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说最理想的城邦规模在5000人,柏拉图非说是5040人,我只好问了一下chatgpt。
柏拉图在他的著作《法律篇》(Laws)中提出了一个理想城邦的人口规模,约为5040人。这一数字并不是随机选择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合了哲学、数学和实践等多个方面的考虑。以下是柏拉图为何认为5040是理想人口数的一些原因:
1. 数学上的便利性
• 高度可整除性:5040是一个高度可整除的数字,可以被60多个数整除(包括1、2、3、4、5、6、7、8、9、10等)。
• 这种性质使得城邦中可以很方便地划分土地、财富、军队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确保公平分配。
• 例如,土地可以平均分给每个公民,或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且不会出现复杂的余数问题。
2. 人口规模的适中性
• 柏拉图认为,城邦的规模应该足够小,以便所有公民能够彼此熟悉,从而形成一种共同体意识和社会凝聚力。
• 同时,这一规模也足够大,可以支持自给自足的经济和必要的军队力量。
3. 政治与道德的平衡
• 柏拉图的城邦以道德和教育为核心,人口过多可能导致管理复杂,难以维持公民的德性和秩序。
• 5040人的规模既可以方便政府管理,又可以让城邦的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维护民主或贤能政治的原则。
4. 与宇宙和谐的关系
• 柏拉图深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认为数学和宇宙有内在的联系。5040在数学上是一个“和谐”的数字,与自然秩序相符合。
• 他认为,一个理想的城邦应当与宇宙的秩序和谐一致,而5040代表了一种神圣的平衡。
5. 军事考虑
• 柏拉图的城邦需要一支足够大的军队来保护自身安全。5040可以分成多个小的军事单位,方便组织和协调。
• 例如,这个数字可以分为504个单位,每个单位包含10人,或者分为其他合理的军事结构。
总结
柏拉图选择5040作为理想城邦的人口规模,是基于数学的逻辑便利、社会公平的原则以及政治、军事和道德的实际需求。这一数字体现了他对理性秩序和和谐社会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古希腊哲学家对数学美学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