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多香菜但不要葱姜蒜谢谢
443关注15k被关注102夸夸
总是阴晴不定 偶尔闪出星星
经常哭 更经常勇敢
置顶
多香菜但不要葱姜蒜谢谢
1月前
《写给第70次也是最后一次心理咨询》

这周五和咨询师结束了最后一次咨询,2年,70次,3500分钟。

以前做咨询的时候会想,啊!等到结束咨询的那天会是怎么样的呢?如果说咨询的终点是来访者能够更好地独立处理生活上的问题,那那个时候的我会是什么样的呢?咨询师会和我聊什么呢,会和我聊过去我发生的种种变化吗?

这个结尾和想象中的不一样,但也不是完全不一样。

一个月前我中止了咨询,因为我知道双重关系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的咨询,我不仅无法从咨询里感受到支持,同时还感受到了伤害。这个双重关系原本无关紧要,因为虽然和对方认识,但是聊的议题毫不相干,但到了2个月以前,对方成为了我情绪起伏的主要来源之后,事情就变了。

这两个月我有很多愤怒委屈相关的情绪,我问了很多很多次凭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走到今天这些人留到了最后?这些人撒谎、表演、自以为是、不知道什么是责任,为什么是他们?为什么?
没有答案,事情就是这样到了今天。

和咨询师表达不满的时候我做了修饰,我先说了一些近况,然后快速表达了不满,然后又说了一些近况,想让它显得不那么尖锐,我说,我觉得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在双重关系已经对我造成伤害的时候你没有作为,二是在冲突发生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感受到支持。

她在等我说出我的不满,我也很清楚我来的目的也是为了说出这些话,所以谁都没有逃,她说她纠结过,她纠结过是不是先提出来,但提出中止这件事本身也是一种伤害。我说嗯,是,如果你先说了,我会觉得凭什么,公司的事情也就算了,为什么连咨询里我都是被放弃的那个?

她说,她在纠结的时候她就意识到,她没办法当一个好的咨询师了。

听到她说完这句话后,我的愤怒突然就少了一半,虽然我不是咨询师,但我觉得对于一个真的想要把咨询做好、想要不断地了解自己帮助他人的咨询师来说,无法成为一个“好的咨询师”,是多么挫败的一件事情。

我知道她是这样的咨询师,因为是平台的咨询师,所以知晓一些她的个人经历,你能从和她的交谈中感受到她对人事物的接纳是远超平均水平的,她把自己作为容器,用温润有力的目光注视着你,然后你知道自己不管什么说什么都会被接纳,你可以只考虑自己。

我知道她尽力了,她不喜欢被卷入复杂的关系,我也不喜欢,双重关系对我和她都是一种消耗,甚至对她可能是两倍的消耗,提出中止咨询本身也是伤害,因为我也很需要支持,但不中止,结果也是同样。

我还有一些挣扎,我问她有没有想过中止他的咨询关系,我问了不下三遍,她都没有回答。问的时候我有预感我永远无法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不管是出于专业伦理所以不回答,还是她真的没考虑过所以不想说,只要我能接受后一种我最不想听的答案,这个答案是什么就没那么重要。

我们常说,当咨访关系里,咨询师“走下神坛”,从那个引导支持性极强,像救命稻草一般的“权威”,变成有支持引导但也有局限也会犯错的普通人之后,咨询可能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即来访度过了一开始关系很理想化的阶段,发现咨询师也是普通人,咨访关系里同样存在现实生活里的不如意之后,才能更好地在咨询室里“练习”新的行为模式,再把习得的新模式慢慢往现实生活的关系里应用。

我和咨询师说,刚才的对话似乎让我们的关系更加真实了,如果在往常,我们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可是今天就是终点,我在咨询前甚至还在想,会不会我们讨论完这个伤害之后还能继续往前走,反正我也要离职了,离开这个地方双重关系的影响也小了,你还会是我的支持,但在讨论完后,我意识到说出这句话的原因不是因为我相信关系在未来还能被修复,而是我们在过去,已经一起走过了两年。

