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泓君Jane
297关注5k被关注13夸夸
播客《硅谷101》主理人,常驻硅谷
Twitter@hongjun60
泓君Jane
1月前
最近最喜欢的一期节目,也是接受度非常两级分化的节目:很多人听到引发强烈的不适;而一些投资机构纷纷表示极有兴趣来要联系方式。
希望我的播客是一个友好的记录者而非传教士,能呈现真正多元的观点。

E143|亲历者讲述:神秘的长寿乌托邦与疯狂的生物极客运动

硅谷101

23
泓君Jane
2月前
最近两期播客都是从深度用户的角度聊了聊现有的生成式AI实际的落地效果,听完会了解Sora为何在效果上惊艳,但离真正能帮到创作者还有些遥远…

当把runway生成的视频扩展到10s的时候,会发现背景变化、风吹过衣服上的褶皱、人翻书的动作很难保持一致,所以Sora那段东京街头的视频会惊艳到很多人。

我们探索了10款AI工具,不管是视频生成、图片生成还是音乐生成,但最后发现还是版权库素材比AI素材更好用[破涕为笑]
31
泓君Jane
3月前
采完非常励志的一期,既有很多启发性的idea,对职场的理解上又非常通透。

E138|如何用大模型提升学习效率?来自1100小时的深度使用体验

硅谷101

10
泓君Jane
3月前
播客和视频在小宇宙和B站上都拿到了今年的年度推荐单集,新一年继续好好做内容!
10
泓君Jane
5月前
刚让Claude2整理shownotes,比我实习生好,比我快😂
60
泓君Jane
5月前
我非常喜欢的一期,三体迷们可以追一追,虽然开发者们都陆续离开这个游戏做更多技术上的探索去了。
结尾有赠书,是格雷格·伊根的《伊根三重奏》,其中包括节目中提到的他最新的一本科幻小说《三进数世界》,大家快去留言吧

S2E30 | 聊聊全链游戏《黑暗森林》与它繁衍出的创业生态

Web3 101

00
泓君Jane
5月前
飞速上线了,这期着重从Ilya的视角来解读最近OpenAI的大动荡,毕竟他算是这次动荡最关键的力量。
接下来几期都是我感冒哑哑的声音,剪辑的时候都尴尬地想跳过😂

E131|OpenAI动荡始末:两股硅谷势力的角逐与“执剑人”Ilya

硅谷101

00
泓君Jane
6月前
没想到俄乌战争反而促进了中东创业生态的繁荣,因为很多俄罗斯人和欧洲人涌向了中东,嘉宾还把阿联酋比为二战后的新瑞士…

采访中也学到很多的一期,很喜欢嘉宾的叙事方式,朴实日常又能以小见大看到全局。
11
泓君Jane
8月前

Danielw: 我发现艾萨克森似乎被大大低估了。 在前几天马斯克的传记即将首发还在预热的时候,有很多关于传记背后的故事揭秘,尤其是这个传记一共只写了两年(21.5-23.5 期间,5-9月翻译校对)还能保持这么高的质量尤其夸张。 倪爽老师的这段评价我十分认可:“他肯定是把报道、传记、小说结合得最完美的一个作者。”首先这本书的中文版大概接近40万字100章,平均下来接近4000字一章。这种形式非常像中国的网文连载也就是小说的形式,但是艾萨克森又相对克制,每一个小节都相对独立,不会刻意留钩子但又点出了下一个小节的预告使得读者的阅读节奏很舒服,及吸引你看下去又不会像网文一样挠你痒痒。(图1) 除了写作质量本身外,艾萨克森应该自我迭代出了一套非常高效的写作系统。可惜与LEX的播客似乎没有谈到这一点,按理说这两个“肝帝”在这方面应该挺有共鸣。 人物传记最难的一点就是有大量必备的案头工作,涉及到大量人物事件、细节的梳理,类似于一个人几十年的录像素材你要剪成3-5小时的高光合集难度可想而知。 这里我推荐一本王川老师推荐过的书《How Big Things Get Done》,在书的第6章有个细节讲到著名传记作家罗伯特·卡罗,原来是资深的调查记者准备写一本罗伯特摩西的传记,按照自己写专栏的速读估计,1篇中篇1周,1篇长篇3个星期(相当于艾萨克森书里的8-10个小节),这样估计也就9个月,可实际上这本书写了7年(当然也非常成功,《罗伯特·摩西与纽约陷落》还获得了普利策奖),而这个时间恰好也是传记作品完成的平均年限。(图2) 举个例子傅高义写的《邓小平时代》写了10年,奥本海默的传记作者写了20多年,这里面由于涉及的资料、档案实在太多,非专业人士是不理解其中的工作量的,因此艾萨克森才显得更加牛皮。 最后我自己的一点看法,我感觉古典的传记作者和艾萨克森比起来应该就是古典的报纸连载作者(比如金庸)和现代的网文连载作者,后者的顶尖玩家用更工业化的流程在保证良好质量的基础上产量提升了好几倍,这其中的微妙细节希望有采访者能够通过访谈挖出来吧。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