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晚熟戴表
2k关注138被关注1夸夸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喜欢画浪费颜料的流体画
📷视觉中国签约供稿摄影师
✨一名做自己的自由摇摆追光者
intj
置顶
晚熟戴表
4年前
不要不认真,不要太认真。
1071
晚熟戴表
14:09
我的难过是在于,我辜负了她的热情。
00
晚熟戴表
22天前
晚熟戴表
22天前
我发现一个很奇妙的现象!

由于最近自己身体健康上面的问题,工作生活也都很不满意,又加上最近工作上有很多事情也去颠覆,推倒重来,不断消耗时间做出修改。
因为我是剪辑师,工作没办法所见即所得的描述出来给对方去理解,只能通过不断表达沟通去让对方理解。
每每我状态是这样的时候我就会来即刻,然后我发现了一下这个现象。
今天,公司开会给领导指着鼻子骂,这不行、哪不行、通通不行;然后由于换季伴随的感冒发烧、皮肤问题;晚上回到家里,家里也一堆问题和父母吵了起来,导致我自己觉得这段时间陷进了一个黑洞走不出去,情绪也不稳定;工作也找不到突破口;领导也不理解。我就打开即刻,发现推送的内容是一些,我看完之后,全是一些有关帮我如何解决我当下问题的一些帖子。
我在想,到底是因为我目前的情绪和状态下,看到这些内容,让我觉得这内容对我来说都是救命稻草、都是能帮我走出黑洞的法宝;
还是说,他本来就是这样推送的,我只是刚好刷到,觉得有用,但其实就算我没有遇到困难,看到这些帖子也会觉得是一条有用的知识呢?
10
晚熟戴表
22天前
有趣

NicoleTse: #一个十分感性的作业# 徐老师留了一个作业,一个人去抱树30分钟,我选择做听话的学生 我家在江边附近,刚好旁边就是别墅区。 我沿着江边走,鬼鬼祟祟地找了一颗大树,总觉得是不是有人觉得我神经病? 既然来了,我闭着眼睛抱着它 时不时有人路过,我总得他们在看我,总感觉要社死。 我微微张开眼,其实根本没有人搭理我,大家都好忙,甚至看不见有我。 我把额头贴着它,用手贴着它,慢慢地,我似乎能感受到它也会动,我的额头和手似乎能感受到它在呼吸,我也能清晰听见自己的心跳,扑通扑通,一声又一声。 我感到很惊讶,又很好奇。 我把耳朵贴近它粗壮的树干,听见沙沙的声音。 不知道为什么,我本能在心里问他,你多大了?他似乎是一个老爷爷,年轮一圈又一圈,好婆娑。 不知道为什么,我似乎变得十分渺小,感觉躺在这棵树的树肚子上,感到十分安全。 我觉得好神奇。 带着这种神奇的感觉,我沿着江边走,落日微微照在我身上,我看见别墅墙外有好多大树菠萝;还有老人在自家菜园除草,还看到别墅里有人养鸡,这些鸡在江边遛了一圈,还自己会往院子里走;还有人牵着萨摩耶出来放风;还有人小孩放学在追逐打闹 我站在日落的江边,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好温暖,感动得泪眼汪汪,站在路边像个傻子一样 “我的天,这里也太好玩了吧,生命怎么这么好玩” 有一瞬间,我终于体会到徐老师说,这一章,我要教给你叫《生命的艺术》 徐老师用心良苦,感恩,带给我前所未有的体验❤️

