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hhhhg
31关注18被关注0夸夸
hhhhg
2年前
今天去多x鱼去拿五周年纪念T恤顺便逛了逛,果然还是纸质书捧在手里更有感觉。
00
hhhhg
2年前
家属的人缘好厨艺也好,明天家里竟然要招待两波朋友,而我就负责洗碗和带大家玩花牌和 switch^_^,希望明天通关河川大冒险。
00
hhhhg
3年前
最近的生活节奏大概是,早上七点半左右出门,九点到公司,午饭后打四十分钟乒乓球,之后午休半小时喝杯拿铁继续办公。

下午办公到六点半,晚饭之后继续工作二十分钟,七点去公司健身房练半小时,九点到家。

到家后大概一个小时花费在洗刷,各种家务(铲猫沙,洗碗洗衣服,准备第二天豆浆等等),做不动脑子的家务是我最佳的放松方式。

虽不能说掌控生活,但是有自己的生活框架让我安心很多。
00
hhhhg
3年前
美好的周末又来了,今天比较离谱的是昨晚打游戏到十二点半才睡结果今早六点自然醒了。
20
hhhhg
3年前
最近每天安排在日历上的事情都能完成,对生活增加了一些掌控感😄
10
hhhhg
3年前
谈一下我对笔记工具的看法

笔记分两种,一种是临时记录,比如快速捕捉想法,这种需要软件可靠稳定,快速启动,只要能打字就好,手机自带的备忘录就非常合适。

第二种是规整一些,更结构化一些的笔记。目的有两个,一是之后某天用来查找,这种需求通过搜索和层级结构都可以做到;第二个目的是为了把笔记内容内化到大脑,在大脑需要用的时候可以提取出来,我最近开始实践的方案是记录了一篇笔记之后就记录下来下次应该回顾的时间,在那一天去主动回忆下笔记内容然后记录下次应该回顾的时间就好了,方法也很简单,通过 excel 或者笔记自带的表格工具就足够了。

前两年(包括现在)双链笔记和卡片式笔记比较火,提倡笔记软件不应该只是为了记录,而是要更好的促进创作。

我认为一款笔记软件无法提升记录的欲望,双链也代替不了大量的输入和定期回顾带来的真实神经突触。
01
hhhhg
3年前
本以为买了空气炸锅会闲置,就像烤箱一样。

结果出乎意料的使用频率很高,今晚复烤了周末做的鸡翅,烤了红薯,晚餐全部用空气炸锅就解决了。
00
hhhhg
3年前
去年有意识控制自己的信息输入,公众号只看两个,取关了绝大部分的技术公众号并且转移到了 rss 阅读,因为在微信的环境下很难坚持读完一篇文章,太容易分心了,rss 阅读器更容易让人沉浸下来。

取消订阅了大部分播客,只保留了三个,运动的时候听商业投资或者谐聊,早饭的时候听 15min 的生动早咖啡。

书也看得少,阅读量大概是往年的一半。

之前路上会听播客,趁着丢了两次 AirPods 没了耳机,也就腾出了路上时间,用来发呆,观察周围或者想一些杂七杂八的问题。

之所以控制信息输入是因为之前要消费的内容太多,我本来看东西就慢,再面对一堆未读的公众号,没听的播客,没看的书,会有一点压迫感,所有读的时候思考太少,仅仅是快速的翻过。

新的一年的目标是继续保持低信息摄入,同时增加输出,包括即刻和博客。
00
hhhhg
3年前
在 ostep 的 reference 中发现了一篇非常棒的 paper,粗略翻了下,大概讲了作者多年设计计算机系统总结出的系统设计原则,分享给有缘人 www.microsoft.com
00
hhhhg
3年前
用了两年 notion,从上个月开始切换到纯文本做笔记了。

