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from_cherish
116关注128被关注0夸夸
ENTJ(总是记不住当保存了)
想要保持天真的职场人🌸
喜欢有趣和反差✨
金融行业做Marketing📍
from_cherish
1天前
周末和一个在香港做实业创业的小姐姐录播客,
终于理清了一个困扰很久的问题,
为什么香港没有互联网、科技相关的初创企业?
因为香港更适合打工,
不适合创业!
10
from_cherish
4天前
对于播客的博主,
一起聊一下=录播客?
🤣🤣🤣
00
from_cherish
8天前
第一次看Jimmy的脱口秀,
看完很深的感受——他是个蛮有人情味的人嘛,
包括他说亚洲首秀一定要在香港,
在香港一定要在红馆,
几首地道香港人才懂的歌,
还有最后把自己的父母也带上台,
能看出他内心对香港、对家庭的一些情怀。

说到对我个人最有感触的应该还是他对“家”的理解,
“美国和香港都是家,一个人有两个家也可以”,
这可能就是从高中就离开家乡这么多年
也一直围绕在我心头的问题吧。
想想30年的人生,
在老家呆了16年,天津3年,香港10年,北京2年,
感情最深的一定是老家和香港,
上一次离开香港的时候,
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回来,
但是最近有朋友也要离开香港,
我们进行了一些简单但深刻的交流,
“为什么那个时候会回来香港”,
“因为在香港还有一些遗憾吧。”
“没有打拼出想要的成功?”
“对。“

香港,是除了老家以外呆最久的地方,
是懂我的好朋友最多的地方,
是年轻迷茫的时候一直打拼的地方,
应该也是吃最多苦的地方吧,
不过好在如今,
也是我最终获得些许成功的地方。

也许一年前,
我都不会思考香港会不会是我最终的归宿,
但是这一年,确实从很多生活的点点滴滴会思考,
也许香港对我来说就是最适合的居住地。

最近常和朋友说起楼下的香港小食店,
30元就可以买到煎酿三宝和四只鸡翼,
是那种在夜深人静有点饿,
但又不想吃很多的时候最适合的选择,
最关键的是,他很适合亚洲人的口味。
每次吃这家的时候,
就会想起“也许这就是生活在香港的意义”。

看完脱口秀之后,
和朋友去太子吃了最爱的“亚南鸡煲”,
大巴20分钟就从红磡到了太子,
生活在香港的快乐,你我已经心领神会。

现在理解Jimmy的脱口秀为什么如此火爆,
对于全世界的海外华人来说,
也许都有一番慰藉,
当一个异乡人把在异乡的不适用吐槽的方式演绎出来,
何尝不是一种和解。

(ps 香港首场还看到了黄子华、李克勤,听到了罗文和粤语歌,谁懂一颗老灵魂深深被击中的感觉!)
10
from_cherish
4月前
人际关系过于复杂,
但是公道自在人心,
当离开的那一天,
别人对你的总体评价是正面的,
足以。
00
from_cherish
5月前
过年前一直在看仙侠剧,
这两天跟朋友在看古装剧,
朋友看的《五福临门》,我在看《国色芳华》,
不由得发出同样的感慨,
古代女性的生存环境可太艰难了(可能现在也是),
开始怀念起仙侠剧,
突然get到了为什么这几年还蛮喜欢看仙侠的,
因为仙侠剧可以摆脱现实中女性生活的困境,
男人可以拯救世界,女人也可以。

今年的愿望是,活成一个男的。
自私、自信、自由。
00
from_cherish
6月前
西藏日记Day7️⃣:冬天的布达拉宫是属于阳光和藏人的

全程陪伴我们的藏族领队旦增大哥
是此行中最敬佩的人,
宗教的仪式感和善举已经渗入到他生活的
方方面面、每时每刻。
他大概像我们这些没有信仰的人展示了,
一个拥有信仰且让信仰驱动自己向善的人的
最好的样子。

最后一晚聊到
知道越多的人是越幸福还是不幸,
他认为是越幸福,
因为你会有选择。
选择那条会让自己幸福的路吧。
00
from_cherish
6月前
西藏日记Day6️⃣:“一错再错”之羊卓雍错

出发之前同事说,
无论你的期待有多高,
羊卓雍错都不会让你失望,
作为三大圣湖之一,
果然是可以让人流泪的美景,
天上仙境,人间羊湖。

翻过岗巴拉山口,转头映入眼帘的羊湖,
言语之匮乏,只有“哇哇哇哇哇”。

冬天游西藏,除了早晚温度凉,
其余时间体验感不要太好,
人少、大部分景区免费,
天气干燥晴朗,
有更多机会见到绝美的雪山和大湖。
30
from_cherish
6月前
西藏日记Day 5️⃣:海拔4400米的修行

