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两个棋士的故事
两位棋士技艺和名声都很大,但其中棋士A技艺略逊一筹,且人品堪忧
两人对弈A输了,A找理由:我是因为身体不舒服生病了才发挥不好的。A并不服输。
在外人看来A蛮好笑的,因为他输不起。
所以很多时候不要把面子放的那么重,这种场景下好好认输反倒会赢得他人敬佩:此人赢得起也输得起
但是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的老师为什么人家就考得比你好!
我们被教育“不要输”“不能输”“输了就会面对父母及他人的指责和看不起”
我们一直被教育做“正确”的事,输就意味着在做“错误的事”,必须下次赢回来才行
其实外人根本不会因为你的输赢而去高看你一眼或低看你一眼,人家根本没那么在乎你的事情。
可是我们的父母在乎外人的眼光,明明是他们自己在意输赢,根据投射心理,反倒觉得别人也在乎你的输赢会去嘲笑你看不起你的失败。
长期的浸染下我们在潜意识里也具备了和父母一样的思想,自己也开始在意输赢在乎外人的眼光了。
可当跳出这个圈子,接触到不一样的父母教育下的他人或精神独立的他人,才意识到:哦,原来我是可以承认和接受输的,输了也不会被人笑话和死掉。
回到故事,棋手A失败后心有不甘,暗暗谋划打心理战,在棋手B胆战心惊和位高权重的王爷下了好几个小时的棋后回家的路上抓着他跟自己下棋。
棋手B心力憔悴不想再下,多次拒绝,A不依不饶,B只好应战,最终因心力交瘁吐血而亡。
B明知A心理阴暗却还是因拒绝无果而答应下棋。
A肯定是过分的,我们先不论。
我要讲的是B这个人,你就是死活不跟他下棋又能怎样呢,他难道还会杀了你吗?
如果他总是取之不去或者对你言语相激,如果你做不到无视他的恶语,你难道就不能也对他恶意相激吗?
我们总被教育讲文明懂礼貌,可是很多时候面对难缠的恶人,攻击(言语及行为)才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手段。他已经是个恶人了,你去好言好语讲道理他能听吗?
他攻击你“是不是不敢跟我下棋啊?你不会是怕输吧?我就知道你是个怂货!”你就不能也攻击他吗“你没有家吗?要不找个班上吧?别人都不跟你玩吗?你天天缠着我是不是喜欢我?你拉我胳膊干什么?你是不是男同?你对你老婆都没对我这么亲密!”
或者实在不行你就躺在地上装晕或者撒泼耍赖讹他呢?
他难道还能抓着你的手下棋吗?
所以B其实就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虽然屡屡拒绝了多次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也是一种“不好意思拒绝”,可能他是觉得“人家都说到这个份了,我再不答应不好吧?”
所以B在意的好像也是面子,怕在别人眼里留下个“不敢和别人下棋”“拒绝别人的请求不好相处”的形象。
所以啊,不要管面子啦,里子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面子随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