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文兄MattWen
18关注470被关注2夸夸
创业者,AI+心理领域
资深产品经理,有一些代表作
中美4家科技公司的“CEO心智与战略教练”
欢迎你关注我的即刻和公众号:MindCode
文兄MattWen
1天前
#MindCode周报

##3个想法

想法1:“滴滴指数“ —— 一个极有价值的指标

所谓“滴滴指数”是我起的名字,简单说就是:滴滴打车费用的倍数关系。

相比租房、餐饮、服装,出行是一个非常标准化的服务,且滴滴是动态计价,因此,对比不同城市,或相同城市不同车型的费用,可以有很多发现。

比如:滴滴最高档的4座豪华车型是奔驰S级和奥迪A8,它们费用是普通快车的11-14倍,平均12倍。。

在这里,12倍就是一个“滴滴指数”,它体现的是:一个行业里相同工种的入门级收入和顶级收入的差距。

如果你是个一般熟手,你要估算自己跟同行业同岗的顶级大佬的薪水差距,在没有更精确的数据时,你也可以使用这个指标。

也就是大佬干一个月,相当于你干一年。

它的优势在于:可查、可比较(因为服务标准化)、实时动态更新、覆盖国内大多数城市。

想法2:要创造微小的改变,至少,不要忽视微小的改变。

当你发现自己无法改变局面时,你会感到沮丧。但大多数情况下,你不是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而是忽视或者看不起那些可以创造微小改变的机会。人们总是下意识地觉得,这样的改变毫无意义。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往往是微小的改变,最终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它的本质在于:如果你想要实现系统级别的更新,就必须以生长的方式去构建新的系统,而生长一定是从微小开始的。

那些力量微小的助推,幅度微小的坡道,很重要。

想法3:Agent的发展将启发人们深刻理解并最终实现——大模型的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能力。

尤其是短期记忆能力,考虑到今年被称为“Agent元年”,我认为今年大模型的短期记忆会有很大的突破,至于长期记忆,则要在更晚些时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Agent几乎必然涉及到多模型协同。具体的,后面我们另找时间展开聊聊。

##2个收获
收获1:“决定参加比赛前,先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那些奖赏。 by 彼得·蒂尔

——彼得·蒂尔还有另一句话,“竞争是给loser准备的”。结合这两句话,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彼得蒂尔对于竞争的看法。

收获2:“一个好的策略,是一定可以用五十年的。
(而且)那个可以用五十年的策略,一定有人用过。但他一定不会坚持,会在大概三年左右的时间扔掉。因为坚持走正确道路,比找到正确道路要难得多!

“把我们的车开到他放弃的那条康庄大道上去。

“再次强调这两条:正确道路一定有人走过;坚持走正确道路,比找到正确道路要难得多!”by 华与华《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

—— 这个收获跟上面收获1结合起来,会更有启发。

##1个灵魂拷问
Q:有什么比赛是你当初疯狂卷入,现在看来却很后悔参与的?你可以在评论区写下你的思考和回答。
00
文兄MattWen
1天前
#MindCode周报

##3个想法

想法1:“滴滴指数“ —— 一个极有价值的指标

所谓“滴滴指数”是我起的名字,简单说就是:滴滴打车费用的倍数关系。

相比租房、餐饮、服装,出行是一个非常标准化的服务,且滴滴是动态计价,因此,对比不同城市,或相同城市不同车型的费用,可以有很多发现。

比如:滴滴最高档的4座豪华车型是奔驰S级和奥迪A8,它们费用是普通快车的11-14倍,平均12倍。

在这里,12倍就是一个“滴滴指数”,它体现的是:一个行业里相同工种的入门级收入和顶级收入的差距。

如果你是个一般熟手,你要估算自己跟同行业同岗的顶级大佬的薪水差距,在没有更精确的数据时,你也可以使用这个指标。

也就是大佬干一个月,相当于你干一年。

它的优势在于:可查、可比较(因为服务标准化)、实时动态更新、覆盖国内大多数城市。

想法2:要创造微小的改变,至少,不要忽视微小的改变。

当你发现自己无法改变局面时,你会感到沮丧。但大多数情况下,你不是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而是忽视或者看不起那些可以创造微小改变的机会。人们总是下意识地觉得,这样的改变毫无意义。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往往是微小的改变,最终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它的本质在于:如果你想要实现系统级别的更新,就必须以生长的方式去构建新的系统,而生长一定是从微小开始的。

那些力量微小的助推,幅度微小的坡道,很重要。

想法3:Agent的发展将启发人们深刻理解并最终实现——大模型的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能力。

尤其是短期记忆能力,考虑到今年被称为“Agent元年”,我认为今年大模型的短期记忆会有很大的突破,至于长期记忆,则要在更晚些时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Agent几乎必然涉及到多模型协同。具体的,后面我们另找时间展开聊聊。

##2个收获
收获1:“决定参加比赛前,先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那些奖赏。 by 彼得·蒂尔

——彼得·蒂尔还有另一句话,“竞争是给loser准备的”。结合这两句话,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彼得蒂尔对于竞争的看法。

收获2:“一个好的策略,是一定可以用五十年的。
(而且)那个可以用五十年的策略,一定有人用过。但他一定不会坚持,会在大概三年左右的时间扔掉。因为坚持走正确道路,比找到正确道路要难得多!

