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James_Tu
6关注2被关注0夸夸
James_Tu
12天前
工作同理,只忙碌不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炮爷不睡觉: 太辛苦的钱不要赚。

00
James_Tu
22天前
这真的只是讲吃的嘛…

午睡的Sol: 非常赞同这个说法

00
James_Tu
2月前
实际上 无关智能和技术,而在于是否给人平等对话和提出质疑的权利。但凡他能够(无论是被允许还是他勇敢)拒绝不合理,社会能够接受,都不至于被强权和所谓技术侵犯。强权和技术会一直在,而给人尊重和平等才是持久。

拎壶不冲: 当技术高歌猛进的时候,我总是会记起一个叫金德强的人。 他是一位已经自杀的卡车司机,遗书里说“……今年51岁干运输10年了不但没挣到多少钱,反落下一身病……今天在丰润区超限站说我北斗掉线,罚款2000元请问我们一个司机怎么会知道,我感觉到我也快活不长了,所以我用我的死来唤醒领导对这个事情的重示……” “重示”是金先生的typo。 自杀事件像一滴水那么简单,货车北斗定位系统未在线运行,涉嫌违规要罚2000。 但金先生的回答却是一个蒸汽朋克式的拷问:“请问我们一个司机怎么会知道”。 是啊,一个司机怎么会知道什么掉线不掉线的事,或者北斗不北斗的事呢? 科学到技术,技术到应用,应用到规章,规章到实践,这条链路如此之长,不光金先生无法知道,链路上任何一个个体,即便贵为未曾“重示”的领导也无法知道。 复杂系统的困境正在于此,而这困境的怪异之处却在于some how能被化约为一张张面值2000元的罚单。 金先生对人生命题的反思是遗书的最后一句话“别学我窝窝囊囊一辈子”。 在AI能干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今天,似乎不少人会被金先生的遗言击中,将会窝窝囊囊一辈子。 只不过,意识到窝囊和举行自杀之间有巨大的跨越。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命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 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反思过后的结论是,嗯,确实不再值得过。这是非常纯粹的存在主义。 为什么说它很纯粹,是因为金先生是有选择的。2000元的罚单于他固然不算小,但也就两箱(货车)油钱。面对一个罚单他自主选择了不再生存,同样也选择了不去追溯和搞懂北斗设备掉线的原理。他以他的方式思考了真正严肃的哲学命题,紧接着知行合一。 技术仍然在高歌猛进。它很可能并不带来反思,更极少带来自杀,但它一定会带来一个金德强式的困境——“请问我们一个司机怎么会知道”。

00
James_Tu
2月前
我知道 但我做不到
原动态已删除
00
James_Tu
2月前
不知道是40度的天还是怀里39.5度的娃哪个更炙烤人心。
00
James_Tu
3月前
#李玟去世#
一早起来被刷屏,无论大v小v都在转发。很喜欢她的风格以及作品。谈不上粉丝,也不太知晓其个人状态和细节。在媒体上的印象都是正面和充满热情。
比较遗憾的是很多大V都在提,为什么这么有成就,这么有钱要自杀。
觉得这些大V缺乏一些对于人性或者生活本身的思考:幸福快乐以及是否痛苦真的只和成就与金钱有关吗?也许他们是这样的。
太多人把个体和家庭的不愉快和别扭归咎于不成功和贫穷,即便钱是一个主因,但心态和欲望的平衡决定了是在痛苦中挣扎还是在现实中和解。
这无法劝解,只能自己理解。
人过一生,不止金钱,事业和成就。草芥一枚,真正重要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
00
James_Tu
3月前
当把别人逼到墙角的时候,就得想想自己的退路了。哪怕你是有理儿的那一方。
00
James_Tu
3月前
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如此胆小,怯懦,自私,虽不自知却实际如是,就像我。以至于那些勇敢,乐观,乐于助人的人会特别受欢迎,因为大家是发自内心的高山仰止。
00
James_Tu
4月前
说的一点没错。但也一点不符合实际。就犹如树叶多于树干,这世上还是大多数人做附庸和打工者。

读书耕田: 什么是职场的真相? 职场的真相就是,你要增加老板管理和裁掉你的成本。 读了那么多年书,看了那么多电视剧电影,我发现我们的环境,严重缺乏一种老板思维(Owner)的教育,几乎所有的教育都在告诉你,怎么好好读书,以后找一个好工作,做一个好的优秀的工具人,employee。 包括很多电视剧,宣扬的观点也很可笑。所谓优秀独立女性,不管家境多么优越,老公多么有钱,她证明自己的方式,居然就是跑去公司给别人打工,然后克服本来不需要克服的困难,最终终于成为了公司某部门的经理,获得了老板的夸奖。之前白百何和佟大为演的那个金融精英电视剧,典型的打工打上瘾了,各种表现非常可笑。 证明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种,就那么想给别人打工吗?这么优秀,不如做点自己的小生意,把一件事做成,成为一个对自己业务有绝对话语权的owner不好吗?可能编剧也不怎么懂,瞎编乱造就行了。 比如高考报专业,绝对不要报考一个以后依赖平台的专业,要报考一个自己随时能支个摊子,自己干的专业。 比如学医,不要学麻醉专业,再牛逼也别学。要么学临床,要么学口腔。因为学临床,以后有机会,可以自己出来开个全科诊所,给老百姓看看头疼发热简单的病,别看他简单,赚钱可不少赚。 学口腔,可以自己出来开个牙科诊所。学麻醉,你只能待在医院给医院打工,让你几点上班你就得几点上班,让你几点下班,你就得几点下班。 如果你是打工思维,你的路径选择就一直是打工心态。你如果有老板思维,当不当老板另说,起码能多想点东西,没坏处。 前段时间还有人转发学历造假求职道不道德这种话题,这种其实就是被职场洗脑的结果。什么道不道德的,你看哪个大老板裁你的时候跟你讲道德,连他妈劳动法都不讲,你还跟他讲道德。你跟他讲道德,他跟你讲法律,你多讲两句,还能把你送进去你信不信。 我们同行跟我们竞争,什么卑鄙无耻的手段不用?谁跟你讲道德?商场如战场,你以为是开玩笑的?干不过别人,明天我们就得倒闭。号召员工讲道德,是为了让你在公司好好撅着屁股干活,别撒谎,提高老板管理你的成本,知道不? 老板不需要你了,一刀把你裁了,你最好也别叫唤。 这才是职场的真相。一般人讲的那些破职场课,说实话我压根看不上。

