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红书热门TOP1的话题是#聊聊我的家庭简史#,突然触动了我。
人往往容易忽略,那些年代久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一个微小个体当下的影响。
1923年,一个男孩出生在湖南资兴。抗日战争爆发,投笔从戎的浪潮席卷了大半个中国。1941年,不到二十岁的男孩和哥哥一起参军抗日,并在1944年赶赴云南参与抗日援缅,成为远程军的一员。
仗一打就是两年多,男孩变成男人,年轻的军官也变成了老兵。时间太过久远,在这段时间里他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经历了哪些腥风血雨生离死别,我们已不得而知,也无从追溯。幸运的是,1945年抗战胜利,他随着部队回到了中国。他当时并不知道很多留守的战友这辈子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了。但他也没有想到,这段经历会成为二十年后的污点。
战争依旧没有结束,因表现出色,他被推荐到重庆中央警官学校深造,而后回到家乡,25岁就成为当地警察局局长。正当他期待人生的高光时刻,殊不知迎接他的是大起大落。
从军的这几年音信全无,他唯一知道的是妻子在家乡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但他未想到的是,在他外出征战的日子里,妻子已变心他人。
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老蒋溃逃,作为嫡系部队,他放弃了去对岸的机会,选择留在家乡重新成为一名农民。
他不甘心。毫无疑问他曾经为保护这片他热爱的土地战斗,抛头颅洒热血。于是他又重拾勇气,投靠时任安徽军区司令员的舅舅曾希圣,加入了人民解放军。
而后随着部队数次辗转,最终在青岛在这座完全陌生的城市转业。除了戒不掉的湖南话,没人了解他的过去,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比自己小十四岁的第二任妻子。
1952年,好像十年前的历史重演一般,他的哥哥参加抗美援朝,牺牲在朝鲜战场。
本来故事到这里就应该回归平淡了,但人生从来没有剧本,比英雄迟暮更可悲的是后悔并唾弃当年的英勇。
战争留下的碗口大的伤疤和国民党时期的荣誉成了当间谍的罪证,白天工作,晚上要写材料挨批斗到深夜。援缅经历成了讳莫如深的话题,枪林弹雨的杀伤力远不及人言可畏。他过得小心翼翼,就连家里人随口的一句抱怨,他都会连忙制止:“小心被别人听到!”
这种谨慎并非矫枉过正。1968年,曾介绍他加入解放军的舅舅,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任安徽省省委书记,曾经的革命英雄,也曾冒着被撤职的风险试验“包产到户”,在文革的批斗中选择自杀。从此过去的经历就像被封存起来,除了批斗反思承认错误,再也不被提及,直到去世。
拨乱反正,恢复正轨,二十年又过去了。一天,他意气风发地回到家,拿出珍藏的好酒,边喝边向孩子们宣布:“今天是我二十年来最高兴的一天,我终于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了,再也不会因为出身成分拖累你们了。”说完,好像腰板又挺直了一些。
1998年,在与癌症斗争了两年多以后,他没能打赢这场仗。
1923-1998,生于湖南资兴,卒于山东青岛,一生抗争过生与死、是与非,经历过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经历过信任背叛和生离死别。
这个人就是我的外公。
除了浓重的湖南口音,最深刻是记忆是外公去世前一天,已经瘫痪半年多的他突然坐起来,给我和姐姐讲他骑着高头大马奔赴战场的场景,那可能就是他一生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