青朴修行地是西藏隐世修行的圣地,
传说莲花生大师(藏传佛教创始人)当初就在此修行,
留下108个修行洞。
今天也依然有修行者在此修行,
亲眼看见了一位僧人已经在洞中修行三年,
生活简陋不是普通人可想象,
同时还有各地的信徒前来走朝圣之路,
包括很多已经行动不便的老人们。
虽然只是从4100米徒步到4400米,
直径高度300米,但是在高原环境,
且是各种环绕的盘山道路,整体用时接近三小时。

其实并不是第一次来藏区,
但是之前去甘肃、云南、青海的藏区旅程,
都没有这次如此感受到藏传佛教“信仰”的力量,
可能是之前去约旦碰上斋月,
切身体会到“信仰”对信众生活的影响力,
再次来到藏区,
重新认识藏传佛教的信仰在藏区人民生活中的影响力,
再加上这次青朴修行地切身体会朝圣之路,
再次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是如此纯粹又无比坚定。

补充两段《西藏,西藏》对朝圣之路的描述,
也是在路上看到泪止不住流的地方。

“朝圣的人多以家庭为单位,多为同村人、亲戚,踏上这条路的人,多将家中财物散去,关上房门,举家携子,走向圣城。他们行最神圣的礼,用等同于身的五体投地之等身长头,一路磕行,此一去山高路长,历时经年方可抵达。抵达后,人们还会再发大愿于大昭寺前,布达拉宫前,以10万、20万的等身长头许诺,苦修,如此只为信仰。你千万不要以为他们真的只是为自己祈福,他们发的愿,真的是祈愿世界和平,世界大同。”

“终于到达这里的人们有人双眼含泪,有人合掌面对大昭寺跪地而拜,也会有人就此举双手合十,长立不语,更有人于此泣不成声。他们重新以身体投向大地,将双手合十置于头顶朝向大昭寺,我知道,他们不是累,更不是伤心,而是幸福。有的人,走在朝圣的路上永远没能抵达,但我相信,他们的灵魂早已先于肉身到达了大昭寺。”
11
from_cherish
6月前
西藏日记Day 4️⃣:遇见藏区最神圣的夜晚

刚来到西藏的第一天就听说最近会有燃灯节,
为了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
——宗喀巴大师的圆寂而举行的宗教仪式。
每年藏历10月25日举行,今年是12月25日,
应该是整个藏区下半年最隆重的庆典之一。

所有格鲁派格鲁派的寺庙中,
僧人和信仰的民众唱起经文,
法螺、金唢呐声不断,
最震撼的还是无数盏火光摇曳的酥油灯,
佛塔周围、道路两侧、殿堂屋顶、窗台、
室内佛堂、佛龛、供桌等,
凡是能放灯的地方,
都点上了一盏盏酥油供灯。
在当地人家中,
也会在家里窗户、门前点亮酥油灯,昼夜不灭。

不过据当地的老乡说,
他们乡下的燃灯节氛围和规模会更盛大,
反观最中心的拉萨城市,
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大昭寺早早封禁,
可以看到点灯仪式的色拉寺也比想象中规模要小。
00
from_cherish
6月前
西藏日記Day3️⃣: 「一錯再錯」之巴松錯

領隊說中國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地方其實在西藏,
因為這裡分佈著最密集的湖泊,
而在藏語中「湖」被稱為「錯」,
今天去到了本次西藏之旅的第一「錯」——巴松錯,
藏語為「綠色的水」,
這裡可以乘船遊覽,而這個碼頭自稱「遺忘碼頭」,
藏區人民還是太謙虛了,
這景色可不是會讓人輕易遺忘的。

旅途中正好在翻《西藏,西藏》,
來自於一位遊歷西藏20年的作者,
其中有一段紀錄很有趣,
也算是和今天看到的風景呼應了,
「西藏的湖都太大了,我跟我那个杭州的好兄弟洪群说:“你就忘记你家门前的西湖吧,那就是个小小的水塘,西藏的湖太大了,大到我只能拍出一条线来,很多时候,你根本没有办法拍出两个湖的明显差别。」

我們南方的湖在大西藏的湖泊面前,
確實有點不值一提了😂

(ps 被隊友的富士相機狠狠種草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