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流月-Cynthia
5关注53被关注0夸夸
🌟27岁成为全公司最年轻的营销总监
✅AI+IP爆文私域变现营导师
🔥 几十篇10W+,万粉博主
💗 链接我领《60条AI提效引导词大全》
置顶
流月-Cynthia
5月前
🌟两位年入百万的自媒体大佬分享的搞钱心经

很有幸成为了觉醒北京线下的活动组局官和分享嘉宾,也听到了两位年入五百万的自媒体大佬分享搞钱心经,启发很大,也分享给大家~

一、不要闷头苦学,苦读书

堂主说很多人一听他日更了1000篇都觉得很牛,但其实他更了那么久只赚到了几千块钱。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正比。

因为学习本身是自己的事情,如果和其他人没有关系,让他们感知不到价值,你就不可能赚到钱。

这一点我特别认同,因为有一些小伙伴找我来帮忙看公众号内容,说自己为什么就是写不出爆文,我看了之后发现很多内容都是在自high,总是写一些自己的流水账,那你想让他人学到什么呢?

就像堂主说的,你写你通过读书提升了自我效能,别人并不care,而如果你告诉别人从书中怎么找到自我效能,这才是价值,能让用户感知到的东西。

二、早收钱,验证商业化路径

很多人最开始可能都有收钱羞耻,觉得不好意思向别人收钱,但事实就是越不敢收钱,越没有正反馈,久而久之就越收不到钱。

而收钱的方法可以有三种:

1/做事的结果

给大家展示你做了某个事情取得的结果。

比如我写了一篇10W+的内容,或者我在觉醒星球里被加精的文章这都是我的成果,就可以把优质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不过有些小伙伴说自己没有这种很出彩的,那要分享啥呢?

其实也没关系因为大家都是在成长中积累的,哪怕是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小感悟或者正反馈都算是一种结果。

只要不断的在做,不断的把结果分享给大家,你的成长会被他人看到,也会转化为你的影响力。

2/做事的过程

将你做事的过程展示给大家,一边挣钱,一边倒逼自己做事。

就像我的陪伴群里我会每天六点四十起来晨读一小时,然后给大家分享我的晨读启发。很多人说有必要这么卷自己吗?

但其实这就是在倒逼自己每天有效输入,然后输出的过程。

收了大家的钱,大家都等着我来分享,我就算再困也要起来读书分享,300天的时间带着大家读了20多本书,不仅仅我成长了,很多小伙伴也一起成长了。

3/做事的方法

当你掌握了某个技能或者总结出一些方法的时候,你就可以教别人怎么做这件事了。

比如我在职场上三年时间从职场小白干到了部门总监,这后面有一套我的职场心法就可以教给大家帮大家避坑走的更快。

除此我在公众号上写出了几十篇10w+的内容,很多小伙伴通过我的爆文课也写出了爆款文章。

三、承受波动,持续坚持才能迎来春天

阿猫说做投资股票的逻辑其实和做自媒体很相似。

像他前几年其实股票一直在亏钱,但他也一直没有因此卖掉,而是在坚挺,终于最近迎来了曙光,一下子就回来了。

而做自媒体也是,可能一开始的几年都赚不到什么钱,但积攒够了就能一下赚到几年赚不到的钱。

而在这个过程里要持续做三件事:
1、持续学习:不断的输入,不断的保持脑子里有新的东西。
2、持续写作:把自己听的,看的东西文字化,不断的输出。
3、持续分享:其实分享的过程也是自我加深的过程,就像费曼学习法,在讲述的过程里自己就逐渐内化了。

四、一定要踩中某个风口,跟风口

雷军曾经说过:“在风口上猪都会飞。”所以任何时候风口其实就是流量密码。

而阿猫说风口其实分两类:

