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Mingzhe
95关注183被关注3夸夸
产品小学生
偶尔记录一些实践中的零散想法
偶尔分享一些可能有意思的问题
Mingzhe
7月前
基础定价交个朋友,AI 功能限时免费~

Motiff 妙多全球发布:设计生产力,AI 出新意

01
Mingzhe
1年前
近两年在做这个,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Motiff:AI 时代设计工具

00
Mingzhe
2年前
「下一个星巴克」是在点三顿半吗?(手动狗头

黄岛主Bruce: 创业者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主旋律,找到价值观同频的创业同路人和投资人,要知行合一,想赚钱,还是想做大,是做小而美,热爱,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既要又要,风口来的时候,说自己是下一个星巴克和Facebook ,风口没来的时候,说自己做的是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不需要规模,你tmd当年新消费风口期,融资的时候咋不说。 我特别欣赏某些深圳跨境,广州和杭州派系创业者,就是草根创业,我就是靠自己赚钱,别管我钱哪里来。我也欣赏北京部分创业者,我就是要做平台性,商业模式创新,很难得事情,做大叙事,Go big or Go home。 当然,我更欣赏黄崢,把创业当作一场没有终局和边界的游戏,生活方式,大机会没来,先赚钱,不逼逼,该修炼修炼,锻炼组织能力,大机会来了,All in,往si里干,不计一切代价。 我的价值观里面,只有Go big,因为规模代表的是影响力,代表的是真正创新,是制定新的规则,代表的是不安现状,冒险,野心,责任,openai革命性产品,一定不是小而美,work life balance的人做出来的。 跟大家说一下我短期和长期看法,长期AI智能作为生产力,区块链作为生产关系,一定是下一代信息产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和关键变量,这是我的信仰,也是我为之奋斗的方向。 但是5年内,全球算法✖️短视频商业化,不只是中国,也会有无数的赚钱机会,无论新品牌,新的零售模式,社交,知识付费,职业教育,freelancer,创意广告团队,我过去从事超过5年海外短视频和社交的经验,这是我积累的认知优势,我一定会抓住眼前的机会,冷启动。 欢迎无论短期想赚钱的朋友,跟我交流海外短视频电商,本地生活,还是社交,还是长期有信仰,交流科技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都可以。 最后一句话,新晋创业者不要迷恋所谓媒体鼓吹的大佬创始人,也不花时间在他们身上,他们给你们的帮助其实很有效,因为他们不会跟你说,哪些是运气,哪些是他真正起盘的原因,只会跟你说一些风中飘荡的云,反而他们更多想从你这里获取认知,多花时间在你赛道的同行,客户,上下游供应商。

00
Mingzhe
2年前
#旧闻
恭喜飞书达到 1 亿美元 ARR,希望国内 SaaS 越来越能收到钱。
P.S. 不过和 Slack、Shopify、Twilio 这些几个或者十几个兄弟开始创业的团队比达到 1 亿美元 ARR 的速度,属实没啥必要…

飞书首次披露商业化指标,2022年订阅收入达1亿美金|36氪独家

00
Mingzhe
2年前
在我看来“商业意识很重要,是产品从业者和设计师最需要强化的能力”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观点,而是我当前感受到的产品从业者的主流观点。

我有一个“大逆不道”的观点:很多产品从业者和设计师跟风选择了照猫画虎搞商业,结果商业没搞明白,但又不屑于搞体验。能踏踏实实做好有价值的用户体验,反而变成了稀有能力。

汗青HQ: 在@小报童 上写了个大逆不道的观点:商业意识也许才是产品从业者和设计师最该强化的部分,而非做体验的能力。 Medium上的一篇文章谈到了类似的问题,即产品体验从业者的未来在哪。 真正产生巨大价值的体验创新,往往来自商业模式的创新,想想电商、本地服务、出行服务的产品就不难理解。而大部分从业者其实根本无法决定本质的用户体验,更多是在做易用性方面的小优化,这当然有价值,但有多大价值,很值得怀疑。 产品体验人才在国内大部分来自美院体系,也导致了人才在商业敏感度上的天然缺失,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行业内的设计师等同于“美工”,UI和交互设计等同于“画原型的”。这种误解的背后也有无奈的事实:确实有相当体量的从业者,实际在做的就是浮于表面的界面设计而已,而越来越细分的专业趋势会导致从业者离产品的核心设计越来越远。 商业产品的本质就是生意,一端是用户,另一段是利润和成本。前者在一个不断被技术封装的环境里,信息化部分的差异会越来越小,现在已经很想到有哪个app的核心体验有太大问题了,那么这个行业就必然内卷。 能产生体验差异的反而来自后者,即对生意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比如瑞幸咖啡,其低价的核心体验是来自对咖啡行业的毛利和前置仓模式的认知,而非传统的“用户研究”、“用户洞察”方法论。 和一些大厂的朋友聊天,会谈到大家真的幸运,很多所谓“内部创新”、“内部创业”的项目,如果没有大厂的流量供给和中台能力,放在市场上是根本跑不通的。因为我们在做这些项目时几乎不会考虑盈亏平衡,不会考虑随便一个支持你的研发HC都大概需要60-70w的人均年成本。这些商业考量不去独自面对市场,很难体会得鲜活。 在@小报童 上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些,可能偏激了,但这个思考是长期的感受。

04
Mingzhe
3年前
“在黑暗的时代,群星/是否也应熄灭?”
00
Mingzhe
3年前
Mingzhe
3年前
#一些实践中的零散想法 11

- 最近在尝试改进团队的产品迭代流程,看到@junyu 在阅览室的工作文档中写了这么一段话,感觉很受启发,原文如下:

用一句很土的话说,产品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正如一位 Apple 工程师在描述 Apple 的产品研发流程手册 “Apple New Product Process (ANPP)” 时所说的:

> (The goal of the ANPP) is to automate the science part so you can focus on the art.
> — Inside Apple: How America's Most Admired — and Secretive — Company Really Works by Adam Lashinsky

我们这个简短的文档,也希望可以同样「自动化」科学的部分,而将脑子专注在艺术的部分。

Inside Apple: The Secrets Behind the Past and Future Success of Steve Jobs's Iconic Brand (English Edition)

02
Mingzhe
3年前
#一些实践中的零散想法 10

- 张小龙在 12 年的演讲中提到一个观点:“先做产品结构,之后才是功能细节”。
- 🐒司有个可能出发点类似的“159 稿”的产品实践,其中“1 稿”指向的是产品概念或功能框架,当然不是所有需求都需要讨论产品概念或功能框架,于是从几稿开始写这个权利就交了负责需求的产品经理自己。
- 最近参与的一些评审中发现两种现象:
1. 明明很需要讨论产品概念或功能框架,但负责需求的产品经理直接就跳过了“1 稿”
2. 挂着“1 稿”的名字,实际上并没在讨论相关的内容,完全深入到细节(甚至都在讨论错误文案是啥了
- 这两种现象的可能的糟糕结果有什么呢,要么是大家都在一个没被经过充分讨论的可能错误的框架下继续思考和讨论了,要么就是评审会上有人发现框架不对指出了硬伤,然后推倒重来,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