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Gavin_C.
39关注4k被关注5夸夸
📮 INFP(线上真的 i , 线下还行)
💸 ex 独角兽公司 VP
🚀 now running a AI company
置顶
Gavin_C.
2年前
Run 一家 AI 公司,在加州和深圳

希望这是一款 “一旦成功,将使我的职业生涯其余部分看起来都像是铺垫” 的产品
98
Gavin_C.
11天前
准备卸载即刻了

2015 年断断续续开始用,一直把它当成互联网资讯社区,这是我对它定义的边界

早上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状态:微信就像一个 “已经结婚多年凑合过吧占手机内存一半还能离婚咋的” 的伴侣,在使用体验、美感、创作者生态、尊重用户主体性方面离登峰造极都还差得远。好的 APP 与我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老夫老妻发酸的陈年棉裤一样的关系。好的APP与我之间的关系就是每天谈恋爱,我着迷这种感觉

她说的很有意思,每个人在每个阶段的追求不一样,这几年即刻等社交平台给我一种极其不真实感,它新鲜,刺激,但又时常影响我的喜怒哀乐,尝试用很多办法去处理最终无疾而终,既然这样,那我就先撤了

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戒断反应,但很快就好 👋
115
Gavin_C.
12天前
剧老早刷完了,但当时顺手让 GPT 推荐的描写韩国社会民生的书才啃完 🥲

《A Concise History of Modern Korea》(韩国现代简史)

——————

韩国一路杀出来的剧本,肯定大多数想象的要硬核很多,它不是突然开挂,而是把一连串“负 BUFF”揉成回血包,硬生生走成今天的文化输出大国

50 年代(差不多是爱纯出生的年代?)韩战把半岛炸得惨不忍睹,美国援助了一笔救命钱,按照现在的说法只能算天使投资,真正扭转命运的还是“土地改革”政策,把大地主肢解成小农户,农村收入拉升,剩余劳动力和现金流一起完成城镇化(这套策略基本在亚洲所有国家都生效过)

爱纯成长的年代正赶上朴正熙政变,高强度的威权政府为了业绩给企业挂 KPI,达不到创汇目标就停贷停税,所以工厂都开始把钢板当艺术品打磨。十几年时间就把韩国拉进重化工业赛道,给后来的半导体/汽车铺了基础

再后来的选票制让政治开始变得微妙,资本全球化说崩就崩,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转头杀进半导体和偶像产业,才有了后面的三星和韩流

看剧时容易沉到人物情绪里,陪他们为学费发愁、为录取通知书跌宕起伏,但如果把镜头拉远,个人命运往往是宏观波动的放大镜。酸甜橘子和汉江水面就像社会遇到垃圾时间的两种选择,缴械投降,还是苟一把
03
Gavin_C.
12天前
我是洗澡的时候思维最活跃,放了防水性强的 “Aqua Notes” 在淋浴间,行文如尿崩的时候就任由雨水从天而降,端着本子站在下面写,任凭它泡沫糊眼,水柱冲脸,我自岿然不动。(感觉这是我最潇洒的时候

猫助: 我昨天想到了特别妙的一句话 但当时在骑自行车 就想回家记下来 回到家就开始做饭 吃完饭想起来我有一句重要的话要记 然后到现在我还没想起来是什么来着

82
Gavin_C.
12天前
朋友:中午在哪见

我:就你家呗,我从这头爬到你那头

(1 个小时得到了,不然友谊的小船要翻了
10
Gavin_C.
13天前
Shunyu Yao 的那篇《AI 的下半场》放在窗口一周了,刚刚读完…

我理解他核心想表达的意思是:AI 的上半场比拼的是模型与算法(谁能把 ImageNet、MMLU、HumanEval 的分数再抬 2 %,谁就是论文第一作者),下半场我们应该回到产品经理式的思维,该让 AI 去解决谁的、什么真实痛点,再倒推“怎样衡量真正的进步”

