🌚
出来混是不是早晚要还?🤔
00
大苗兄
11天前
大苗兄
11天前
有段时间在小红书刷太多网球内容,导致信息流里网球相关内容占了一半以上,有点恼火

最近,简直是有意识地疯狂刷网球内容,这样至少铺满的是网球,而不是满屏广告😓
00
大苗兄
15天前
今天试用了竞品,还好真的很烂
我们还有时间😂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