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King-James杰伦哥
98关注305被关注1夸夸
🏋️百度前职员 现国企搬砖人✍︎
结束北漂互联网回老家考编
周杰伦粉+詹库球迷☄️
1年沪漂/3年北漂/2年蓉飘
偶尔闪光,经常表达,总是真诚。
置顶
King-James杰伦哥
3年前
周杰伦评论潘玮柏结婚🤣
9712
King-James杰伦哥
3月前
我们不要老是想着去教育别人,你教育没用的,他没有经历过,你说什么他都无法感知到的,而他只能记恨你,还嫌你事儿多。我们的成长就是不断认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我愿意为我自己做错的事儿承担后果,我从不后悔做过任何一个决定,我也不会怀疑我自己的眼光。

就你没有经历的事,所有的信息对你来说都是无效的,只有经历了你才能感悟。我一直都觉得每一段经历都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每一种阅历都是一笔收益,很多事情并不是可以通过书本或者听人讲授就可以学习和领悟到的,必须自己亲力亲为的过程才会有所思考铭记于心,成为指导今后工作和生活的一种珍贵经验,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有丰富的经历,才有丰满的人生。这种浑身通透的感觉,不是过来人不能理解。

有很多事虽然事与愿违,其实我很清楚那个就是我自身能力出现了问题。我一直认为我的每一个经历都是一次成长的过程,即使结果不如预期,我也会从中间复盘吸取很多的教训,从而提升我自己的能力。

任何经历,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总会在你人生的轨迹上留下些许痕迹,让你在蓦然回首时从中受益。
一个能从泥潭里面超脱出来的人,是超人,是无敌的人,这种人哪怕他一时不能解脱,但他终究能解脱,或者得到财富上的自由,或者得到功名上的成功,或者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这些都需要经历,没有人可以跳过。世上并无完全没有意义的生活,任何一种经历都可以转化为内在的财富。而且,这是最可靠的财富,因为正如一位诗人所说:“你所经历的,世间没有力量能从你那里夺走。
00
King-James杰伦哥
5月前
体制内和体制外最大的区别,实际上不仅仅是稳定,而是三十五岁以后的生活。

年轻的时候在体制内和体制外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大家都是白天去上班,下班出去嗨,都没有太大的烦恼。只是在私企你有更多的选择,你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行业,你可以干的不高兴就离职换个工作,当时的想法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年轻,有精力,有能力,所以你不愁找工作,你看不上一眼就望到头的体制内。

而在体制内工作可能就枯燥乏味一些,可能没那么精彩,也没有那么多挑战,每天按部就班,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到点来,按时走,不闲也不忙,只是平平淡淡,生活没有太大起伏。

三十五岁以后,人到中年,才发现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差别。

在体制内工作了十多年,你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小年轻,你可能机缘巧合或者能力出众成为了领导层,有权有势。即使没有成为领导层,也是单位的老油条了,有资历,也有点人脉,没有人敢随意拿捏你,你在单位混的很舒服,还有大把的时间陪家人,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十五岁以后,如果你还在私企给别人打工,那就没有了年轻时的竞争力,你身体不如以前,精力不如以前,学习能力更不如,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少,公司老板也会越来越嫌弃你,一旦需要清退一部分人,那么你首当其冲。当然不排除一部分人当了大企业的管理层,甚至一些人当上了老板,他们可能挣了很多钱,过上了奢侈的生活,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这样成功呢?
103
King-James杰伦哥
5月前
我在即刻很爱骂私企,鼓吹体制内,但其实我是坚定支持私企存在的一派。

为什么?因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以来给我们创造80%以上就业机会,让我们有机会提高收入的,让我们改善生活水平的,其实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私企。当时从农村出来的很多年轻人,也正是在各种私企里才改变了命运。

近几年市场上很多舆论大多在集中炮轰私企,骂老板,觉得自己过得不好是老板资本家们的错。其实这不是私企老板的错,造成我们失业的不是老板,相反老板是给我们创造就业岗位的,老板越多,打工人的选择就越多,主动议价权就越大。

普通人是分不清真正对自己有好处的人和事的,私企老板给大家创造了就业,提高了大家的收入,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一合理的存在。
01:32
00
King-James杰伦哥
6月前
知乎看到:以后考公竞争会越来越大吗?

