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非大
187关注3k被关注6夸夸
📑出走体制的创业者 | 高级公共事务专家
🏘️数字家政养老独角兽企业合伙人
💛人人应有一套人生操作系统和算法
置顶
非大
10月前
专注于家庭服务领域的社群,启航啦!

今年年初开始筹备的家庭家庭服务领域创业者社群,昨天落地了第一场活动。

作为一个线下活动的重度爱好者和知识付费的老韭菜,近3年来,我平均每月要参加4场各类社群活动,每年花费5个w以上,吃过的盐比走过的米都咸。所以我看起来很忙,其实一点没闲着。

收获有三:
1. 南京地区老中青三代优秀创业者基本都认识了,发现了一批超级优秀的同路人;
2. 认清自己,摆正位置:哪方便行,哪方便不行,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差,;
3. 给本职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助益:三年前办一件事儿要费老鼻子劲了,现在打两个电话就能搞定。

因此,我相信社群和线下活动的价值,线上聊千遍,不如线下见一面。

只不过,有个小问题:很多社群大家之间从事行业或价值观跨度太大,除了最开始的新鲜感和热情外,没有再产生更深的链接和互惠合作。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我需要一个有限多元的社群,提高资源匹配的效率,更容易产生合作机会。然后「家服创富社」就这样诞生了。

1)社群定位:泛家庭服务领域的垂直社群,涵盖养老(服务、产品、文娱、教育)、家政(到家、培训、劳务、整理收纳等)、母婴(产品、月子、产康、女性健康、孕期瑜伽)、育儿(托育、早教、家庭教育)、其他相关(心理疗愈、陪诊、家庭保险、家族办公室、家庭医生等)——垂直但非同质化。

2)主要活动:每周一场案例分享会,对分享嘉宾有三个要求;1-拿到结果;2-毫无保留的讲清一门生意;3-提供合作机会。

3)推广渠道:社群互推+自媒体账号。

说回昨天的活动,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主要源于的是嘉宾的分享内容:市场化居家养老模式单店300万的“核心密码”。瑞芝康健是国内少有的做市场化居家,把模式跑通的。我之前自以为对他们已经很了解了,没想到再次被刷新认知,小伙伴听的也都很过瘾。

社群免费,希望能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同行人。在南京做满5期以后就到扩展到沪、苏、杭。
86
非大
1天前
出来混,把配得感拉满

走上管理岗位后,发现小职员的观念都要改一改。所谓的有礼貌、好说话、吃苦耐劳这些品质啥也不是,别人有好事儿也想不起来你。

1. 大佬的所谓礼貌是高级西装上的真丝方巾,可有可无。小职员别瞎模仿,把礼貌当成修养,只会让别人把你当成绿植。外卖小哥也挺礼貌的,谁会记住他们的名字。可你不是送完一单再也见不着的外卖员,你与同事、领导和客户是要长期相处合作,需要主动争取让别人记住你、认可你、甚至信服你,那你才会有话语权,资源越来越像你倾斜,路越走越宽。

2. 领导眼里,忠诚是1,能力是后面的0。跪舔领导只是完成忠诚表态的第一步,并没有万事大吉。是否会把你的放到关键岗位上,还是要看能力。能力不够,你到了那个位置有多大脸现多大眼,领导也得吐血。所以“年富力强”是个非常重磅的评价,方面阔耳、身高八尺、沉稳得体,长着副厅级的面相,机会都追着你跑。平时说话办事高调一点,年会主持表演节目多参与(不要当谐星!),领导知道你想进步,领导才可能给机会啊!

3. 出去见人,装装b没什么关系。谈生意的时候,别还没上桌,气势就矮了三分。你带着精心打磨的方案,脑子里装满创意与数据,往那高档真皮椅上一坐,就得有“这单我拿定了”的笃定。要是心里犯嘀咕,自个儿先把利润砍半、把条件降低,客户一眼就能看穿,本属于你的肥肉,瞬间就被旁人叼走。作为甲方,对于普通的合作,看重配合性;对于重要的合作,资质和专业性更重要,你要是足够专业,就不应该唯唯诺诺,要敢于提条件,敢于拍桌子。

