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也是一种条件反射。就是一旦朱啸虎老师出来爆论。
媒体老师就跑来问我,你怎么看?
我还能怎么看啊?
在过分敏锐和过分不敏锐的投资反馈中,一定存在着,他懊恼的某一支基金和某一类项目。比如这支基金主要募资和管理人离开了。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或者这个基金数据一般,其实大学最后冲绩点也是这个逻辑。
至于他怎么说,其实语言具有修饰性,可能存在声东击西。
但是,不管朱老板怎么想,怎么做,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合理。因为,他在捍卫他的利益和价值观,他认为对就行,他拿到了利益好处就行。
刚入行的小朋友做了一段时间一级市场,会有一些迷惑,基金到底是为Lp服务的,还是为了发现和辅佐陪伴好项目的?
人都有趋利避害性,用二级市场的思路投资一级也不失为一种避险方式,毕竟没有更多资金的市场,讨好Lp可能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