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Eilvo
107关注119被关注0夸夸
终身学习者。
公众号「价值探索家」
知识星球「浩哥的朋友圈」
欢迎链接交流,互相学习。
置顶
Eilvo
10月前
这个回答,过于真实了。

1/不做程序员,才知道一个月赚1w是多么难的事情。

2/如果没有通天的关系或者本事,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会对现有的工作有一些不满。

这很正常,不要觉得有不满就是这家公司不好,这份工作不好,哪怕你换一家公司也是会如此。

因此,真正鉴别是否是好公司的标准是,公司本身是否在飞速发展,自己能否在其中得到锻炼与成长。

3/辛苦不是门槛,能吃苦的比比皆是。不要觉得自己能吃点苦就很了不起。

发现自己多折腾一下,闯荡一下,经历多一些,并非是坏事,起码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慢慢从象牙塔中的单纯、主观、浮躁、理想主义转变成更加现实、客观、踏实。

折腾的过程,其实也是塔勒布所说的“反脆弱”的过程。要拥抱不确定性,不要追求稳定,要尝试在不确定性环境中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从而在不确定性中受益。

举个简单的例子,肠胃不好,有时候吃错一点东西就容易起反应,不舒服,那你就选择啥也不吃吗?不,不是的,你就正常去吃,偶尔吃错点东西,肠胃状态有点波动,这很正常,这是一种“不确定性”,但这种不确定性并非就是一种坏事,让肠胃在这种不确定性中慢慢适应、慢慢强大,同时,自己也能总结经验,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可以吃多点哪些需要吃少点,心中有个数。

生物是能够适应环境的,包括人类,不然怎么会有物种进化论?怎么会有今天的我们?如果生物在不确定性中得到进化,在地球的几十亿年历史里面,各种大大小小的灾害、动荡、变化,早就把各种生物消灭掉了。

其实人天生是对不确定性过敏的,当然,少部分不追求收益、只享受每天变化每天碰到新的挑战的过程的人例外。

所有追求收益的,没有一个不希望有稳定的确定性的收益,包括生意人,你问他想不想一个业务能一直稳定地产生收入,如果跟你说不想的,也是骗你的。

人都喜欢确定性,能获得确定性的回报,很多时候,也正是因为一个项目不确定性太大了,所以很多人才怯于行动、惰于行动。

如果告诉一个人,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一定能捡到很多金子,那么我告诉你,哪怕这条路再远、再苦、再累,也必定很多人抢着去走。

反之,如果走这条路的结果是不确定的,那么,这条路再轻松,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去走。

说了这么多,我并非鼓励大家去刻意地追求不确定性,为了不确定性而去追求不确定性,这是不对的,这样会影响个人的决策判断,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去捡破烂岂不是不确定性更大,难道都鼓励大家去捡破烂吗?

因此,不必刻意追求不确定性,我们只需要,拥抱不确定性,平常心看待不确定性,把不确定性当作是锻炼自己磨练自己的机会,当作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把扛不住的、不能适应变化的人淘汰掉,就可以了。

碰到不确定性,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巧妙转化为确定性的收益。

之前读老俞的《人生算法》,里面举了个例子。

假如你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确定性地拿到100w,一个是有一定概率能拿到1000w,那么你会选哪个?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

但是更聪明的人,还有一种办法。

把有概率拿到这1000w的机会,定价500w卖给有能力承担这一成本并且愿意承担这一风险的投资者。

这样,你就把这不确定性成功转化为了确定性的收益,收益还是那100w的5倍。
4347
Eilvo
4天前
达成成就,哈哈。
00
Eilvo
4天前
#随想
人本质上都是渴望确定性,厌恶不确定性的。

但客观现实却是相反,没有永恒的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存在才是确定本身。

例如上世纪90年代的体制内下海潮,诺基亚倒闭等等,都说明没有永远稳定、长盛不衰的生意、事物。

李嘉诚之所以能富半个世纪,不是因为他起家的塑料花生意有多赚钱,而是他总是在不断学习、探索、自我修正、调整方向,让自己的大脑时刻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适应确定性。

德鲁克说,要尽早发展你的第二职业。

他说他认识的所有创业者,都是早在他们原有的事业达到顶峰之前就开始从事他们的第二事业。
拥有更多选择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
任何人都不能指望长时间不遭遇严重挫折。在一个崇尚成功的社会里,拥有各种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

持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地适应这个时代前进的步伐,顺势而为。
给自己打造多一个选择,天塌下来都能赚钱的选择,提高自己的独立性,让自己能够不依赖于任何人或平台而独立生存。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应对不确定性的最好办法。

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惊吓,也可能会有惊喜。

既然不确定性无法避免,我们就要学会接纳不确定性,适应不确定性,享受不确定性。
30
Eilvo
19天前
深处这一全国创新之都,我总觉得,我也要干点什么,我也能干点什么。
00
Eilvo
19天前
#随想#
1/
只要愿景、发心、决心足够大,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如果做不成,应该要反思,为什么自己做不成?为什么别人可以?

不要用受害者的视角去看待失败,要以“上帝为我上了一课,我离成功又近了一步”的心态去看待。

2/
聚焦最重要的事情。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唯有聚焦才能把你的结果放大,大力出奇迹。

如何找到最重要的事?

如果这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你会去做什么?

把你的目标放大十倍,甚至百倍,然后找出能帮助你完成这一目标的事情。

其他的,都是噪音。
00
Eilvo
20天前
花钱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赚钱。
00
Eilvo
22天前
#随想
原来压力化解之后是可以这么开心的。

快乐如此简单。

不断寻找新的挑战,然后解决它。
00
Eilvo
25天前
#随想
虽然餐饮已经是红海,但是其实产品高度同质化,先不说像我图里这种要求这么高的吧(图2底部还有牛肉丸,鸡翅),哪怕是简单的蒸饭,有时候换换搭配,什么南瓜山药蒸饭,我觉得也是一个很好的差异化,但就是没有一家店这么做。
00
Eilvo
25天前
任何赛道都可以往简单化再做一遍,例如iphone,例如微信,例如manus,例如....千禾酱油。(虽然不得不说,还是一品鲜香)
00
Eilvo
25天前
遇到卡点、问题,就去向比你领先的、牛逼的人请教,你遇到的问题,99.99%都有解决方案。

你想突破10w的卡点,就去请教100w的人,突破百万的卡点,就去请教千万的人。

再难的赛道都有解决方案,例如你担心以后海外赛道卷了咋办,那到时候就去看头部吃肉的那些人是怎么做的,例如seo就去哥飞的社群看看。
00
Eilvo
25天前
#产品思考
看到一款叫简讯的产品,对抗信息流推荐算法,逆向而行,帮助人们碎片化获取到最核心的信息,感觉挺不错。

在信息流不够多不够齐全、缺乏结构化的年代,诞生了百度、谷歌。

在不够信息流智能化的时代,诞生了今日头条。

在信息流过载的今天,一些反熵增的简化信息流产品反而可能是一些机会。同类反熵增产品还有冯大辉老师做的readhub。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