我记不得我哭了多久,本来就感冒鼻塞头疼,哭完后头又疼又累,可能哭了有40分钟,大概从我们开始讨论双重关系就开始哭,她也是,在我问出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也流下了眼泪。

结束关系总是痛苦的。

我边吸鼻子边努力组织语言。
我说,我们谁都没有想到2年前曾经关系这么好的朋友到现在会反目成仇,以至于最后成为我们关系里的一把刀,可是你也是普通人,你也尽力了,你不在我未来的生活里,可是你是26岁到28岁的我的重要支持,不管我几岁,它们都会在我身上,你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你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我依然无比感谢,在我飞速往前跑的日子里,有你在。

写到这里我又湿了眼眶。

同一天的白天,我做了很多次离别的预演。
一整个周五,我都在和部门的同学一一沟通即将离职的事情,有人错愕有人平静有人无法接受,分开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离开公司也好,我们为那些并肩作战相互支持的日子正式逝去感到难过,同时还有愤怒——是什么导致了今天的局面?还有很多复杂的情绪,而即使我们早就模糊地感知到那些美好的日子其实已经很难再出现了,但当象征着结束的那个节点出现,我们依然需要时间来接受和消化。

聊的时候有一个同学问我,咨询给我带了什么?我说我咨询了2年,很难一项项列举这些变化,因为我觉得我几乎变了一个人,在2年里我探索了非常非常多的自我,生活、工作、亲密关系,三条线同时都在发生变化是一件很消耗的事情,以至于我的状态多次落到低点,因为我其实应付不了这么多并发,但我太好胜太急了,我哪个都不愿意放。

即使状态持续不好,但依然是非常幸运的2年。

拿工作举例,这两年里我总是在小学的时候拿到初中的卷子,好不容易升到初中又开始做高中的题,好处是现实情况逼着你必须往前跑,不往前就是会被落下。
弊端是真的太痛苦了,如果说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是在绝望之谷和愚昧山峰中不停切换,即一个阶段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懂什么也做不好,然后在行动和实践中慢慢掌握后登上愚昧山峰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局面,再往前走遇到盲区再下去,又上来,而过去的2年基本就是在绝望之谷里住满了,没来得及回望走过的路,新地图就已经被打开。

心理咨询是这打怪路上的盾牌和拐杖,它不是武器,它不具备攻击性和任何知识和道理,它在风沙太大的时候立在你身边,你可以抱着膝盖靠着它,闭上眼睛,心里的风沙已经停止,你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外面风沙依然强劲,但你又有了抵风前行的体力;你也一定会有想要放弃觉得“要不算了”的时刻,全身乏力,你想躺下来,然后咨询又像拐杖一样撑住你,走不动就在原地站着,于是你又在这个牌桌上多呆了一轮,打得不好没关系,现在要的是留在牌桌上,在桌上就有机会,等待、耐受也是一种能力。

如果不是心理咨询,同样的起点再经历一遍,我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
反过来也是同样,改变本身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如果没有动力和契机,进度不会那么快,要在平稳的生活里创造涟漪和变化不容易,但工作的快速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试炼场,让我的探索和行动有了落地的空间。

多幸运啊,这么多巧合一起发生了,因为心理咨询对自己的支持,让我能更好更快地认识自己,同时因为在快速变化的业务里,咨询进度也开了倍速,我又因为咨询本身的受益,更好地完成了心理咨询推广的工作。

虽然最后一次咨询里我们都伤心无力地哭了40分钟,和想象中我们会一起笑着回顾过去完全不一样,可是也有一部分是一样的,那就是——我真的做到了在离开的咨询的时候,拥有了更强健更有韧劲的“心理肌肉”,我给自己建造了盾牌和拐杖,自我的探索永无止境,但我达成了阶段性目标,这自制的盾牌和拐杖可能会在之后的路上被损坏,我可能有能力修缮升级它们,也可能我修不了,但没有关系,这条路上我还学会了求助,我知道只要我还愿意往前走,我就一定能做到。

