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星轨拍摄过程🌌
最近哈尔滨终于还是热了起来,听说东北的高校都没有装过空调风扇,不知道有没有例外的即友🥵
恰巧最近没有查寝,就溜出来脚踩着黑土,仰望着星空,在晚风微醺中记录着校园上空的璀璨星轨🌬
【准备阶段】
1.天气:需要在天气晴朗,天空中没有一点云的时候出来拍摄,可以提前查询天气预报,最好选择前后一天皆为晴天的日子,能最大限度保证夜空万里无云。
2.时间:需要在夜晚天空完全黑下来和早上天空开始变亮的中间时段进行拍摄。因为学校地处市区,如果想要更好的拍摄条件,还可以在23:00后,学校大部分建筑都熄灯时进行拍摄,这样能最大程度避免光污染。
3.装备:相机最好配备大光圈广角镜头。除相机外,还需要三脚架、快门线,来进行稳定的间隔拍摄,如果相机自带间隔拍摄功能,可以不带快门线。检查相机电池是否充满,储存卡空间是否足够(我一晚上拍摄素材10G左右),三脚架快装板丢没丢(这事时有发生🤪)。
4.软件:确保手机里有指南针功能,可以下载“巧摄现场版APP”,查询当前位置的日出日落方位,蓝色时刻的时间等等。
5.其他:带水、带吃的,拍摄时间很长,有条件的还可以带着小伙伴一起拍,能互相照应下。哈尔滨昼夜温差大,无论白天天气多暖和,晚上也一定要多穿衣服,以防感冒。
【拍摄阶段】
等到天完全黑了,或者学校的大部分灯都熄灭的时候,就是我们开始拍摄的时候了,拍摄时有很多技巧,可以让照片更好看,也可以让后期减少一些麻烦。
1.相机放置于三脚架上,先确定好拍摄位置。在哈尔滨,朝正北仰角45度就是北极星的位置,北极星恒定不动,这也是能拍摄出圆形星轨的原因,如果不对准北方,那么拍出的星轨是弯曲的或者斜线的。
2.设置参数。快门速度设定在30秒,光圈设置到最大(数值最小),感光度100即可。打开相机屏幕对准星空放大进行手动对焦,任意寻找一颗星星保证其不失焦就行,并在拍摄时始终保持手动对焦,不要再调整焦点。如果有条件,一定要拍摄RAW格式的照片,方便后期调整。
3.试拍几张,在正式开始拍摄前,在相机设置中关闭图像回放查看功能(省电),关闭各种降噪及机内任何处理功能(这些功能会在单张拍摄后进行机内处理,影响连续拍摄),设置白平衡为定值,一切功能都要变成手动模式,任何由相机自动测算的功能都会造成后期照片不连续、不统一。
4.快门线设置拍摄间隔时间与快门时间一致,保证每张照片都为连续拍摄,防止后期照片星轨出现断点,影响整体质量。
5.设置完成后就可以开始等待了,一般至少半个小时的拍摄才能有星轨的效果,可以适当延申至一个小时以上,也不要在单一地点拍摄时间过长,会导致星轨过密,影响美观。这期间千万不要自行回放或者改变相机位置朝向,不要碰三脚架,任何轻微的晃动都会导致照片位移或变虚。
6.关于选址,如果夜晚有风,前景尽量还是以拍摄不动的建筑物为主,因为树木或者其他会被风吹动的物体,在照片里都会糊作一团。
7.避免强光源,即便在学校熄灯后,也会有刺眼强烈的路灯或者其他灯光,拍摄时尽量远离这些地方,特别是要远离有颜色的灯光,比如门口医院的灯牌,红色灯光经常会打亮一整片天空,后期时非常难去除照片上诡异的红色光。
【后期阶段】
1.将拍摄图片分门别类整理,全选同一地点拍摄的所有照片,如果是RAW格式,直接拖入Photoshop,用camera raw进行处理,调整曝光颜色,“全选-同步设置”即可批处理。如果拍摄的为JPG格式,则通过PS中“动作”记录的方式,再配合上“文件-自动-批处理”,把记录的动作复制到所有照片上。
2.调整曝光时,不要减“高光”等参数,调整原则一定是让星星变得更亮,不要反其道而行之,去提亮没必要提亮的地景或其他地方。
3.把调整完的照片通过PS“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导入,不要选择自动对齐和转为智能对象,如果电脑性能一般,RAW格式不好打开,那么在camera raw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左下角“存储图像”存为jpg格式,再导入PS堆栈。
4.将照片导入PS后,在图层栏全选图片,调整混合模式为“变亮”,现在就可以看到漂亮的星轨啦!如果照片有诸如飞机飞过、有人拿着手电筒等光源走过或者汽车开过,影响照片整体,都可以在图片序列找到单张图片,直接用画笔功能,将前景色改为黑色,选中图层,把不想要的地方涂掉即可,涂的时候注意不要涂到星星,造成星轨断点。
5.将全部处理完成的图片“全选-合并图层”,合并成一张照片,可以再进行一些局部调整,一张星轨大片就完成了,可以保存发微博、发朋友圈啦!
一张星轨照片,除了这些技巧外,还需要的就是热情和耐心,走出寝室,迈出那一步,不得过且过,才能最终得到一张好的照片!
如果你有想法,那就快快行动起来吧!
#手机摄影月赛·今日气温
@张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