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锦诗09
251关注724被关注3夸夸
消费观察与实践
「名义上」投了十年消费的一级市场投资人
公众号《一五一十一少年》
播客《好公司研究院》
心理学爱好者,INFJ
置顶
锦诗09
6月前
周末特意整理了雷军的播客内容,雷军整个过程很投入,表达清晰而有深度,能感受出来每句话背后,都有大量的经历、思考甚至挣扎。

李翔也时不时能问出令人会心一笑的内容,看到小宇宙评论里各种吐槽李翔嗯嗯和剪辑问题的我甚至有点诧异,一旦听起来根本意识不到那些。

这期刚出来的时候,我只听了一部分就发即刻觉得是年度最佳中文,听完之后更这么觉得,我觉得播客是内容载体,真正在做事的人的内容才最有价值。如果只是外围观察的评论,制作再精良又有什么用呢。

必须要给李翔一个大大的赞。

整理的过程中,再次意识到,应该投身于自己喜欢的具体事,“有奖竞猜”,否则我和那些只会指责录制和主持人问题的人有什么区别呢,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77
锦诗09
2天前
因为偶然看到自己以前的笔记,又翻出来李连江老师的播客听了两遍,依然感觉很受触动,以及发现自己当年虽然也受触动,但是并没有实际把当时的触动落实到行动。

李老师在播客中总体的态度都非常谦逊平和 说自己是因为学术不是正当年了,才来跟大家讲方法,方法讲了估计同学们也听不懂,听懂了也不一定照做,照做了也不一定能成。 一直强调自己不厉害,当时毕业是因为在美国找不到教职,才到了香港的浸会大学,因为浸会大学对发文章的频次要求不高,所以他可以踏实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在谦逊平和之中,又有很多现实的点:
1-(对于博士生来说)读书不算工作,想问题不算工作,只有写作才算工作,如果一直看别人的,就会越看越没有自信。 2-大部分人没有成果,不是因为不会写,而是因为想的不清楚 3-虽然规划是要做长期,但是生活中,我们不是以十年,五年,一年为一个生活单元,而是以每一天。每一天有自己“千金不换”的黄金时间,这个时间做重要的事情,抵制其他事情的诱惑。 4-焦虑是做学术的常态,抵制焦虑的方法就是上一条,每一天都在做“重要”的事情,每天都在还债,一点点在还,就不焦虑。 5-如果拥有评价标准的人,只知道数豆子,那么我们就做豆子,以此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但是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忘了自己一开始想做什么 6-承接第五条,如果你可以在别人的游戏里打败他,然后你就有了更多做自己事情的权利,他举的例子是周雪光老师(这一点其实我倒觉得不适用于大部分人,正如他自己也说,是在美国没有找到教职到了香港,有时候在别人的规则里我们不擅长不喜欢,在保持基本温饱的情况下,还不如抽身出去,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Ep17 李连江:在学术界谋生存

随机游走|RandomWalk Theory

00
锦诗09
4天前
本来觉得这段录音挺好的,感慨这思路也太清晰了,可以直接成文的那种(实际上内容也和文章是高度一致的)
直到听到了两处,主持人执著地(de),念成了执着地(di),被采访者自上而下地(de),也念成了di。

所以这是AI合成的吧? 抱着这种心态又停了一遍,还有一些小细节有点奇怪。

以后我们还分得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AI合成的吗? 对于转发和觉得内容对自己有收获的人来说,真实和AI合成的重要吗?
20
锦诗09
4天前
朋友推荐这本关于布鲁克斯的书的时候,说的是完善了他对品牌的理解,如下文摘录的,确实非常生动。

我看的时候,更有意思的是他讲到的和巴菲特的互动,原来是伯克希尔控股的一家叫鲜果布衣的公司的子公司,后来巴菲特发现了这家公司的特殊,和CEO交流后,转成了伯克希尔直接控股。

在长期的接触中,布鲁克斯的CEO如此写到:

