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LoNa.Anyway
172关注238被关注2夸夸
🧐INTJ
🕹️目前在参与开发独立游戏《迷你空管》
LoNa.Anyway
11天前
露营活动成为一种抢滩登陆作战😅
00
LoNa.Anyway
2月前
萝莉天团
00
LoNa.Anyway
3月前
可悲!太可悲了!
172
LoNa.Anyway
4月前
这真是太简洁了🙂
00
LoNa.Anyway
4月前
今天重读李笑来的《韭菜的自我修养》,意识到自己的一个思维误区。

李笑来说,你可以暂时放弃智商的使用,同时不放弃对智商的锻炼。

我过去总是认为,能力只有去使用,才能得到提高。实际上,对于很多事情,我可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判断,并不断观察事态的发展。这对我的智识是一种锻炼和运用。我的误区在于,我通常会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影响到过程和结果,也就是执着于智识的“实际使用”。

仔细想想,我的目标也就是两个:1. 个人成长 2. 把事办好。自己的想法是否能被“实际使用”其实是不怎么重要的事情。

感觉做事方法上又变得更自洽了一些。
00
LoNa.Anyway
4月前
制作人:这个功能怎么烂了。
我:Unity Version Control全责!
10
LoNa.Anyway
4月前
迟到的2023读书总结。

幸福生活的简洁指南: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
00
LoNa.Anyway
4月前

Diiiii: 获得真实反馈有多重要?在去年的一个访谈中,Elon Musk 被问到“人生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他足足沉吟了 30 秒,之后回答"making sure you have a correct feedback loop"。 之所以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今天看到一篇写 Elon Musk 的长文,作者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 Elon Musk 这种日理万机的时间管理大师,会选择花这么多的时间在发推(tweet) 上?” 他的答案是,发推是 Elon Musk 用来获取真实反馈的机制。“他(Elon) 认为与客户、粉丝、投资者、求职者和公众的直接对话为他的事业带来了难以置信的巨大价值。高级管理层最难获得的东西之一就是真相,而没有无利害关系的中间人可以提供真相。每个人都想讲述一个特定的故事,通常是一个能让自己处于有利地位的故事。通过 X 运行一个直接的反馈回路,有助于打破困扰大多数企业的回音壁。” Ray Dalio 在《原则》中也提到了获取真实反馈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人进化最大的两个障碍是自己的 ego 和 blind spot,而他的解决方案是“极致透明”:在公司里雇佣一堆聪明人,然后建立平等公开的互评机制。桥水内部使用一个强大的即时评分系统,它们在iPad上使用一个叫“Dots”的App,随时随地给身边的同事打分,“Dots”可以打分的特质有上百种,比如:客观程度、批判性、目标设定能力、思考深度、创造性等等,打分是随时随地、完全公开、实名制的,Dalio 常举的例子就是一个刚入职的新员工在某次会后给 Dalio 的“自信但倾听”特质打了个 3 分(满分 10 分,平均分 7 分),因为他认为Dalio的观点不够符合逻辑,但又拒绝听取别人的建议。所有的评分都是公开的,每个人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评分,也可以看到其他同事的实时评分。这些分数经过算法计算后,会得出每个同事的靠谱度,在需要做决策时,靠谱度越高,权重越大。桥水的CIO Bob提到,他收到了约11000个“Dots”打分,他的“决策靠谱度”与其他同事完全不同。通过这样一种“极致透明”的机制,Ray Dalio 将对自己的反馈进行了充分地量化,进而可以更好地对抗自己的 ego 和 blind spot。 对于(我们这种既没有 twitter 影响力又不可能搭建类似 Dots 系统的)普通人来说,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得真实的反馈呢? 首先,要珍惜那些可以拿到客观结果的机会,比如做事的成败、投资的胜负、绩效考核的分数、工作的客观业绩等等,坦然面对,尤其是要克服 ego 和各种心理谬误,戴上理性客观的思考帽来冷静分析。 然而生活中的大部分时候,我们是无法及时拿到客观量化的结果的。这时为了获得有效的反馈,你需要找到足够有担当、愿意给你真实意见和建议的领导或朋友。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老王(王慧文)曾经写道: “根据我的观察来看,虽然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在愚昧之巅,但是大部分人都知道别人在愚昧之巅。谁在愚昧之巅人们看得非常清楚,但是没有人知道自己在愚昧之巅,这就产生了非常大的信息不对称。为什么自己在愚昧之巅不知道,就是因为每一个人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反馈,没有人告诉他你现在在愚昧之巅。 所以,每一个人得到自己在愚昧之巅的有效反馈就变得非常的重要和稀缺了,但是再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得到这个反馈,因为别人没有这个责任去给你戳破这件事,而且戳破是有风险的。 我就经历过这么几次,比如说我有同事或者下属离职的时候,我觉得他离职的时候就是在愚昧之巅了,首先我认为这个同事虽然在愚昧之巅,但他还是一个好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是一个想成长的人,他是一个对美团曾经有贡献的人,我相信他如果成长得更好,将来也会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所以,我希望他成长得更好,但是我判断他离开了美团的环境,甚至稍微自负一点说,离开了我之后可能更没希望有人给他反馈了,所以他在走之前的那一刻,「[人之将走,其言也善,结果就被拉黑了。所以你要想给别人这个反馈,是要承担自己受伤害的风险、得罪人的风险的,所以它才需要担当。 其实你给别人反馈的时候,也可能你自己是一个傻×,可能我自己是在愚昧之巅,其实人家是对的,这个可能性也是很大的。你通过这个行为反而加剧了你在愚昧之巅的事实。” 另一个老王(王建硕)的建议是:跳出自己的肉身,用上帝视角看自己。平日里做一种训练,用“他”来代替“我”,比如把“我觉得xxx”换成“他觉得 xxx”,往往能够意识到观点的盲区。 有时候仅仅是代词的小小变化就能够让思考的时候换一个机位和视角。除此之外,我个人的心得是,如果客观看待此刻的自己很困难,也可以尝试用上帝视角来看“曾经的自己” - 比如 6 个月前,或者 1 年前的自己,这样在心态上会更从容一些,毕竟如果发现“一年前的自己原来挺傻x的”,这样的话就至少证明自己正在一个上升的坡道上。这恐怕是年终总结最重要的价值之一。 还有一种可以参考的方式是“找牛人”。无论是平时的沟通、阅读、工作,如果常常能够发现一些“牛人” - 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清晰地知道这个人牛在什么地方,是拥有一套牛逼的世界观和与之自洽的方法论,或是在特定领域内有清晰的框架和不对称的信息/knowhow,又或是在一些特定技能上有强大而独到的优势,等等。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发现牛人(当然也不能过于频繁,否则就走向了另一个自卑的极端),那么至少说明我们还没有愚蠢到认为别人都是傻x,老子天下第一,或者说至少还没有到愚昧之巅的顶峰(但也有可能在通往顶峰的路上了也说不好…)。 总之,人这一辈子就是不断地测量自己、更新自己的进化过程,而收集真实反馈的目的,就是为了计算 Loss,然后用贝叶斯方法去逆向更新自己认知网络中的参数。为了让这个过程足够有效,就需要花费足够的精力来保证反馈机制的健康。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