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市场的消费规模占 GDP 的比例大概是 40%,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大概是 60%。同时,中国已经连续十年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如此大的消费规模,占 GDP 的比例却这么低,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生产能力太惊人了,全球断层式领先。
撇开我国庞大的劳动人口基数不说,这些数字让我想到最近和朋友常讨论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勤奋。
Gap 的概念在欧美文化里再常见不过。学生时代就开始 gap,工作之后也是随意 gap。
东南亚国家则是践行着“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发的工资,立马拿去喝酒,管什么明天,先把今天好好享受了。
而东亚文化里的我们,一直在奔跑,而且我们已经习惯了奔跑的状态,一旦停下来反而惊慌。
如果某一天我没有做“严肃阅读”,只是随意刷刷短视频、看看剧,我会觉得这一天时间都被浪费了,没有新知识的摄入就等于退步。
我们害怕简历上出现 gap,害怕脱离工作之后,就无法回到主流。
但是,什么又是“主流”呢?如果有选择,为什么一定要加入“主流”呢?
每天都想着进步和提升自己,而忽视了对当下的珍惜,到头来你对人生的体验真的就比赚得比你少的东南亚人多吗?
中国人实在是太勤奋了,停不下来。这是刻在骨子里的。
可怜我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