顶反感的一句话,是听到同事说“我没做过”,太扫兴。在领导眼里,有欲望想进步才可用,否则我拿什么激励你啊。

支棱起来,配得感拉满,大刀阔斧向前冲,好东西才会纷纷落进你怀中。
12
非大
3天前
我见过最蠢的人:对外人和气,对亲近的人暴躁

这是东亚式家庭长大过程中让我觉得最拧巴的一点。一个父亲,在外面人五人六,在家里却冷漠烦躁。

1
我知道这种现象有很多种理由可以解释。但一个有反思能力的成年人应该及早意识到问题所在,及时改变行为,甚至补偿性修正。

作为东亚式家长的子女,年轻一辈的我们好像也不自觉地就继承了这种愚蠢。

常常在麦当劳星巴克见到家长辅导孩子作业,听到好几次家长打压式、不耐烦的辅导方式,“教你几遍了还不会?!”“这不是很简单吗!”..。厉声高叫,面红耳赤,我都受不了赶紧换个座位。孩子真的可怜,这得给留下多大的心理阴影面积。

对伴侣、父母、孩子、保姆等身边人,好好说话好好对待,是高级的智慧。伤人不自知,是世界上最锋利的刀,最终会捅向自己。

2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的二儿子朱樉在回西安就藩的路上觉得厨子做的饭难吃,把厨子打了一顿。

老朱的眼线遍天下,马上给他儿子就此事专门写了心法:厨子那是能打的?往嘴里放的东西那是跟命相关的!瞅给你能的!

后来他家老三也打过厨子,朱元璋又去指示了:我尼玛逮谁干谁,这辈子扒皮抽筋了那么多,唯独我那厨子二十三年来我一句狠话没敢说过!(“吾帅群英平祸乱,不为姑息。独膳夫徐兴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尝折辱。”)

3
由于承担一部分公共职责,会日常处理来自12345与家政相关的工单。我对雇主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阿姨有问题你不要自己处理,让家政公司或其他机构介入。不要一边用着她,一边还讲难听话,回头她往你锅里吐一口痰你都不知道。

这也是我正在做的一个项目的缘起,做一款帮雇主管理阿姨工作的工具。那是后话了。
94
非大
4天前
永远保持可以离开的能力

进入老板圈子之后,才深刻理解作为员工所遵守的那套职场规则狗屁都不是。国内职场文化是教育体制的延续,是以打压和否定为主线的。这套规则的bug在于:

1. 老板不用接受KPI考核

所有的绩效考核都是马笼头,如果老板给自己套上日报周报月报会员套餐,他肯定第一个喊受不了,真考核起来,他也会发虚。

有段时间,公司要求所有副总裁严格考核绩效,有的老资格干脆打滚儿撒泼,就是不接受,有的考核下来完成率不到60%。这些事儿只在高管会议上讨论,普通员工哪里知道这些情况?最后副总裁绩效考核不了了之。

如果给老板订KPI指标:融资进度、贷款额度、大客户合作推进、关键人才引进,可能他的周报上啥“结果”都看不到。常挂在嘴边的“结果导向”会把自己的脸抽肿。

KPI豁免权真的是一块遮羞布。

2. 各级主管最擅长利用KPI

由于KPI这套体系的存在,各级管理层鸡飞狗跳,对上跪舔,对下当爹。每天开完早会,他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而其他员工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月底的汇报会,那真是💩上都能雕出花来。

3. 普通员工除了遵守规则,别无他法

因为汇报权归别人,预算和考核权归别人。除非能做出特别亮眼的成绩,否则很难被提拔。而为了应付绩效考核本身,你总是无法做到把时间用在真正有效的事情上。

所以,牛马的出路有两种:一是爬上这套规则体系的上层建筑;二是脱离这套体系,自给自足。

我们不否认工作本身,只是不喜欢职场的气味,那种大行其道的荒谬感。当机会来临时,我果断选择自建体系,只跟我们喜欢的人一起共事。

成为中年人的巨大好处是,再也没有人可以劈头盖脸指着鼻子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你最好什么都要商量着来,因为你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把桌子掀了。

