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第二部话剧九人《双枰记》
又是周末忙里偷闲看的一场话剧,来不及细细记录内心的感受。相比《四张机》感觉这场戏更显成熟稳重,依然有很多的思辨碰撞、插科打诨,但是情感更细腻、更打动人心。“为君风露立中宵。”
最新南京城市地图、棋摊的相安琪一口蓝鲸话,也都太熟悉、太亲切了。可能最新读陀氏小说的缘故,虚无主义频频出现在脑子里。想五四以来的民国知识分子很难不虚无,儒家那套旧的价值体系被打倒了,新的又没有建立起来。内忧外患、救亡图存、各种思潮冲击来去,究竟何为真理、哪种主义更好?卢泊安端起了和平主义的茶、郎世飖几次改换门庭、程无右则是终其一生的反对派。在结尾狱中的自白真是令人不甚唏嘘。
“想余三人,劳碌半生,多不可解又恐天不假年,欲效张岱墓志铭为此书作序:
壮岁喜功名,实则既不能识人,又不能察势,直意孤行致多方树敌。或又书生掌兵,时常自苦,夺利争名,技不如人。或又才华满腹而无一专精,学书不成,学仕不成,学文章不成,学稻粱谋亦不成。遥思往事,是报人,是学人,是党人,是愚人,是烂柯人也已矣。”
想到论语里的一段对话。“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