最近两年还不会,但再过个三年左右差不多就要难度飙升了。

原因很简单,就是说了N次的退休高峰问题一体制内退休高峰差不多就是2020~2025年这个阶段,各省市具体情况不同,可能会有个一两年的差异。

从全国各地的情况看,基本上是高级别单位和发达地区年龄结构相对合理,退休的人相对
少一点,越是基层单位9年龄结构越严重老化,最近几年退休的人非常多,个别单位要退休60%以上的人。这也是这两年公务员招录一年比一年多的根本原因。

这一批人退休完以后,各单位基本上就是以新考进来的年轻人为主了,没人退休自然就没有位置空出来,也就没有新的招考岗位了。

现在一年退休几个人的情况会变成几年退休一个人,而我们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是一年比一年多。
也就是差不多2026年(退休的人空出来的编制需要下一年度才会招录)开始,公务员和事业编招考
会变得超级激烈。
特别是中西部小城市招录规模会更少,最近不少地区都在试点小县城机构改革把N个单位合成一个。
01:21
02
King-James杰伦哥
7月前
5月还是更新一篇吧。转载一篇文章。
假设都是月薪10000元,不同性质的企业到手多少钱?
首先外企。外企是严格按照国家各项政策和规定来的,每月扣掉了1750元的五险一金以及220元个税,到手8030元。12个月总计到手8030*12=96360元。外企最后第13、14、15这三个月的工资,一般写进合同,也会照常发放,加起来到手29100元。所以,外企这年薪15万,税后到手精确来说就是,96360+29100=125460,约数来算则是全年到手12万5。

然后是民企,民企比创业公司和私企稍微好点,但在月薪也一万的情况下,一般告诉你:“是基本工资5000+房补1000+绩效提成2000~6000,所以你的综合月薪是1万2 ,比1万还要多,区间大概是【8000,12000】,但我们一般都能拿到1万2!”入职后,你发现,劳动合同上写你的月薪是5000,不是12000,社保等各项并不按照说好的最低8000月薪来缴纳,而是5000甚至4000。当然以后万一辞退你时的赔偿金等,也按照5000或者4000来算基数。所以,你转正后每月工资到手是4125+7000等于11125元。要说但是了,但是试用期6个月,基本工资打八折,没有房补和绩效。所以,你看第三张图,你前6个月也就是前半年的到手工资,总计是3300*6=19800块。民企试用期还会各种考核,大概20%的可能会在转正之前将你开了。运气好你转正了,则后面6个月的工资为5000+【0,5000】=【5000,10000】,也就是你月薪1万2没能拿到,实际月薪是税前5000~10000不等,平均7500。你的转正后正常工资,变成了第四张图这个算法。也还行,总算度过了试用期了,每月到手(图五)大概6568元。看,比试用期翻了一番!真厉害。但3个月年终奖能保证不?不保证,今年行情不好,我们只发1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别抱怨了,“其他公司都没有年终奖!我们算好的,外面到处在裁员!”我们来看下你进民企的全年到手工资:3300*6+6568*6+9700=19800+39408+9700=68908块。看,你的“年薪15万”在民企第一年,实际上是到手6万9,7万都不到。选择远大于努力,选错了企业。实际上你民企这7万不到的工作制,还是个996,别人外企、国企可都是五天八小时,你的工作时间还是别人的1.8倍,折合成别人的长白班五天工作制,你的年薪号称15万,实际上才3万多,4万不到。你不信的话,你去那些培训班做老师或CC,要么去做外贸员、2C的销售员,要么保险公司,要么小私企、电商、超市、商场、火锅店、连锁餐饮、酒店以及各种成立还不到5年的创业公司等等,你去试试看。

