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展,看展后整理相册和码字的时长,已经远远大于看展本身了👇🏻
Life is Architecture.
“人生如建筑,而建筑是生活的镜子。”——贝聿铭
正如展览的主题,当一位建筑大师将毕生心血倾注于事业,他的人生就活成了理想的模样
贝聿铭,少时在上海与苏州成长生活,在太平洋彼岸的麻省理工攻读建筑学业
在求学过程中,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等大师对他影响颇深
为他之后的建筑生涯夯实基础,在创作中保持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并始终秉承开放、包容的理念
相较于蜚声世界的文化地标,贝聿铭在房地产的项目鲜少被提及
如何为大多数人建设房屋、社区、街道,是城市化进程的一大课题
在政策、经济、城市规划、资源分配等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师既要直面限制条件,又要尝试迈出突破性的步伐
好项目的达成、好建筑的落地,不仅需要作为“乙方”的建筑师夜以继日的辛劳付出,还需要作为“甲方”的政府、资方、客户等的鼎力支持
贝聿铭的「大卢浮宫计划」曾饱受法国人民的质疑,更有甚者自发组织抗议小组去抵制。而有远见的前巴黎市长力排众议,给予贝聿铭充分的信任,卢浮宫金字塔终于得以实现
如此可见,优秀的客户比起优秀的项目,更加难能可贵!
受限于材料、工艺、预算等因素,建筑师并不能够似艺术家般,可以自由地挥洒创意
优秀的建筑师总能把握好形式与功能的平衡,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至于那些停留在模型阶段,未能付诸实践的创意,也不失为一张张建筑师对于理想的蓝图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 in P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