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rosicky311_明浩
576关注12k被关注15夸夸
互联网小厂战略+投资(社交/游戏)
干过几年VC
也干过几年电竞和直播(Panda TV)
知乎风险投资、互联网优秀回答者
播客《屠龙之术》
置顶
rosicky311_明浩
18天前
播客更新
《Manus没有秘密》
70页PPT~solo
全是私货
谨慎收听
以及一并感谢即刻上各位xdjm的观点
我就是一个大集合
🐶

www.xiaoyuzhoufm.com
1921
rosicky311_明浩
14:59
一篇全都是鸡汤的译文
mp.weixin.qq.com
00
rosicky311_明浩
11:26
无意间截到了一个12345……
110
rosicky311_明浩
11:04
智谱今天发了类deep research的Agent产品:
AutoGLM沉思版。

(具体可以看卡兹克的最新推送
mp.weixin.qq.com

你看我写的这句话中关于产品命名的几个关键词:
deep research
agent
AutoGLm
沉思版
每一个关键词的解释都足够一篇几十页的PPT……

或许这也代表了当下这个时点AI行业的某种“困境”,
概念无限泛化
从业者和用户的理解无限割裂
产品和技术之间的边界无限模糊
公司的市场/公关团队和技术/产品团队之间互道SB

🤷

ps:图片来自下周要更新的播客用PPT 🐶
72
rosicky311_明浩
10:42
rosicky311_明浩
07:56
rosicky311_明浩
1天前
不带手机壳的周末
手机摔了三回
这踏马
80
rosicky311_明浩
2天前
我用ima做了一个知识库 看到好的pdf我就会扔里 如果你也用ima 可以订阅 wiki.ima.qq.com
1529
rosicky311_明浩
2天前
🤷
00
rosicky311_明浩
3天前
动态变化

i陆三金: 现在似乎存在着一种争论,到底是「模型即产品」还是「模型将被商品化」。 商品化(Commoditization)这个词之前黄仁勋提过,他担心 GPU 仅仅成为图形处理的通用计算单元,最终沦为价格驱动的商品。也就是说,GPU 变成了水电煤一样的商品,卖上不上价。毫无疑问,这种商业模式是不性感的,也是一个新技术无法接受的。 黄仁勋通过一系列操作,不断增加 GPU 的壁垒,CUDA 生态、cuDNN、TensorRT 等等,最终在每个市场中英伟达的芯片都没有沦为「商品」,而是攫取了高额的利润,英伟达也早就说过自己是一家软件公司。可见,英伟达在 GPU 领域的反商品化是非常成功的。 模型即产品,可以看宝玉老师翻译的 Alexander Doria 的两篇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SgcJs7vfO61C9vYjYTSxGA,大概的意思是应用层的创业很容易被模型本身的进化摧毁,应用层的修修补补在一次模型更新后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未来所有闭源的 AI 模型提供商甚至会停止销售 API 服务,把用户和市场攥在自己的手里。 如果模型最终商品化了,那是应用层的胜利,是套壳厂商最终熬出头。之前 Manus 创始人肖弘在接受张小珺采访时就谈到过模型商品化,也把 Monica 比喻为小米这种主机厂,模型厂相当于芯片厂。他毫无疑问是支持「模型商品化」的,在 Manus 横空出世之后,业内也有很多声音支持套到极致就是牛逼。 另外就是 DeepSeek 的开源,也让大家看到模型商品化的前景,因为有 DeepSeek 这种厂商在前面探路,它只关注 AGI,不要用户,甚至把卖 API 的生意都分给了大家,让人觉得应用层大有可为,模型厂甘愿把模型商品化。 而模型即产品,这个事随着 GPT-4o 图像生成能力爆火,又再次被拎了出来,让人觉得只要模型在迭代,你之前做的工作流、应用,都会变得没有意义。李想很早的时候也谈到过这个观点,只是他当时的原话不是「模型即产品」,而是 「AI 本质上是能力,能力强就吃掉一切」。 这两种声音,一直在交替传播,DeepSeek、Manus 爆火,让大家看到了模型可以商品化;GPT-4o、端到端 Agent 又让大家觉得「模型即产品」才是未来。 你支持哪一个?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