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digger.org话说这世上有些事,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那1807年的《禁运法案》。这法案啊,就像个半吊子的大厨,端上来一盘菜,表面上看着挺唬人,实则漏洞百出。杰斐逊总统大手一挥,禁止了港口的国际贸易,想以此逼得英法两国低头,承认咱们美国的中立地位。可这法案偏偏漏了个大窟窿——陆上贸易压根儿没提。于是乎,佛蒙特州的乡亲们乐了,心想:嘿,这不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咱们有那么长的边境线跟加拿大挨着,走陆路做买卖,谁能管得着?
可这世上的事,往往是你越觉得它简单,它就越给你找麻烦。联邦政府也不是吃素的,眼看着佛蒙特人跟加拿大眉来眼去,生意做得热火朝天,立马派了兵船来堵漏。你以为乡亲们会老老实实听话?那可真是小瞧了人的智慧。有人在边境线上修起了码头,美国的船员把货卸到码头这边,加拿大的伙计再把货搬到那边,愣是把法律玩成了杂耍。还有个叫约翰·班克的家伙,更是脑洞大开,弄了个私掠船的执照,名正言顺地在尚普兰湖上“执法”,其实就是光明正大地走私。这场面,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法律这东西,到了聪明人手里,还真是个可塑性极强的玩意儿。
当然了,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走私这事儿做得越大,动静就越大,终于闹出了人命。那艘名叫“黑蛇号”的走私船,在伯灵顿的威努斯基河口被截住,走私犯和一个本地少年急了眼,开枪打死了两个民兵。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禁运的铁拳终于砸了下来。可你猜怎么着?佛蒙特人照样我行我素,继续跟加拿大做买卖,仿佛这禁运不过是场闹剧。
再说这杰斐逊,虽说搞出了这么个不尴不尬的法案,但在佛蒙特还真有不少拥趸。人家两次选举都投了他的票,后来还支持了他的接班人麦迪逊,甚至在1810年还弄了个“杰斐逊县”来纪念他。当然了,政治这东西,向来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到了1814年,联邦党人占了上风,立马把这县改名叫“华盛顿县”,生怕杰斐逊的影子还在这儿晃荡。可笑的是,杰斐逊死后,1826年那年,剑桥镇的乡亲们又把镇中心改名叫“杰斐逊维尔”,仿佛在说:嘿,潮流来来去去,咱们还是喜欢这个老家伙。
这事儿啊,真是让人感慨。法律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人定的规矩,可人这动物,天生就爱钻空子。禁运法案本想当个铁面判官,结果在佛蒙特这儿,却成了个笑话。你说它是失败吧,它还真有点威慑力;你说它成功吧,它又压根儿没挡住乡亲们的发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