记得永远保持可以离开的能力。
2552
非大
7天前
男人要学会像女生一样送礼

送礼这事儿,讲究的是细腻贴心,得有女生般的巧思。

ps:由于之前从事公职的缘故,总是把收送礼当作洪水猛兽,此种错误思维导致人际关系这块儿一直都是短板。经过主动排毒,和光同尘,终于能用正常眼光看待送礼这件事儿了。

一个误区,觉得送礼就是填补对方物质上的空缺,我年轻的时候也这么懵懂。

实际上呢,送礼的真谛在于传递一份敬重与认可,直白点说,就是真诚地表达 “我认你是心中重要的人”。一旦悟透这点,往后人际交往就像开了窍。

送礼可不是竞赛,拼金额大小,重点是要让对方真切感受到你的心意,让对方知晓在你心里,Ta 有着特殊分量。

我发现,每一位女性朋友在送礼这块都能教我做人。男生都要向女生学习,送的那么自然。

最常见的就是烟、酒、茶,这类硬通货,不出彩,也不会出错;类似的,护肤品、保健品、水果、生鲜、土特产,一般也没什么毛病。

如果你善于察言观色,大概知道对方在特定的场景和状态中,会更偏好哪类礼物,会体现你的巧思;比如,我是干家政服务的,逢年过节会包装一些高端家政服务礼品卡,“您体验一下我们的服务,多提宝贵意见。”这句话一出,基本不会遭到拒绝。

高手的做法是精准投其所好。曾经跟过一位老板,身家不必说了,他每次去北京拜见领导,都从农村老家带一点土煎饼和咸菜之类的便宜货,用最普通的塑料袋装起来。那位领导每次收到这份“礼物”都很开心。后来才知道,他们年轻时候是一起下矿干活的工友,就好煎饼咸菜这一口。后来进步了,再也吃不到那个味道了。

不论送多么贵重的礼物,都要云淡风轻,常规操作,别让“礼物很贵”写在脸上,让对方觉得欠了你什么。
47
非大
10天前
强烈建议大家大大方方地去做任何事

定期给自己列缺点清单,发现自己有种习而不察的“猥琐感”。

表现如下:

1. 去按摩的时候,店家规定:如果对技师不满意,10分钟内可以调换。上次被分到一个技师,有点狐臭,可能也不是狐臭,但味道不好闻。我愣是整整憋了60分钟,一声没吭。

在大堂等候,看到一位小哥在那挑技师,说18号年龄太大,30号手法不好,花100多块钱儿整了个后宫选妃的体验效果。有点尴尬又有点羡慕,怎么人家这个钱花得这么值呢?

2. 在公园遛弯儿,看到一对老人推着婴儿车晒太阳,👶真的好可爱,我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夸了两句你家宝宝真好看。但突然就脑补一名中年男子在这儿逗孩子的画面,好像有点猥琐,于是假装不经意的样子转身离开。

可能是内心戏有点多,也可能是其他什么原因,但总感觉在这些场合,我不够自然大方。

我决心改一改,给自己开的方子是:

——强烈心理暗示自己要大大方方做任何事!

1. 上周洗牙、补牙、刮治牙周炎后,整个牙口焕然一新,自然就愿意露齿大笑,嘿,你别说,笑起来就显得很自然;

2. 点单的时候,大声明确讲出自己的需求;

3. 时刻提醒自己:行立坐卧挺直腰背,眼神不要乱瞅;

以上是日常行为,而在到工作沟通中,该提条件提条件,正当要求明确提出来。

这一点感受很深,有些人就喜欢装b,喜欢玩儿那种来回拉扯的权谋游戏。但我想大部分打工人的日常工作还没涉及那么大的利益关切吧,大大方方对待挺好。

作为自己人生的主角,就应该大大方方做任何事。
4328
非大
10天前
2024 书单

“变得更好,就能更好地变得更好”🤎
92
非大
11天前
好气 减重增脂了说是
30
非大
13天前
打工久了真的会把一个人打废!

大厂中高管创业尤其是重灾区!
别说大厂了,就我们这中小厂做管理的离开一线久了,讲话全凭想象,完全脱离实际。

这个“废”的关键是:

1. 以为会写报告写PPT,业务自然就来了,别无其他技能,不知道自己的PPT只是奶油蛋糕上的那颗樱桃而已;

2. 不考虑钱怎么来的、钱怎么没的,崽卖爷田心不疼,总以为会有公司和领导兜底;

3. 对行政、财务、人事、法务等支撑部门的贡献视而不见,以为这些很简单就能搞定。你自己去试试,哪一项不是成本?

4. 做事情总想用框架和团队解决,缺乏自己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体制内大单位和中小厂企业都干了很多年,还好一直没有脱离一线脱离群众,不然我一定死的很惨。

即使这样,当环境恶化时,真的要自己把手弄脏,下地干活儿。和客户打成一片的时候,心里最踏实。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最大的底气。你仔细品品。
85
非大
16天前
近期心头好: 翟佳宁。

Vol59.奇葩前任真的多,荒诞故事一直说

三个火呛手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