“经常有人问我,与伯克希尔及其领导人共事是什么感觉。在我的商业生涯中,我从未有过如此大的自主权,也从未感觉到如此的负责任和担当。在我经历过的所有权结构中,它最接近于掌控经营并对其完全负责。为什么?因为管理者是完全自主、完全负责的。
巴菲特在不断寻找有激情的人,而且他做了很多功课,以吸引和留住那些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的人。他总是想要那些热爱自己事业的人。巴菲特告诉布鲁克斯团队,他把自己想象成每天早上去西斯廷教堂的米开朗琪罗。他可以做任何事情,但他最想做的,是在那间办公室里完善他的杰作。”

还想再多看巴菲特。
00
锦诗09
4天前
因为家庭聚会,顺便逛了廊坊新区的一个超市,以食品为主,少量日用百货。
有意思的点是有一些山姆超市比较火的单品,用了其他品牌抄,比如下图这个小青柠汁,但看起来动销不好,效期已经过半了。
听到有人来找超市的工作人员,说自己是“李子柒”的商务,听了听是因为有几袋螺蛳粉过期了,被超市叫过来,超市一直念叨,有几袋我那天整理的时候发现已经过期了,要是打假的来了就麻烦了。
李子柒的商务说,要是还有一两个月到期,退了我们公司就可以收,但是现在已经过期了,你要是退了我就只能自己买单了,剩下的(180天的效期还有两个月到期),能不能多摆点堆头,是不是就能卖出去了呀

看了看其余几个螺蛳粉和自热米饭自热火锅什么的,也快到期了
01
锦诗09
8天前
DeepSeek分析了我的即刻发言,送了我一句话:

你已足够锋利,但不必时刻挥舞刀刃——偶尔让月光照在刀鞘上,也很美。”🌙

让我送给别人的话:“愿你的解构之刃斩获新知,愿我的脚手架接住星光——壬寅年,祝我们离世界的源代码更近一寸。”

都写得挺好,就跟那段仿冒的知乎回答(这是不是知乎搞的?),以及仿冒的英伟达回应,很能让人共鸣和产生情绪,但是过于迎合情绪,过于空虚。

又去看了看梁文锋唯一的专访,他的回答还是更简洁有力,没有掺杂很多情绪和艺术化的表达。借用他的一段回答:

“以后硬核创新会越来越多。现在可能还不容易被理解,是因为整个社会群体需要被事实教育。当这个社会让硬核创新的人功成名就,群体性想法就会改变。我们只是还需要一堆事实和一个过程。”
51
锦诗09
10天前
我们每个人并不等于自己的创意、作品、项目,虽然这些东西是个人的外化,将自己本身与这些抽离出来,允许别人质疑,再拥有皮克斯公司这样“专业”又不“强干涉”的智囊团,实在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不过正如作者说的,这里很多地方很微妙,所以他需要小心维护这个机制。
00
锦诗09
12天前
播客又更新啦,这次是我俩第一次当面录播客(以前都是远程),所以交流和“听感”要好很多,而且结合了很多案例讲“误判心理学”,是适合回家路上的陪伴播客😊

多年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一个事情,即便是专业的投资机构,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依然充斥着各类“误判”的倾向,因为决策都是人做出的,组织也会有各种问题。

我们学习这些经典的意义,不是“拾人牙慧”和机械化的“研读语录”,而是注入我们自己的理解,以及指引自身的行动。

Hope you enjoy it!

No.6 详解芒格误判心理学(下)

好公司研究院

00
锦诗09
12天前
谢谢@陶程 送的书,与小红书颇有渊源,也是长期用户,其实之前已经初步看了电子版,纸书拿到之后感觉很不一样:

封面和腰封摸起来都有种温润的质感,跟其他书不一样,这很小红书。

把消费者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理解他们真正关心的,服务好用户,然后自己也能赚到钱,相信这样的企业会越来越多的。
00
锦诗09
13天前
直观感受到了外文原版书的贵
30
锦诗09
14天前
这花开得像艺术品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