00
晚熟戴表
22天前
有没有一个瞬间让你觉得要去应付这个世界真的好难。
31
晚熟戴表
2月前

黑黑无常: 段永平真的对人和生活的本质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理解力。 受了多年没有安全感的苦,所以很深刻的理解安全感这三个字的分量。 安全感会给予一个人探索和挑战未知的自信和勇气、面对并克服失败时的韧性、享受自己每一阶段成就的配得感。而这不就是人生最重要的吗?一个人的成就和能力不正是在一步步适度的挑战和挫折中建立起来的吗?成就是一个逐步自我实现的过程,而人生的全部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建立的。 拥有安全感的人自然会觉得这一切不言自明,但是对于从未拥有安全感的人来说,理解这一过程和道理却十分艰难。每前进一步都要抵抗没有安全感带来的恐惧、自卑、焦虑和不配得感,这之间还伴随着不间断的嘲讽、指责、质疑和轻视。最终大多数人的结果和命运可能就是在某一次失败(甚至只是在常人看来微小的失败)后因为无法面对巨大且汹涌而来的挫败感而放弃了面对任何挑战的勇气,或者是在某次获得成就获难得的机会后,突然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样的机会和荣誉,继而放弃了这一机会和后面一切成长的可能。当然这些情绪对于那些从小就拥有充分的安全感却不自知的人来说就相当于无病呻吟。 在有了数次失败后奔涌而来的挫败感和面对机会的不配得感之后,我才逐渐意识到自信是一种能力。没有安全感的人,需要花费很多年才能逐步领悟到自信的重要性,然后学会如何面对挫折,进而学会如何把握机会、享受自己所获得的成就和赞赏。再通过数年去逐步建立这些品质。 但其实难的不是建立自信,而是如何克服自卑和自我轻视。在这之后,这些与幸福生活和个人成功高度相关的品质才可能在永久的不安全感中被逐步建立。

00
晚熟戴表
2月前
非常认同,特别是对人的判断力和主观意识有很大的损伤

关雅荻: 我不反对短视频 我反对的是短视频过度沉迷,对人类大脑(特别婴幼儿、青少年)不可逆的多巴胺劫持后的脑部器质性损伤 我不反对短视频平台 我反对的是所有为了流量,为了用户停留时长,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设定的刺激多巴胺成瘾的产品机制、推荐算法等手段 几年前,我就一直说,迟早有一天,中国的国情就是从上到下的遏制所有互联网成瘾机制产品,之前一直追着游戏不放,在多巴胺系统被劫持方面,游戏甚至排不到最靠前的位置 数字化成瘾与沉迷,有人说这是人类不可逆的潮流,也是人类自我毁灭的一条高速公路,所有人在上面蒙眼狂奔,我不完全认同 人都会自救的 硅谷精英们最清楚,他们过去多年里全世界最早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一批人,早早把自己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与数字产品隔离开(并不影响孩子表长大后的成长和学习,更多的时间应该让婴幼儿和儿童在自然环境里自由的玩耍) 眼下国内的大多数激娃,都是加速毁娃 这一代人面对数字技术发展过于迅猛,很多事来不及认知与判断,的确也是现实 如果是成年人,多阅读、户外运动 尽量扔掉手机,至少手机不进卧室,少刷短视频,都是某种自救 至于孩子,我还没啥发言权,以后再说吧 过去15年数字终端和社交媒体的爆炸发展,其实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其中很多人已经走在了某种不归路且无觉知,国内中小学封闭、过度求安全的教育环境,只是把问题进一步放大了 目前国内各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数据因为过于残忍,官方不会大肆宣扬,都得自己搜 未来估计更多科学家从生物学和生命科学角度,给出越来越多短视频和数字设备通过劫持多巴胺对大脑的损伤研究,最终会让更多人明白,无条件拥抱数字化生活就是加速死亡而已 所以,一定要时刻审视和观察自己的日常生活,而不是无奈的顺从与放弃,一定是可以有所改变的 如果几年前,都属于我的一些零碎的直觉,这几年越来越多科学研究和相关著作都在不断论证上面这些议题,并不是危言耸听 至于网上经常出现的被刻意放大、制造的对立冲突、骂战,其实都是上述被数字算法和数字化逻辑奴役的一小部分提现而已 这几年我从自己大量的户外极限耐力运动生活体验(陆地到海洋)中,反复与深度互联网生活来回切换,这种思考和观察非常明确,看到很多人沉迷于追逐流量,超过一定限度后,人的价值体系就会过于单一和趋于极化思考,当然面上的理由都是「为了吃饭」「为了赚钱」「黑红也是红」「流量不蹭白不蹭」......这些对我,都是可笑的狗屁言论,因为大家背后思考和在意的东西截然不同 所以我即使不做极限耐力运动,在日常生活里,我也会尽量多做线下活动,帮助一点点脱离终端数字化的奴役和多巴胺系统被劫持,无论是观影会还是#狂喜播客节# ,都是如此 来过「狂喜播客节」的朋友知道,你在这个活动现场,哪怕你不碰手机,可以完全自由参与完整所有的活动内容和流程 http://t.cn/A6lqI7Cj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