所以关于中间她是否考虑过只保留和我的咨访关系也真的不重要了,我已经要去下一个新的篇章了。

咨询师最后变得“无用”,那就是最好的事。
4916
多香菜但不要葱姜蒜谢谢
19:17
我妈动作真的贼快...咻咻咻楼上楼下蹿来蹿去和🐒似的...还从漳州带了汤晚上直接在这里煮米粉...
废物如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腰巨痛不能站不能受力只能坐在椅子上...我哭死😿
150
多香菜但不要葱姜蒜谢谢
11:10
在深圳收拾了一回,回家又收拾了一回,现在要去厦门又要打包一次,到了厦门再收拾一次,啊!虽然我很爱收拾东西但是也顶不住半个月收4回啊啊啊啊orz
150
多香菜但不要葱姜蒜谢谢
2天前
喜欢贝儿什么真的很难讲清楚,说她可可爱爱活力满满古灵精怪又足够努力还珍惜大家的爱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好像也真的就是这样。

她本来可以简单地摆pose当一个玩偶合照就可以了,可是她有在认真地互动和给观众反应,她没有表情和声音,所有的情绪和想法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每天那么多互动的游客,不说每一个都做得很好或者从没敷衍过,上线2年的工作强度和用心程度真的已经是天花板级别的努力了吧。

没有一只狐能随随便便成功!

在很多个晚上我都会看贝儿的视频看到哭,觉得宝贝真好啊真好啊真好啊,哭完就倒头睡觉。

和港迪贝儿合照的时候更觉得我上迪宝贝的不容易,港迪贝儿的互动空间空调开很足,是我都觉得有点冷的程度,可能对玩偶来说依然很热,可是我们上迪宝贝连空调都没有😭,港迪这边也几乎没有互动,催促拍照完就下一个了。

见到港迪贝儿之前我开玩笑说今天是验证爱一个人是爱皮囊还是灵魂的时机,事实证明皮囊不够,看到贝儿这个形象还是会兴奋,但没有什么感动,它只是一个人偶。

……所以我没买过贝儿的周边,有天晚上看上头了打开淘宝想说再贵我也要拥有一只!但是觉得布偶的贝儿和宝贝差距也太大了…means有的连长得都不太像啊……这个还原这么难吗……
(自拍是送给好朋友的生日礼物)

我——一个迪士尼除了吃饭,可以一毛不花的油盐不进的女人🤦
200
多香菜但不要葱姜蒜谢谢
3天前
分裂(两种立场那实在不会!
00:34
81
多香菜但不要葱姜蒜谢谢
3天前
爱情悬癌
00:27
61
多香菜但不要葱姜蒜谢谢
4天前
1.
很喜欢漳州的一点是有很多共享电动车,一个停车点里有4个运营商。
穿过一条条绿荫小道,不紧不慢地随着车流前行。

2.
安全岛的中间移植了一棵树。
真好。

3.
去小学门口的文具店买笔,毕业后初高中也会在那买,大学后去得少了。

结账的时候被店主人一眼认出来了,寒暄了几句。
感觉蛮妙的,你和这个地方有一些说不上来的链接,即使微弱,但它存在了将近20年。

只买了两根黑笔,啊,文具怪的终点还是经典款。

4.
今天晚上的大人(…)应酬局里既不用喝酒也不会被问婚恋问题。
因为在场社会地位最高的女儿她不喝酒,比我大一些,还没结婚。

于是我相当安全地度过了今晚。

感谢小姐姐🙏

5.
桃:人活一辈子很短的,你爷爷的爷爷的墓现在也没人扫。
我:智慧了。
123
多香菜但不要葱姜蒜谢谢
7天前
1.
距离离职的日子过去了9天,感觉像过了一个月之久。