如果说上半场的 AI Researcher Engineer 驱动,下半场的 AI 可能就要看各位 PM 的了:如何连接效用与技术

但对 PM 的要求可能会比以往更高,比如能把宏大战略拆成“当下 AI 真能做、做了真有用”的最小切片,并用可量化的技术债清单驱动团队迭代

所以首先应该判断一个需求需要几级 AI 能力(L1-L5),再和团队讨论:我们今天稳定可落到哪一级,差的那几级成本多大,而不是得出粗暴的结论,能做和不能做

不过这个时候提出下半场,是不是说明沿着过去的技术路线收益真的放缓了啊 🤣

—————

题外话:之前大家以为 OpenAI 会一味追求 RL(强化学习),看 Shunyu 的分享看来人家很清楚 Pre-training scaling law

"It turned out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RL might not even be the RL algorithm or environment, but the priors, which can be obtained in a way totally unrelated from RL.
事实证明,强化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可能甚至不是强化学习算法或环境,而是先验知识,而这些知识可以通过与强化学习完全无关的方式获得。"
413
Gavin_C.
13天前
暴论的核心错误是用当下的总人口或一年新增人口去否定 “低生育率” 这个事实

全世界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在劳动年龄人口骤减,赡养比上升的时期还能实现经济增长。好笑的是😁,居然真有人认为只要发钱经济就能持续增长,问题是钱从哪来呢… 日本是很好的前车之鉴,即便人均收入高,90 年代后期仍然因为劳动力收缩和高龄化陷入长期低增长

人多=创新强,这也是个普遍误区,就像 3 万人的组织与 30 人的小团队相比创新能力不一定强一样,按照 “半内生增长模型” 来看,新增研究者的边际产出递减,需要更大而不是更小的科研队伍来对冲,而创新跟劳动力年龄呈反比

James 这么多年一直在谈的恰恰是如何减轻女性生育成本,扩大家庭福利问题,他也从来没有面向女性群体单独表达过催婚催育的观点,相反,他谏言和发声的对象一直是有关部门。不要因为人是第一个公开谈论人口问题的企业家,就觉得老一辈骗你接盘 🙏

CEO来信发表了动态:这个视角挺有意思。

45
Gavin_C.
14天前
微信团队的节奏真好,用 contact 这种低成本的方式接入 Chatbot,这一晚得收到多少真实场景的 case 啊… (传言昨晚激活了 5000

有人把它当 reminder,有人让它总结某个群里的聊天记录,有人让点外卖,虽然暂时还不能实现。但真实的用户需求摆在这了,你就说 agent 怎么做吧

Gavin_C.: 微信拧巴了几个月,终于学了 WhatsApp, 把“AI 助手”给了元宝

01
Gavin_C.
14天前
李显龙近期对关税战的分享里,我最有启发的是这一段,因为大多数人在关心 Why (MAGA hurt us, and themselves), What (they trying to do), 李给我的启发是,我们应该更关注 How (to face the future)



It’s not going to go away soon because once you put in that tariff, once you protect your market, it’s very difficult to take it away.
这个问题不会很快消失。因为一旦你加征了关税,开始保护本国市场,要再撤销它,其实非常困难。

People get used to it, some company may invest, you put in a tariff you think come and invest in America. So I invest in America. It’s really not competitive.
人们会逐渐适应这种保护,一些企业可能也会因此在美国投资。你以为加了关税,企业就会进来。但他们进来之后,发现根本没有竞争力。

You want to build Christmas trees in the US, that’s very expensive, where to find workers.
比如你想在美国本土制造圣诞树,那是非常昂贵的,上哪儿找那么多工人?

But after you have got a tariff and after the Christmas tree factory has come on, then you want to undo it. The factory says, I’m going to die, please help me, so you can’t undo it anymore. It is there as a reality.
可一旦关税落地,工厂建成了,你又想取消,企业就会说:“你要是撤了,我就活不下去了,政府必须帮我。”这时候你就动不了了,关税已经成了既定现实。

And furthermore, if you undo it, then the party in opposition will say, but you see, the Chinese have their tariffs still on. Why am I disarming myself.
更何况,如果你真的撤了关税,在野党就会说:“你看看,中国的关税还在,为什么我们自己要解除武装?”

You have to negotiate with them for the long process to go from where the Americans were before the war, when they had high tariffs, to where they were by 2000, when the tariffs were 1%, nearly zero.
你要走回头路,只能通过谈判,重新进入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战前美国的高关税,一直到2000年降到1%,接近于零,这中间走了将近八十年。

That was a nearly 80 year business process, gradually bringing things down.
那是一个长达八十年的过程,是一步步缓慢推进的。

So now if the tariffs go up, they stay up for a while, if you want to bring them back down, I think that’s going to be a long process.
所以,如果现在关税升上去了,它可能会在高位维持相当一段时间。你要把它们再降下来,将会是一个长期过程。

It’s not going to disappear, so that’s going to be a long problem.
这个问题不会自动消失,它注定是一个长期的难题。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