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吝泼墨画中人,京城无处不秋色。
听了单霁翔院长关于文物修复的讲座。细听个中细节才知道,2014年“京杭大运河“和“丝绸之路”两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成功,包含了多少文物人的心血和努力。
仅“京杭大运河申遗”一个项目,就囊括了8个省、35个城市、4-5亿人的实际生活区。从景观类别细分出:自然,历史,建筑,工程,运输,河道,园林,宗教,商业,民居,民俗文化,生活,生产,艺术,城镇…… 除了对实体景观实施保护,也进一步纳入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全球对普通人日常中的活态文化遗存的关注。
与欧洲大量非遗申报项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由点及线、由线而面的廊道文化遗产堪称大百科全书,这样的体量远远超越了一片葡萄园、一座城堡的承载。这是何等庞大的工作量,这份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和躬身入局的勇气,不得不令人由衷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