起初在深圳呆了几天,那几天几乎没有见朋友,也是真的没有力气进行对话了,无非是再说一遍离职的原因,再说一遍之后去哪,最后一次聚餐是9月10日,和熟悉的朋友们,聚会前我特地打了招呼,说今天吃饭再别聊工作了,再聊我真的崩溃了,结果大家真的一字未提,直到下楼的时候问了一嘴才知道我换了城市。

而说了那么多遍离职的原因,我觉得最需要知道的人反而没听到过,对方不想听,我也没什么必要说了。

离职那天晚上我停了褪黑素,睡眠质量变差了,做的梦多半紧张刺激,醒来的次数变多,早醒后也很难再次入睡,那几天是我少数会抗拒睡觉的时刻,因为觉得睡觉比清醒着还累。

咨询师说这是正常的,为了保证社会功能的正常运行,心理自动运行了很强的防御机制来抵御一波又一波的情绪冲击,现在放松了一些,冲击依然还在,所以阶段性地更难受一点没有关系,这只是过程。

迟迟没有决定什么时候回家,因为没有力气做任何决定了,我的脑子只能处理今天的事情,光是想到明天这个时间单位,都会觉得疲惫。

离深前约了新的个体心理咨询师,我说我最近有很多分离需要处理,现在靠隔离情绪能完成基本的社会功能,但它们总有一天会回来,我可能需要你的帮助,然后很见鬼的还是说了一遍工作上的事情,希望是最后一次了。

2.
大家都习惯了处理事情,离开=没事了,每一个得知我离职的人发来的问候,也都默认存在“不工作=更开心”的前提,就在等着我回:对呀对呀不上班真好,可开心哈哈哈。
懒得解释了,一般我只会回“还好”,关系比较近的朋友会多讲一句。

有点无奈,如果不上班,你连不开心的资格都没有。

我真挺喜欢工作的,在前司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很少抗拒周一,也不会很期待周五,事情的完成总需要时间,有时候觉得5天都不够用,你眼看着它在一个一个星期的循环里长大,同时你也在变化,这是很好的事情。

觉察到是时候需要离开的一些信号,也是我开始觉得每一天都漫长无比,一个星期像一个月,周一是新的折磨,而可预见的时间里,那些问题都不会被处理,如果是疲惫是电压不足,那绝望就是断电了。

和下一份工作的新老板聊,我问他,在什么时候你会选择关掉这个产品,他说,当团队里的产品设计技术运营们觉得干不下去的时候,人没心气儿了再怎么做都没用,而不是看数据好或者不好。
我蛮认同的,有些产品和赛道真的很难,有些坑不是能用“SOP”或者所谓坚持再挖一挖就能挖到萝卜的,当然这两个东西都很重要。

3.
最先好起来的是心率,从在公司的100多回落到了70上下。
对此我甚是欣慰,毕竟它得昼夜无休地跳动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平常还是尽量不“加班”吧,得用很久的。

你们有没有认真地听过自己的心跳声?因为小时候做过心脏手术,长大后遇到比较严谨的体检(比如去新西兰whv时的体验),我都得重新去更大的医院检查已证明我的健康情况,有次我听到检查(忘了是不是彩超了)时我的心跳声,那一瞬间我真的有点感动,我觉得它好鲜活啊,一下接着一下,不紧不慢,每一次都充满力量,甚至有一种不管发生什么,它都在和我一起努力的感觉。
所以要照顾好它。

下周一再去测一次血,主要看一下促甲状腺素,7月和8月测的结果都有点奇怪,希望9月会回归正常。

身体是需要被有意识地照顾的,不饿也要吃饭,再好吃也尽量不要吃撑,该睡觉但睡不着就借助外力,它和你一起去完成你「想」完成的事情,它真的很重要。

4.
这两年的深刻感悟之一,是「处理具体的问题」是所有事情里最简单的,哪怕这件事儿本身很难,但事情有逻辑,有因果,有利弊,你可以算数,算投入产出比,算成功的概率,总归有一些决策的依据,这是有规则的现实世界。

