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Jimmy的脱口秀,
看完很深的感受——他是个蛮有人情味的人嘛,
包括他说亚洲首秀一定要在香港,
在香港一定要在红馆,
几首地道香港人才懂的歌,
还有最后把自己的父母也带上台,
能看出他内心对香港、对家庭的一些情怀。
说到对我个人最有感触的应该还是他对“家”的理解,
“美国和香港都是家,一个人有两个家也可以”,
这可能就是从高中就离开家乡这么多年
也一直围绕在我心头的问题吧。
想想30年的人生,
在老家呆了16年,天津3年,香港10年,北京2年,
感情最深的一定是老家和香港,
上一次离开香港的时候,
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回来,
但是最近有朋友也要离开香港,
我们进行了一些简单但深刻的交流,
“为什么那个时候会回来香港”,
“因为在香港还有一些遗憾吧。”
“没有打拼出想要的成功?”
“对。“
香港,是除了老家以外呆最久的地方,
是懂我的好朋友最多的地方,
是年轻迷茫的时候一直打拼的地方,
应该也是吃最多苦的地方吧,
不过好在如今,
也是我最终获得些许成功的地方。
也许一年前,
我都不会思考香港会不会是我最终的归宿,
但是这一年,确实从很多生活的点点滴滴会思考,
也许香港对我来说就是最适合的居住地。
最近常和朋友说起楼下的香港小食店,
30元就可以买到煎酿三宝和四只鸡翼,
是那种在夜深人静有点饿,
但又不想吃很多的时候最适合的选择,
最关键的是,他很适合亚洲人的口味。
每次吃这家的时候,
就会想起“也许这就是生活在香港的意义”。
看完脱口秀之后,
和朋友去太子吃了最爱的“亚南鸡煲”,
大巴20分钟就从红磡到了太子,
生活在香港的快乐,你我已经心领神会。
现在理解Jimmy的脱口秀为什么如此火爆,
对于全世界的海外华人来说,
也许都有一番慰藉,
当一个异乡人把在异乡的不适用吐槽的方式演绎出来,
何尝不是一种和解。
(ps 香港首场还看到了黄子华、李克勤,听到了罗文和粤语歌,谁懂一颗老灵魂深深被击中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