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要录费兰特《被遗弃的日子》(当然,大概率推迟到周一晚上,哈哈哈两个宝鹃+鼻炎+过敏患者的无奈)。做费兰特系列,很早就达成了共识,不做剧情复述,而是要像作家专题一样,拆细切入点,比如“弃妇”。已经筹备得七七八八了。除了书里屡次提到的《安娜·卡列尼娜》、《破败的女人》(这本书上海译文收录在波伏瓦《独白》里,译名叫《筋疲力尽的女人》),《鞋带》也很应景。
《鞋带》比较有意思的是补充了男方和孩子的视角。我以前在读《鄙视》的时候顺带读过这本书,但印象已经很模糊了。这周重新读了一遍,真笑得合不拢嘴。
📖我很年轻就结婚了,那时我还没完成学业,也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结婚是一件很刺激也很享受的事儿,通过早早结婚,我推翻了父亲的权威,真正成为生活的主宰。
这当然很冒险,因为生活来源非常不稳定,我会很害怕。但刚结婚那几年很美好,我们是新时代夫妇,一起对抗那些繁文缛节。
后来,浪漫的冒险之旅成了日复一日的重复,围着孩子转,尤其是我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我要扮演丈夫和父亲的角色。忽然间,一切都仿佛变得黯然失色。那时我进入大学工作,但实际上并没什么前途。
世界忽然变了,潮流也变了,很年轻就结婚,拥有自己的家庭,这并不是独立的表现,而是一种落后。我不到三十岁,可按照当时主流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我已经属于那个没落的世界。尽管我和妻子还有两个孩子感情很深,但我很快受到新生活方式的影响,就是试图切断一切传统的关联。
那时候莉迪娅刚上大学,假如我为了妻子和孩子放弃莉迪娅,这不符合当时的社会潮流。假如像那些地下恋情,两人偷偷见面,这也不符合那个时代的精神。莉迪娅当时不到二十岁,但她已经有了一份工作,也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位于一条花香四溢的漂亮街道上。
我不认为我对莉迪娅的欲望能生根发芽,我不认为我会不停地想要那个女孩。相反,我几乎可以确信,我对莉迪娅的渴望很快会减弱,她也会很快回到那个交往了几个月的男孩子身边,或者会很快找另一个同龄人,一个没有家室拖累的男人。结果是我向婉妲摊牌,告诉她我和莉迪娅之间的关系,我只想能从容度过这段时间,没有任何欺骗和隐瞒,一直到我们激情耗尽。
“‘我和别人在一起,我曾经和别人在一起,我现在和别人在一起。’这句话表达了某种自由,而不是一种罪过。”这句话在当下语境里成立的话,在男性视角段落中呈现出来,那么虚弱、伪善😂(太长了,缩了点)
有意思,虚弱的自欺欺人式的自白,真的和《伤逝》的涓生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