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去上戏听了一场戴锦华老师的讲座,从AI摄影开场,聊到传播媒介的历史发展,胶片作为石油工业副产品的兴起到被资本活埋的没落,对影视的视听语言割裂的反思,再到当代认识论危机和科技革命…太畅快了!
人多到挤出入口,大家席地而坐,记笔记或抱着电脑敲打论文。听戴老聊到张艺谋的十三钗时场下默契的唏嘘、分享她对「逆CP不共戴天」的震惊时的哄笑,属于学生和讲师之间自由而快乐的空气在剧场里流动。便是提问环节讨论到的「在场性」的意义。
✍🏻一些记录下的句子
- 人类的主体性分崩离析,分裂为ID、分裂为IP,可我们始终有对叙事的追求。
- 电影有无数个爸爸,可是从来没有妈妈。
- 人类陷入了认识论危机——分众社会、抱团取暖、党同伐异,几乎阻塞了我们获取新知的可能。
- 获知从承认我们一无所知开始。
- 舞台迫使我们看到他人——不再是屏幕镜像的自恋,而迫使我们看到在场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