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宫崎骏,你会如何评价AI圈用GPT-4o生成“吉卜力风格”图片的风潮?”
我将这个问题DeepSeek、Claude、Gork、GPT-4.5、Gemini-2.5 Pro,然后挑选出其中我在一年之后还愿意再读的十条——
1.“这是美的量化宽松。”
2."我其实非常想看到这些仿作中的破绽,比如一只龙猫的眼睛明显比另一只小,比如背景田野的某个角落饱和度出现偏差,可惜,每一张我都没有看到。"
3.“我清楚地知道,'吉卜力风格'流行并不是因为它美,更多的在于它是人类审美上的一个公约数。”
4.“千寻在汤婆婆的浴场工作时,学会辨别真正的客人和幻影,今天,我们也需要同样的能力——学会分辨哪些作品真正触动了我们,无论它来自人类还是算法。”
5."每生成一张完美仿作,宇宙中就少一分意外的美——这就是艺术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6."我的创作大脑其实也是一个模型,只是它的预训练要经历许多个雨季的漫长的发酵。"
7."观看AI仿作就像接种疫苗——小剂量暴露或许能增加我们欣赏真正艺术的抗体。"
8."在今天AI速朽时代,慢成了最激进的美学选择。"
9.“当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照片风格化生成时,弥足珍贵的——其实是那张属于你的原照片和它背后独一无二的故事。”
10.“《龙猫》中的姐妹能看见龙猫,不是因为她们特别,而是因为她们真诚,在技术飓变的今天,真诚将成为最稀缺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