而无法被计算量化、没有对错利弊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总是被忽略。

最难处理的是人和情绪,有时候它们等于关系和状态。
他人不受自己控制,如果能被控制,这个关系一定迟早会出问题。
自己的情绪也无法被控制,情绪只是信号,本身也不需要被处理,只要看到发出这些情绪信号的问题,问题本身就被解决了一半。

虽然面对很难,但这是打开最真实自己的唯一钥匙。

5.
因为最近一直在说「我需要休息」,所以考虑了一下对我来说什么算「休息」。
休息不是不上班,不是吃饱了睡睡饱了吃,不是什么也不做,也不是一些自媒体说的忙起来也是一种休息。

我对理想的休息定义是「开始的时候能顺利退行到小孩,结束的时候是独立自主的成年人」。

我不想回到童年,也不想回到过往生命里的任何一个节点,有些课提前知道了理论,没实践一样学不明白,所以没关系,当下的每一个决定好好选就不会后悔。

小孩的世界是直接简单的,只关注自己的感受,无论在家还是商场,想在地上打滚就可以打滚,能打几个滚看自己家长的手速了,但不妨碍自己执行躺下开滚这个动作;想要一件东西不需要掩饰,得不到可以哭;需要被关注被满足,当得到回应后会变得安静,一旦感受到安全,世界就是美好的。

能在成年后当小孩是件很难得的事情,这种「小孩」的状态在真的「家」里往往无法实现,父母会觉得「你已经是个大人了怎么还这么任性?」,它的实现一般是在一些非常安全的朋友或者伴侣关系里,它是表达和行为的自由,你可以只做想做的事,只说想说的话,可以拒绝,也可以要求,你明确地知道这些行为都会被对方接纳,对方也知道这是暂时的,理解且愿意在你需要的时候做一些让步。

这些时刻有时候其实只是日常的对话,在带着情绪的抱怨里得到没理由的支持,那是一个个小小休憩站,支撑你开完一个会又做完一次沟通。

小孩是不能一直当的,持续下去一定会消耗对方,最后消耗掉关系……安全的关系很少,消耗掉后要重新磨合培养一段新的关系也不容易,一直当小孩不是不行,只是不可持续。

当你被允许成为「小孩」,你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和对自己身体言语的掌控,你就有了再回到「大人」的能量,也会愿意在他人回到小孩状态的时候给予相同的支持。
418
多香菜但不要葱姜蒜谢谢
9天前
……小时候因为鼻炎比较严重所以面巾纸不离手,然后养成了...收集面巾纸包装的癖好...就是...什么好看收集什么...朋友看到比较少见的也会买给我.......现在不会了...鼻炎也比较少犯了...今天收拾柜子发现一堆面巾纸有被自己无语到...

我妈没有把这些东西扔掉真的是相当尊重我了……今天也是觉得桃桃真好的一天...
371
多香菜但不要葱姜蒜谢谢
9天前
在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讲“其实”和“确实”这两个词,不是不能讲,是最近使用的次数频繁到我自己都能觉察到它们的异常了。

“其实”总带着一些“被误解”的预设,“这件事情/我其实balabalabala”,我不喜欢这个预设,我明明可以有很多表达来阐述我的想法,甚至可以先确认对方的想法是不是我预设的不知道,这可能是一个确认想法是否一致的好机会。

“确实”主要是强调吧……偶尔用力没问题,总是这么用力,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被误解”,像在大声说话,以确保自己被听见。
101
多香菜但不要葱姜蒜谢谢
12天前
得知一起旅游过亲眼目睹的模范情侣中的男的和女下属同时出轨的震惊程度:100%;被大家知道后两个人没人离职泰然自若的震惊程度:500%;女的前几天和原男朋友领证发朋友圈并且不屏蔽同事的震惊程度:1000%

thornbank: 为什么现在的人出轨都毫不遮掩呢……都不怕的吗……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