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年华老去,记电影《风流一代》
看完电影《风流一代》已经过去一周了,也看到各类褒贬不一的评论。于我而言,观影后有一种淡淡的钝痛,一种复杂的情绪始终萦绕。本片中对于时间、小人物、时代洪流的呈现和书写更像一份文化记忆档案。
不仅仅是《风流一代》一片,在贾樟柯的影像中,平视化的长卷式镜头是其看待世界的视角。首先,平视的是时代。导演说“《风流一代》原名是《持数码摄影机的人》”,让人想起维尔托夫的《持摄影机的人》,在此,导演希望凭借直觉捕捉时代变迁的脉络,真实地记录,而非虚构。其次,平视的还有时代洪流中的小人物们,尽管《风流一代》一片有着男女主的情感暗线,但不乏对过去岁月中小人物群像的展现,镜头面对这些群像时是平静的、或许有些淡淡的忧伤,更是尊重的。
镜头需要铭记的,或说历史需要铭记的不仅有宏大的、光鲜的人、事、物,还应该有匆匆走过时代,饱经风霜的普通人:你、我、他/她。
在聚焦人物的生存变迁之外,“时间”也是本片另一核心母题。
人——所有的一切都是有限的。我们的视觉有限,只能看到三维的世界;听觉有限,只能听到一定频率内的声波;我们的生命有限,我们的时间有限。因为一切都有限,所以我们终其一生在寻找“永生”,艺术史上的绘画、雕塑、摄影,都是基于“木乃伊情结”人类追寻“永生”的再造媒介。当下,我们常说“拍照留念”,留念的是什么?或许是年轻的面容、或许是美好的一刻、或许是心流涌动的瞬间……
而这所有“留念”的一切,其旨归都是——我们渴望留住时间。
在此意义上,《风流一代》用影像留住时间。影片中男女主的情感暗线与人物的岁月变迁,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也走向了饱经沧桑的老年。白发、皱纹、蹒跚的步伐,都是时间的痕迹。除此之外,影片还出现很多象征时代的符号——电话亭、舞厅、台式电脑等,而如今这些符号的消隐也暗示一个时代过去了。影片中静静扫过的“过去的大同”城市一角也成为我们再也无法返回的昨天。
影片没有给过去置景,而是真实地记录了二十多年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恢宏而又细微,恢宏的是二十多年的记录,细微的是对日常生活、对普通人物的捕捉。或许这是一部电影作品,但更是一份文化记忆档案。
情感上说,一个时代过去了,“俱往矣,不回头”。
而客观上是,一个时代过去了,“俱往矣”,我们无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