最后是国企,国企之间差别很大,我们取中间来举例。国企这月薪10000,是这样的组成:岗位薪资5000,补贴是1000,月固定奖金4000元。大家注意下国企如下的不同,他们按照基本工资也就是前面这个“岗位薪资5000”来帮你缴纳五险一金;且有个每月多出来的8%补充公积金。
接着看图六明细,这里跟外企、民企有两点不一样:国企的“个人应缴部分”这875元,也是公司缴纳,所以你到手月薪并不是8817.5元,而是加上这875,总计是9692.5元;每个月多了一个“补充公积金”,公积金你知道的,买房就能用,所以国企员工买房后的还贷压力会小一点,每月公积金多啊。所以,国企这年薪15万,税后到手年薪精确来说,就是9692.5*12+29100=145410,约数来算则是全年到手14万5。到了这里,你发现了没有?国企税前工资≈税后工资。
此外,国企还有其他津贴。外企、民企没这些东西。比如季度奖,还是刚刚那位年薪15万的国企员工,季度奖平均是5000一个季度,这又是2万一年。所以,算上季度奖和津贴等,国企的年薪15万实际上是到手【15,18万】,我们取中间保守值16万吧,国企确实很可能出现税后>税前的情况。接着,福利,以下我列的,都不在你认为的“年薪”范围内。比如上班时间:8:30-16:30。比如三餐:公司提供免费的早中晚三餐,入职后公司会发放一张饭卡,每月公司往饭卡里充值比如500块,足够你每月伙食费了。吃不掉?饭卡里的余额可以在公司食堂旁边的超市买生活用品、零食等(米、食用油、洗衣液、洗发露、纸巾、海鲜干货、零食、避孕套等)。比如电影票:公司每季度会发放一张电影卡,金额是300元,一年就是4张,共1200元。比如生日卡:员工生日的当月,发放一张生日卡,金额是500元。比如节日福利:每逢佳节,有粽子、月饼、年货、饮料、水果等,在元宵节、六一儿童节、妇女节等节日时,公司组织各种活动及发放一些小礼品。比如旅游:公司每年有一次春游以及一次秋游,具体去什么地方由部门自己决定,公司报销费用。比如健康体检:公司每年组织一次三甲医院的健康体检,为员工购买额外的补充商业保险。比如高温补贴:公司会在每年的6-10月这五个月,发放高温补贴,每个月150-300元,这也不包含在你的年薪里。比如企业年金:公司为员工购买企业年金,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还有不少,比如购书费:可以拿3000元的购书发票,直接来公司报销。......福利一般一年也有1-3万。 最后总结下,不谈其他福利、补充公积金等,在谈好了的年薪15万的“相同工资”下,就第一年到手工资而言,外企:民企:国企=12万5:6万9:16万。

整体来说,体制内工作,首先没了不稳定的担心,即不大会裁员、辞退、试用期过了不让你转正,也少了直接领导对你的压榨,因为直属领导只决定你平时的1/3。无法辞退或者给你加薪晋级甚至降薪等等,1/3权力是有限的,不像体制外部门领导有辞退你、给你加薪晋级降薪的接近100%的权力。所以,体制内工作主要看整体的年薪多少,以个人发展为主,包括离家远近,还有是否总部还是分公司,国有资本持股比例,直属领导好坏,是否有大领导的关系,补贴多不多,单位名声如何,是否有利于找对象、谈恋爱、夫妻和谐、子女读书,是否有编制,是否外包岗位,甚至面子、家族,等等。
09
King-James杰伦哥
8月前
中午有朋友问我 “什么事情这辈子越早知道越好”的答案是早点考公吗? 我否认了,觉得不一定,即使我是一个经常吹考公的人。
这个答案为什么不一定呢,因为我觉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人的人生节奏是不一样的,从家庭环境到个人情况都是,这里我就不展开说。
而她之所以给出考公答案,我猜是大环境造成的。中国整体的用工市场的确有中年淘汰的问题,我们可以当它不存在,甚至当有人给出解法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认为他们在传播焦虑,但事实就是事实,它的存在不随个人意愿而转移。
中年危机这个词并不是一直存在的,35岁的焦虑话题像是近年来对“中年危机”的细化和提前,成为了“中国式中年”的开端。毕竟当你有了各种支出和家庭责任,甚至还有了房贷,一下子又没有收入来源,试问谁能保持淡定和冷静思考呢。
目前几乎各行各业,所有的用人岗位都被标注:35岁以下。中年人成了职场上被嫌弃的少数派,有没有人想过,这些人,到底都去哪儿了?
有兴趣的话点赞,下次我展开聊聊,先睡午觉。
00:42
00
King-James杰伦哥
9月前
以前在学校读书时天天吃食堂
吃多了就去学校后门吃其他的
工作以后自己花钱一看这么些年吃的成本不小
考进来后天天吃食堂是种幸福 还是单位充值饭卡
一个月能节约1000多的餐费吧
就希望再好一点 能解决住就更好了
10
King-James杰伦哥
9月前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首轮幼儿园关停潮已到来。其实幼儿园只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最前端,未来中学乃至大学的生源也将受到较大影响。所以当新生儿人口下降所带来连锁反应时,幼教行业会首当其冲,而从0-6岁至6-18岁这个年龄段的整个教育产业链上看,这种机构的关停,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都将越来越常见。而教师岗位缩减是肯定的,从小地方的幼儿园,小学开始压缩,慢慢到高校,会逐步回归到一个和社会人口匹配的水平。

换一个角度来说,现在成为一名大学在编老师,还可以稳定干18年才会遇到饭碗不保的窘境,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依照学年倒推。

首轮幼儿园关停潮已到来?央企机关幼儿园对外招生,园长称“20多年首次”

212
King-James杰伦哥
9月前
领导,您不会以为,我来体制内是为了奋斗的吧?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