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3 月 12 日,灵感买家俱乐部发出第一封邮件,邀请大家支持和加入一个「独立创作者、自学者和冒险者」的社群。
时间过得太快有时不敢相信,但的确本期的解散派对都已经编号 74 期了。按照每两周一期,排除掉过年和我们偶尔的偷懒,我们的确做了足足三年。
本月的两期解散派对将以俱乐部的 slogan 「一起各自玩」的名义,召集到各路玩家(player),聚在一起,分享在各个领域玩耍的体验。
参与分享的嘉宾是:
@隆隆ago ,stochastic idea player,一个灵感炼丹炉
和 Elon 说话很难不被他的开心感染,以至于这段时间在大理才村,他能顺利地跟着本地阿姨去各种酒席蹭吃蹭喝。他从生成音乐设计师 Brian Eno 的 Oblique Strategies 提取灵感,随机获取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譬如一个地点,一个物件,为你提出的问题生成一个灵感指引。
@mingsquall ,vinyl record player(turntable driver),RE: ANALOG 黑胶律动放映员
(在称号里玩了「四关」的) Mingsquall 从互联网公司裸辞后,开始了自己的小型创业,放黑胶,卖黑胶,推广黑胶文化。周五晚你会听到从线下打碟到线上,从家里打碟到咖啡馆的故事;还有发布第一个视频就能破 6 万播放的 up 主心得。
金鱼,pingpong player,拿不了奥运金牌了,为什么我还在打乒乓球
其实金鱼还有 VR player,话剧 player 和 piano player 的称号,但最吸引我还是她玩乒乓球的故事。普通人如何参加积分赛?如何挑战(业余)高手?以及,为什么拿不了奥运金牌了,她还在打乒乓球?
@MianC ,dragon boat player,我在上海参加了一支龙舟队
年初在边帮 Mian 整理她的公共空间里的私人书架,边聊起了她参与的龙舟俱乐部,再加上和她的好几个龙舟队友一起吃面,就想着邀请到解散派对做一次分享。我好奇如何在一个集体运动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又如何与人协作?也好奇周期性的小型公共生活如何塑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期待「运动员」Mian 的答案。
期待周五晚上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