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Chiuz
170关注688被关注1夸夸
⛳️ 原子之花·消费品市场策略(数据方向)
🐎 一线业务转咨询,野蛮生长,持续学习
🔮 玄学实践派,始终与内在的虚假作斗争
置顶
Chiuz
4月前
写的过程中,有一些玄学的感悟,那就是“货品”其实是品牌端(供应)和用户端(需求)双方意识共同投射出来的产物。对竞争和对用户的分析,其实就是把这些隐藏意识给挖出来的过程 💐

非标品选品,如何利用数据提高「小众创新」成功率? | case study

00
Chiuz
1天前
最近我和王箦锡老师要到好朋友的播客《品牌快与慢》聊一期,“打造一个长寿的大单品,开发工作怎么做?”这个话题。但我们不是很有把握,大家想听哪些内容,于是发起了以下的征集 😎👇🏻
30
Chiuz
1天前
我喜欢的饰品店老板娘发了个票圈,挺有道理,“理想生活就八个字,情绪稳定,拥有选择”。
00
Chiuz
3天前
TVB 台庆看到热泪盈眶是怎么一回事啊。
00
Chiuz
4天前
品类是意识的集合,人也是意识的集合,研究市场,我们要研究的是这里面的“意识”,从哪边进入都可以。

关键在于,这个某种集合意识的研究,来源数据——

1、是不是准确(样本对象是不是目标对象)
2、是不是足够(样本量是否充盈)
3、是不是真实(信息辨别,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4、分析方法科不科学

很多时候其实123都没做到,就不用谈4了。

p.s. 上述“意识”换成“需求”二字也可以,更容易理解一些。
51
Chiuz
5天前
《得意忘形》过年了,有太多共鸣的地方,例如关于做菜的想法、对大环境的理解。推荐去听!
20
Chiuz
6天前
一场成功的对话,需要有两个好奇的人,最好还是对“人”的好奇而不是对事(不过这很耗能,需要保持高能量状态。
00
Chiuz
6天前
这一套其实混淆了很多人做事的思路。“营销”,也就是货的delivery层面是可以以人为中心的,同一个货卖给不同人群需要不同内容承载;

但“战略”,或者说货的design层面是必须以货为中心的,货本身就是不同人群某些共同意识的投射物(其实还有产研端的意识也有极大的参与和影响)。

如果仅仅研究某群人(特别是小众先锋)的需求去做货,当然大概率会找到很新鲜有趣妙的洞察,但它不确定性极强,你无法保证某种所谓的先锋趋势会变成大众潮流。

橘子汽水配柠檬水: 刀姐最近小红书上有一篇讲品牌营销的帖子,蛮有意思的。 大概意思就是营销的底层逻辑发生了转变。 过去的生意背后的底层公式是:品牌生意规模=品类心智占有率*品类渠道渗透率*渠道动销。 而现在的市场,和未来的市场,则是新的公式在起作用:品牌生意规模=人群心智渗透率*人群LTV*人群裂变率。 我想这种转变的核心还是产品的供大于求,因此营销从过去的“以货为中心”,转成了现在的“以人为中心”。 过去是“人找货”的行为占据主导地位,所以看重品类的心智占有、品类渠道渗透、渠道动销。 现在是“货找人”的行为居多,所以要把用户的心智打透,把人群的生命周期总价值拉高,把人群裂变利用到极致。 这三个要素对于个体的内容创作其实也一样。 我们现在大部分领域的内容都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时代。 因此好内容的创作策略有两种。 第一种就是人找内容,就像电商货架式的搜索内容,核心就是铺关键词,占据的关键词越多,流量越大。 第二种就是内容找人,它所追求的就是人群的破圈、人群的渗透率、人群长期的陪伴、人群的传播。 这也是私y、朋友圈营销、个人ip这些概念越来越火的一个原因。 底层逻辑变了,玩法也就变了。

00
Chiuz
13天前
青少年时所学到的道理其实到现在都依然有效,例如,不要回头社交。
20
Chiuz
13天前
佛学里的“慈悲”其实是包含英勇猛进的特质的。如果你听一个人说话,很love&peace但你又隐约觉得不舒服,那么这个人并不是真正的love&peace,Ta只是用love&peace来包装了自己的逃避,而你感到不适是正常的,因为没有人会喜欢跟懦夫相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