00
James_Tu
4月前
我们都看到了一个典型的结果。大部份人没有那么富裕,没有那么惨淡,没有那么幸福,没有那么痛苦。总有一些财富集中在一些人身上,总有一些人过的惨不忍睹。这是正太分布的果,但不是因,更不是让我们只关注极端情况,而是知道大部份人处于两头之间,悄悄地活着。

双人一丁: 看到这个实在有点绷不住了

00
James_Tu
5月前
有一天,你会怀念这件事,哪怕你会继续抱怨。
原动态已删除
00
James_Tu
5月前
颇有同感,上市的时候就感觉以紧凑SUV卖这个价格,强调性能或配置就意味着无法获得更大的受众。

DIERHOU: 看完极氪 X 发布会和定价,我愈发的担心极氪的发展。 港真,极氪免费更换芯片的操作,让我对极氪改观不少,也让我对极氪本来悲观的前景预判发生了逆转,但极氪 X 的这波操作,属实让我没看懂。 精致小车市场当然是存在的,虽然不大,但购买力充足,主打女性也是市场的合理体现。 但这个设计、配置和价位,就有些让人摸不到头脑了。 先说设计吧,小车因为尺寸限制,一般都会走简约路线,最佳实践莫过于大众 ID3,简单的线条却塑造的既科技、又优雅、还可爱,无论是正脸、屁股还是侧身,都干净利落,小车典范,大众的设计功底可见一斑。 同理还有 Smart 精灵,哪怕比亚迪的海豚呢,也尽量规避反复的设计元素。 而极氪 X 的设计,除了侧身,前脸和屁股都元素过多,给人用力过猛的感觉。 尤其是前脸,领克 08 的新款车灯 + 领克 03 的下唇,对于一款新能源小车,太繁复了。 而且很奇怪的是,极氪 001 的设计就已足够简约科技,为什么 X 却开了倒车? 相较于外观,内饰倒还算克制,虽然个人对这类强女性导向 + 奢侈品类设计风格并不感冒,太过于直白具象,但至少质感和设计是足够的。 如果说设计还只是无伤大雅的话,那么配置和价格就真的是经典的「吉利式自信」了。 吉利这两年,特别习惯干「我把其他配置都拉满,这样你就不觉得我贵了」的策略,比如星越 L 的混动版,完全无视竞品和自家燃油车的价位区间,直接来一个 200 公里纯电续航,把价位拉高到 20w+,跟宋 Plus DMi 比没价格,跟唐 DMi 比没配置,拉了个大胯。 这波极氪 X 也是如此,18w 起步虽然有些高,但能够有这些高配置,其实没毛病,毕竟人家连电动车门都给你加上了还要啥自行车。 可问题是,你这是一款精致小车的定位 这个定位决定着,购买人群一是没钱的单身或小两口、二是家庭的第二辆买菜小车。 这俩人群 前者价格敏感,买小车只是过渡,人家是想买正儿八经的轿车或 SUV 的,只是资金或使用场景限制罢了,18w+ 的价格,人家的选择不要太多 后者配置不敏感,因为使用时间短,通勤属性强,大量配置几乎用不上或不需要 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卖的最好的精致小车是飞度、是海豚 再看看竞品,极氪 X 这价位,摆明了就是要硬刚同门的 Smart 精灵,可人家有 Smart 品牌加成,天然的女性属性和知名度,颜值内饰也无可挑剔,两台车又都是 SEA 浩瀚架构,极氪 X 优势并不明显 而低价位的 ID3 和海豚又竞争力极强,如果说海豚在质感上还有不小的差距,可以视为价格敏感用户的选择,那么 ID3 的用户群可是和极氪 X 有着直接的重叠,更别说 ID3 现在落地价已经降到了 15w 以内。 所以我很疑惑的是,为什么极氪 X 为什么不出 15~16w 左右的低配,把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用户感知不强的功能去掉,从而吸引一部分预算有限但追求品质的客户呢? 要知道,当年 ID3 在产品力上可是略胜海豚一筹,但裸车直接贵上 3~5w 劝退了大量用户群体,不得不大幅降价才挽回部分销量 看不懂,看不懂 个人猜测,极氪 X 的销量很有可能重走领克和极氪各系列的老路,前期销量不错,估计能卖个大几千,一旦主力消费群体完成购买,后续的销量就会断崖式下滑,回归到 1~2k 左右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