“把我们的车开到他放弃的那条康庄大道上去。

“再次强调这两条:正确道路一定有人走过;坚持走正确道路,比找到正确道路要难得多!”by 华与华《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

—— 这个收获跟上面收获1结合起来,会更有启发。

##1个灵魂拷问
Q:有什么比赛是你当初疯狂卷入,现在看来却很后悔参与的?你可以在评论区写下你的思考和回答。
00
文兄MattWen
3天前
终于初步想明白我的x 即刻该怎么营业了。
00
文兄MattWen
8天前
#MindCode周报
**人蜕变的五个阶段,你在哪个阶段?**

人毕竟不是AI… 。今天的内容很短,你大约2分钟就能读完,但有经历的人读完估计会很感慨。这五个阶段脱胎于一个你多半知道的框架,但做了扩展:

第一个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嗯,这个阶段应该很好理解,我就不用再赘述了。

第二个阶段: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发生在你遇到挫折后。也很好理解,不需要过多解释。

第三个阶段:不知道自己知道1.0
你其实已经能解决上一个阶段那个让你受挫的挑战。但你不确定,甚至不敢确认。

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是过去的挫败经历让你缺乏自信,不敢再轻易相信自己;二是你掌握的真理很底层,连你周遭的人都不太相信----你自然也没那么敢去相信。

我见过不少这样的人,往往是很有优秀的人,他们有的甚至在失败的那一刻就已经顿悟了。但他们要虚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重整旗鼓,确信自己“知道了”。

矛盾的地方在于,你只有获得了现实的反馈,才算百分百确认自己是可以的、知道的,但这个阶段的你偏偏缺乏勇气、心力去获得反馈。

第四个阶段:知道自己知道
现实的结果终于让你确信自己是可以的、知道的。这个阶段也不用多做赘述。

第五个阶段:不知道自己知道2.0
你再次不知道自己知道,但这跟第三个阶段的“不知道自己知道1.0版”完全不同,在这个2.0版本中,你是因为已经深刻掌握了一套能力,以至于你可以泛化用到别处。

毕竟,很多事的底层原理是相通的。

你从未见过某个问题,它远在你经验、学识之外,你不觉得自己知道答案,但当它摆在你面前时,你偏偏就是能解决。

这样的感觉当然很好,然而,也伴随着重大的风险。

如果你不够谦卑,这个阶段的你将会很有“爹味”。你以为自己可以在任何领域里指点江山,你那套方法论可以解决跨领域的任何问题,你觉得自己“一通百通”… 如果此时你正身处重要位置,那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以上就是本周周报内容,我们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的三段论扩展成了五段。新增的两个阶段,有它们的用处。

当我在写今天的周报时,我脑子里会浮现出很多面孔,懵懂的、挣扎的、怯懦的、舒展的、狂傲的…我想提醒你的是:当你走完一段路,回望来处时,请对每一个阶段的你自己,报以怜悯。

最后,照例说一句:我说得都是错的。
01
文兄MattWen
10天前
Monica于昨晚发布他们的新产品Manus。这是一个AI Agent。

很快我的好几个AI群都在讨论。也有很多媒体开始刷各种惊叹号。

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1.首先是祝贺,monica这一波干得漂亮!他们做了一次很漂亮的垂直整合。

2.manus必然让一般用户觉得惊艳,因为它有一种“真人干活感”。但这种惊艳仅仅是对一般用户而言的。

如果AI媒体也一个劲的在那里喊“炸裂炸裂”、“第一”、“首创”,倒也没太大必要。毕竟,按理来说,AI媒体不至于之前没用过devin。我盲猜devin应该深刻的启发了manus的产研团队。

3.manus 本质首先是UI层面的探索,虽然不是他们首创,但他们第一个把现在这样的UI 引入到解决普通用户场景的(之前devin是解决的编程场景),拓宽了用户基数又形成了更高的价值势能差,这点很赞,属于有勇气,有能力。

4.所谓“有能力”主要体现在三点:
(1)模型做了一定量的post train。这是惊艳感的本质来源,我之前在文章里提过:要想有“魔法感”,就得来点端到端。
(2)做了多agent 协同,且一定也做了多模型整合调用,而不是背后只接了某家的单一模型。Monica本来就是做模型聚合的,这块他们会有自己的know how,而这次被发挥到了manus上。----谁说套壳没有know how?谁说这些know how不重要?
(3)垂直整合了多个现成技术。是的,manus背后涉及主要技术都是现成的,不是什么底层技术的突破。但整合这些技术,本身是能力的体现---- 和一般人的直觉相反,在我看来,整合能力其实是更高级的能力。

这三点应该是manus能在benchmark测试中超过openAI Deepresearch的原因。但必须说,这个“超过”并没有技术壁垒上的意义---- 可是,为什么必须要有呢?