备份用 iCloud,二级备份用 cron job 自动同步到 github private repo 也方便版本回溯。

移动端阅读直接用苹果自带的文件系统。

同时纯文本更好解析也方便做一些顺手的小工具。

纯文本在50年前就有了,50 年后也依然会存在,但是任何一款特定的笔记软件的生命周期往往是短暂的。
00
hhhhg
3年前
尝试了手机关机 24h✌️
10
hhhhg
3年前
最近在看 operating system three easy pieces,里面讲到了早期操作系统的任务是怎么调度,要笑死了😂
00
hhhhg
3年前
很有意思啊

benn: 更新:原地址下线了,留个纪念版本 https://jk.benn.pw -------------------- 我很久没听城市广播了。前天打车堵在上班路上,听了一路的城市路况和新闻,有种久违的、对城市的亲切感。在很久以前,城市广播就是一个城市生活的背景音。 刚好自己也有个想验证的看法,那就是最简单的产品形态也能带来不间断的体验和惊喜。于是机会来了—— 下面这个链接后面,就是一个即刻镇的城市广播,它会为你不断地带来即刻镇的城市生活和气息。 即刻镇广播所有内容来自即友的最新发言,每十分钟一档全新节目。它是 7x24 不间断播报的广播,背后是一群勤奋负责的机器人。 即刻镇广播是实时的。不管现实地理位置中你在哪个城市,当你打开即刻镇广播,你听到的声音和远方的人收听到的是一样的。因为此时我们的网络地理位置在即刻镇。 我也是一位听众。 这两天写到很晚,昨天调通系统后就跑去睡觉了。今天早晨,才是我第一次正式收听即刻镇广播。我听着它刷牙、打车,然后再次堵在上班路上。有时我会忽略它,有时又会被它吸引,有时会感到惊喜,有时会被它打动,我总是会期待下一个节目。是的,即刻镇广播也超过我的预期了。 (Ps. 如果我白天不搬砖的话,也许我能把即刻镇电台开发完。现在广播节目里缺节目介绍和互动环节,混音偶尔有毛刺,背景音乐也太少了…… (Ps. 我对背后的技术架构和方案感到骄傲,全自动化、低成本,再多的流量也不会挂的(不要翻车不要翻车

00
hhhhg
3年前
抓大放小,避免把时间浪费在不重要的决策上。
00
hhhhg
3年前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听老板分享和最近看 csapp 有感

思考习惯值得日复一日的磨砺,但很多时候还是太沉迷做事而思考少

直觉来自大量的肌肉记忆

做决策的信息来源很重要
00
hhhhg
3年前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10
hhhhg
3年前
相比听其言,更重要是观其行。
00
hhhhg
3年前

鸠摩小虾米: 干我这行,给我机会大涨见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见了大量的骗子。 国内骗子,国际骗子。 我见了100多个号称是某国总统亲弟弟的人。见了200多个在地方招摇撞骗说自己是北京来的领导,见了300多个一年赚一百万说自己赚一个亿的。 见了大量吹牛逼的人,也见了大量真牛逼的人。 于是我形成了一个技能:判断对方是真牛还是吹牛。 有各种方式可以判断。 但是有一条一定没错:title花里胡哨整一堆的。什么词高级就套什么词的。 而且你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他到底是干嘛的。 一定是半桶水。 差生文具多,骗子title多。 写得越花里胡哨,就越要警惕。 有一次,我跟朋友在酒吧喝酒。来了个中年男人,跟我聊了一会儿,说自己是北大的教授,要加我们微信。 我微信一加,一看朋友圈。那个花里胡哨啊。 title:北大XXX总裁班金牌教授。 我特么的第一次看到教授前面还要加个金牌俩字。 西装革履,出的书说起来一堆,一查屁也没有。后来仔细去找了找。果然,顶着北大的名头搞的野鸡培训班。 北大两个字不知道养活了多少招摇撞骗的骗子。 另外那个芬兰人我之前也跟你们说过了。天天把【我是歪果仁】挂在嘴边,孜孜不倦纠正每一个中国人的英文发音。 说自己说上海交通大学的教金融的教授。每次开会,一本印着学校logo的金光闪闪的笔记本拿到桌上。 五六十几岁的人了,跟我在印尼雅加达商场吃饭,一两百块的午饭,要我们公司报销。 行为太过土鳖,让我不得不去查了他的底细。上海交通大学职业学院教英语的。 话再说回来,什么叫新媒体畅销书。 这六个字,连起来通顺么?? 这是对书的形容么? 左边保险右手金融。双手握紧,连起来,把新媒体三个字拖下水! 新媒体本人看到,都连连摇头。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