第一类是话题上的热点风口。

比如股市爆涨的内容,最近就都很火爆,因为迎合大众口味。

说白了流量其实就是大众的注意力。我们想赚流量的钱,就要抓住大众的注意力,而热点就是抓注意力最好的载体。

第二类是产品风口。

比如我现在在去给大家讲怎么写公众号可能就不会有人愿意听,因为这内容太过时,都讲烂了。

但我现在结合公众号爆文项目,AI的风口,给大家讲AI公众号爆文就会很多人愿意来听。这其实就是结合自身优势和风口来优化产品力。

五、不要轻易下牌桌。

我在嘉宾分享的最后分享了一句话:当你遇到一个好的赛道+好的圈子+好的引路人时,切记,不要下牌桌。

🌸欢迎小伙伴扫码备注即刻和我链接~
01
流月-Cynthia
3天前
【跟年入千万的大佬聊成事心法】

1️⃣永远不拍脑袋做事情,权衡利弊得失后确定要做的事情就完全的all in。

用尽全力去想怎么让这个事情成,而不是被当下的问题打败。

然后相信相信的力量,在因上努力到极致,在果上随缘~

2️⃣永远不会在黑暗时刻选择躺平后退,而是在狠狠的给自己抽鞭子逼自己往前走!!

太多人会在至暗时刻选择回到自己的舒适区。然后得过且过的躺下去。

但大佬永远会想破局的方式,并且他知道只要往前走就有新的可能和机会。

3️⃣永远不要被眼前的小恩小惠影响,眼睛永远盯着自己的目标。

很多人面对小恩小惠,或者眼下一点的小成绩就以为找到了捷径。

然后反而走上了歧途…殊不知这才是最远的路。

而一旦定下了目标要做的就是坚定不移,不动摇的走下去

💗希望我们一起脚踏实地的做事,一起走的更远。
00
流月-Cynthia
4天前
【为什么做短期风口项目容易焦虑迷惘?】

前两天我和一个小伙伴聊天,她说她今年做了很多计划的待办,我说那你要赶紧排个优先级干起来哈。

然后她就说:不过弄xxx会不会?

一听这个我就说:你赶紧打住❗️

因为顺着这个思路只会进入2种困境:

1️⃣在众多选项前止步不前,最后反而选择了“不做选择”,拖着不去决定想做的事,浑浑噩噩地生活。

2️⃣认为“不知道想做什么是因为行动力不够”,而盲目尝试各种感兴趣的事。导致选项增加,最后越来越不知道该选择哪个…

然后好不容易要做选择了,用什么思维方式来选呢?

🌟先说最危险的来给大家避雷,看看你是不是也这么想过:“走哪条路最有利?”

为什么说它最最危险?

因为你一旦发现无利可图马上就不做了。

然后一直处于迷茫的状态,总是在思考“应该怎么做?到底哪一个更有利呢?”

这个是为什么我坚定要做个人IP,即便短期收益没那么高,但依旧有长期价值的事。

而短期选择某个风口项目的,可能干一票挣到一些钱就结束了,就要再不断的找下一个,下下个...

当然如果你就是喜欢花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这就是你向往的,那也完全ok。

而我选择长期主义做个人ip,其实反而是“更偷懒的方式”,这样我只需要一只深耕我的内容就好。

🌟总之不要把自己的判断标准建立在外部的“以他人为中心的坐标轴上”,必须切换到自己内心的“自我中心坐标轴”上。
00
流月-Cynthia
9天前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00
流月-Cynthia
9天前
读完《穷查理宝典》给我最大的五点启发

1️⃣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

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

流月想说大家可以每天读半小时书或者听听博客,保持有效输入的状态~

持续搞脑+有强健体魄,总有一天就能达到你想去的地方~

2️⃣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流月想说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一定是多从对方利益角度出发更易达成目的

3️⃣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反着想,一直反着想~用逆向思维,思考如何避坑!