5.不要仅仅停留在“真人干活”惊艳感上。基于上面的提到的原因,可以预见的,manus并不会比其他各家deep research 有多大的碾压优势。而从目前给出的任务例子看,确实产出效果、价值感跟Claude或GPT没有太大的区别。

6.但反过来,如果因为“没有太大区别” 就评价manus“不咋地”其实也不对。devin以及今天的manus所带起来的这个UI交互范式是有价值的。

看到AI展示自己打开浏览器刷网页,本质跟看到deepseek 展示自己思考过程是一样的。人们就是希望看到这些。这符合基本的交互设计原理:掌控感+过程介入。

更重要的是,交互(以及实现这个交互背后的技术栈)的变化会带来能力的变化,现在这个技术方案带来的交互形式,确实能更好的让AI完成一些仅仅靠后端调用、解析很难完成的任务。

更何况,这只是目前的产品效果,一个早期的尝试,接下来呢?如果模型未来再多training几代,如果交互带来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呢?也许会有新的天地。

尤其,manus和devin这样的架构,必然带来算力更疯狂的消耗---- 懂行的人都知道,这里的门道有多深!passion!

7.这个事儿即便是openAI 或者claude 做出来,也是值得惊艳一把的,考虑到monica的公司规模和阶段,那他们这次做了个极其漂亮的活儿。

8.不要想当然的评价一件事的价值和难度。就像我在之前一篇文章里说的那样:不是每个套壳都是垃圾,有的套壳就是未来。

最后照例说一句:我说得都是错的。。。
32
文兄MattWen
10天前
Monica于昨晚发布他们的新产品Manus。这是一个AI Agent。

很快我的好几个AI群都在讨论。也有很多媒体开始刷各种惊叹号。

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1.首先是祝贺,monica这一波干得漂亮!他们做了一次很漂亮的垂直整合。

2.manus必然让一般用户觉得惊艳,因为它有一种“真人干活感”。但这种惊艳仅仅是对一般用户而言的。

如果AI媒体也一个劲的在那里喊“炸裂炸裂”、“第一”、“首创”,倒也没太大必要。毕竟,按理来说,AI媒体不至于之前没用过devin。我盲猜devin应该深刻的启发了manus的产研团队。

3.manus 本质首先是UI层面的探索,虽然不是他们首创,但他们第一个把现在这样的UI 引入到解决普通用户场景的(之前devin是解决的编程场景),拓宽了用户基数又形成了更高的价值势能差,这点很赞,属于有勇气,有能力。

4.所谓“有能力”主要体现在三点:
(1)模型做了一定量的post train。这是惊艳感的本质来源,我之前在文章里提过:要想有“魔法感”,就得来点端到端。
(2)做了多agent 协同,且一定也做了多模型整合调用,而不是背后只接了某家的单一模型。Monica本来就是做模型聚合的,这块他们会有自己的know how,而这次被发挥到了manus上。----谁说套壳没有know how?谁说这些know how不重要?
(3)垂直整合了多个现成技术。是的,manus背后涉及主要技术都是现成的,不是什么底层技术的突破。但整合这些技术,本身是能力的体现---- 和一般人的直觉相反,在我看来,整合能力其实是更高级的能力。

这三点应该是manus能在benchmark测试中超过openAI Deepresearch的原因。但必须说,这个“超过”并没有技术壁垒上的意义---- 可是,为什么必须要有呢?

5.不要仅仅停留在“真人干活”惊艳感上。基于上面的提到的原因,可以预见的,manus并不会比其他各家deep research 有多大的碾压优势。而从目前给出的任务例子看,确实产出效果、价值感跟Claude或GPT没有太大的区别。

6.但反过来,如果因为“没有太大区别” 就评价manus“不咋地”其实也不对。devin以及今天的manus所带起来的这个UI交互范式是有价值的。

看到AI展示自己打开浏览器刷网页,本质跟看到deepseek 展示自己思考过程是一样的。人们就是希望看到这些。这符合基本的交互设计原理:掌控感+过程介入。

更重要的是,交互(以及实现这个交互背后的技术栈)的变化会带来能力的变化,现在这个技术方案带来的交互形式,确实能更好的让AI完成一些仅仅靠后端调用、解析很难完成的任务。

更何况,这只是目前的产品效果,一个早期的尝试,接下来呢?如果模型未来再多training几代,如果交互带来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呢?也许会有新的天地。

尤其,manus和devin这样的架构,必然带来算力更疯狂的消耗---- 懂行的人都知道,这里的门道有多深!passion!

7.这个事儿即便是openAI 或者claude 做出来,也是值得惊艳一把的,考虑到monica的公司规模和阶段,那他们这次做了个极其漂亮的活儿。

8.不要想当然的评价一件事的价值和难度。就像我在之前一篇文章里说的那样:不是每个套壳都是垃圾,有的套壳就是未来。

最后照例说一句:我说得都是错的。
04
文兄MattWen
14天前
这个图我还认真思考了一下。。。确实是如此。。
62
文兄MattWen
14天前
第一重:无知之境。
00
文兄MattWen
15天前
理念是光滑的,现实却很粗糙,充满了卡点…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