4️⃣对于一个只有一把锤子的人来说,任何问题看起来都像钉子。

流月想说大家切勿思维固化,学会用多元模型,从不同视角出发,如果你想不到也可以让AI帮你辅助想。

5️⃣如果你想要变得聪明,你必须不停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

流月想说永远保持好奇心,保持求知欲,这样才能引导自己不断向上成长~
00
流月-Cynthia
10天前
能成功的人永远不会在黑暗时刻选择躺平后退,而是在狠狠的给自己抽鞭子逼自己往前走!!
00
流月-Cynthia
10天前
🌟想做个人IP一定要坚信这件事!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但大多数人只看到金钱的复利,却忽略了时间的复利。

它才是真正能把“铅块”(琐碎努力)变成“金块”(质变成果)的炼金术。

说到时间的复利让我想到了罗振宇。

他的10年每天60s语音。

每天1分钟语音看似微不足道,但坚持10年后,它就成了个人品牌的核心资产。

这种让用户形成“确定性依赖”本身就是一种信任积累的复利效应。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会保持每天晨读分享的一个原因~

这背后其实还有两点底层的逻辑。

1️⃣微小行动×时间=系统

60秒语音如同每天存1块钱,10年后本金虽只3650元。

但附加的信用溢价、认知迭代、用户粘性等“利息”早已指数级增长。

2️⃣时间会放大“错位竞争”

在短视频时代,用长线坚持努力打造“反碎片化符号”。

当他人追逐流量红利时,我们反而靠时间复利建立了护城河。

这也是刘润说的铸造“时间的奇观”。
00
流月-Cynthia
11天前
🌟如何让AI写出有深度的内容
AI能做的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00
流月-Cynthia
12天前
【查理芒格5个让他赚到钱的观念】

1️⃣先解决那些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

其实直白讲就是别总想着“憋大招”,先搞定那些一眼就能看到答案的事

比如,你写作卡壳了,那就先列个提纲~

比如你坐在书桌前拖延症犯了,可以随手拿本书看看。

2️⃣利用数学运算能力。

大家有没有发现“大概”“差不多”是理性的大敌?

比如,你想存钱。

那你有没有算清楚每月收支情况?

你说想涨多少粉丝,那你有没有看过你文章的转化率,有没有想过如何提升转化率?

3️⃣逆向思考(反过来考虑问题)。

想成功?先研究别人怎么失败。

比如,做号前,可以分析分析那些“凉掉”的账号,避开他们的坑。

4️⃣跨学科抄答案

别局限在自己的领域。

比如,学心理学解决沟通问题,学经济学优化时间分配。

5️⃣警惕“合力效应”

很多事情都是多个因素叠加,最后引发爆炸式增长或崩溃。

比如,健康=饮食+运动+睡眠,缺一不可~
00
流月-Cynthia
13天前
【查理芒格对年轻人的人生建议】

他说: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

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

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

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像大多数人那样,你将会得到你应得的东西。

👆流月觉得关键点其实是每天脑子不退化+你能身体好活得久。

这也是为啥我每天还不断学习输入+定期运动健身的原因!

然后查理说:

人生在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难题,非常棘手的难题。我认为有3️⃣点有助于应付这些困难:

·期望别太高;
·拥有幽默感;
·让自己置身于朋友和家人的爱之中。

🌟最重要的是,要适应生活的变化。
00
流月-Cynthia
15天前
【你被割韭菜可能是被情景牵着走了】

有句话说:

“认知往往取决于情景,所以不同的情景通常会引起不同的结论,哪怕是同一个人在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也是如此。”

说直白的就是:我们的判断,常常被“情景”牵着走。

我举几个例子:

同一款商品,放在奢侈品店跟在超市,你会觉得它值不同的价;

同一个观点,从权威和普通人嘴里说出来,你会觉得可信度不同;

甚至同一个人,在会议室跟在咖啡馆见,你都会对他产生不同的印象。

为啥呢?

🌟其实在《思考快与慢》里说过大脑喜欢偷懒,依赖情景做快速判断。但这也让我们容易被环境操控。

那该咋办?

1️⃣做决策时,换个场景(比如买贵的东西前,先冷静1小时);

这其实也是为啥有学员找我买高价一点的产品,在我沟通完服务项目后会说你先想想,想好再入手。

我会主动给对方冷静的时间。

因为这样避免对方冲动消费引发的后续纠纷!

2️⃣多问“如果情景变了,我的结论还成立吗?”

比如很多人扎堆疯抢的东西,如果没有人抢,你还会买吗?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