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Eilvo
89关注117被关注0夸夸
终身学习者。
公众号「价值探索家」
知识星球「浩哥的朋友圈」
欢迎链接交流,互相学习。
置顶
Eilvo
4月前
这个回答,过于真实了。

1/不做程序员,才知道一个月赚1w是多么难的事情。

2/如果没有通天的关系或者本事,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会对现有的工作有一些不满。

这很正常,不要觉得有不满就是这家公司不好,这份工作不好,哪怕你换一家公司也是会如此。

因此,真正鉴别是否是好公司的标准是,公司本身是否在飞速发展,自己能否在其中得到锻炼与成长。

3/辛苦不是门槛,能吃苦的比比皆是。不要觉得自己能吃点苦就很了不起。

发现自己多折腾一下,闯荡一下,经历多一些,并非是坏事,起码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慢慢从象牙塔中的单纯、主观、浮躁、理想主义转变成更加现实、客观、踏实。

折腾的过程,其实也是塔勒布所说的“反脆弱”的过程。要拥抱不确定性,不要追求稳定,要尝试在不确定性环境中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从而在不确定性中受益。

举个简单的例子,肠胃不好,有时候吃错一点东西就容易起反应,不舒服,那你就选择啥也不吃吗?不,不是的,你就正常去吃,偶尔吃错点东西,肠胃状态有点波动,这很正常,这是一种“不确定性”,但这种不确定性并非就是一种坏事,让肠胃在这种不确定性中慢慢适应、慢慢强大,同时,自己也能总结经验,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可以吃多点哪些需要吃少点,心中有个数。

生物是能够适应环境的,包括人类,不然怎么会有物种进化论?怎么会有今天的我们?如果生物在不确定性中得到进化,在地球的几十亿年历史里面,各种大大小小的灾害、动荡、变化,早就把各种生物消灭掉了。

其实人天生是对不确定性过敏的,当然,少部分不追求收益、只享受每天变化每天碰到新的挑战的过程的人例外。

所有追求收益的,没有一个不希望有稳定的确定性的收益,包括生意人,你问他想不想一个业务能一直稳定地产生收入,如果跟你说不想的,也是骗你的。

人都喜欢确定性,能获得确定性的回报,很多时候,也正是因为一个项目不确定性太大了,所以很多人才怯于行动、惰于行动。

如果告诉一个人,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一定能捡到很多金子,那么我告诉你,哪怕这条路再远、再苦、再累,也必定很多人抢着去走。

反之,如果走这条路的结果是不确定的,那么,这条路再轻松,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去走。

说了这么多,我并非鼓励大家去刻意地追求不确定性,为了不确定性而去追求不确定性,这是不对的,这样会影响个人的决策判断,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去捡破烂岂不是不确定性更大,难道都鼓励大家去捡破烂吗?

因此,不必刻意追求不确定性,我们只需要,拥抱不确定性,平常心看待不确定性,把不确定性当作是锻炼自己磨练自己的机会,当作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把扛不住的、不能适应变化的人淘汰掉,就可以了。

碰到不确定性,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巧妙转化为确定性的收益。

之前读老俞的《人生算法》,里面举了个例子。

假如你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确定性地拿到100w,一个是有一定概率能拿到1000w,那么你会选哪个?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

但是更聪明的人,还有一种办法。

把有概率拿到这1000w的机会,定价500w卖给有能力承担这一成本并且愿意承担这一风险的投资者。

这样,你就把这不确定性成功转化为了确定性的收益,收益还是那100w的5倍。
4347
Eilvo
2天前
#随想
小的时候,我表弟,以及身边的朋友,学自行车,学滑板车,都是摔的浑身是伤才学会的。

而我,无论是自行车还是滑板车,一点伤都没有,一次也没摔,就学会了。

是啊,别人遇到的挫折,不一定你也会遇到。

人总是习惯性地把别人的经历代入到自己身上,用别人的处境臆测自己的未来。

看到别人赚钱了,觉得自己也能赚钱。
看到别人倒闭了,觉得自己也会倒闭。

不要用别人碰到的挫折吓唬自己。
或许,你会很顺利呢?
不试试,咋知道?

黑神话悟空的作者叫啥我忘了,但他有句话我记得很清楚。

“永远都不可能准备好。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
00
Eilvo
2天前
#随想
我的底气,并不在于我目前拥有什么,而是我坚信我未来能够拥有什么。

当下拥有的,那不叫自信,当下没有而坚信未来一定会有的才是。

当年毛主席在中国一无所有、甚至经受重重逆境的时候,仍然坚信中国革命会胜利,这便是自信。

创业者,就应当要有这种一无所有、身处逆境中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对自己充满底气的自信。

同时,也不得不佩服毛主席那种一眼看透本质的战略眼光。

一眼就看出来美国当年跟苏联的军备竞赛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本质目的是为了拖垮苏联经济。

看来多读书,还是有好处的。

最近,我国刚试射了洲际导弹,全程试射成功,真的很不容易。

在这件事里面,我有几个深刻的感受。

第一,佩服国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踏实低调锤炼自己、韬光养晦的风范。

第二,国家强大真的很重要,打铁还需自身硬。所谓的和平、社交、尊严,都是建立在自身过硬实力的基础之上的。

第三,十分佩服科学家先辈们在国家一无所有的艰苦时刻,仍然能克服所有困难、突破所有技术封锁,从一纸空白塑造成今日这副让美国都害怕的军事实力。

而且还十分有先见之明的,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布局北斗导航,如果没有自己的导航系统,哪怕你有再先进的导弹武器,美国一旦关闭导航系统,所有的一切武器都瞎了眼,只能任人宰割,想想就可怕。

所以,今天的和平生活,真的来之不易!

洲际导弹、核潜艇、北斗系统...这些这么难的国之重器,都能从一纸空白发展成今天这副模样,我们平时遇到的小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有什么理由克服不了?

第四,以上三点,对于指导个人发展亦十分适用。

即,对于个人而言,

一,人若无名,专心练剑,踏实做事,低调做人,秀肌肉的前提是要有肌肉。

二,平日里遇到任何困难挫折,想内耗焦虑放弃时,想一想国家是怎么走过来的。国家能走过来的路,你为什么不能?

三,毛主席就是一位值得学习的创业者榜样,值得所有创业者学习,包括终身学习的习惯,包括那股身处逆境仍持有的自信与韧性,包括知行合一、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且持续反思的品质,包括那一眼看透本质的第一性原理的践行....

恰逢国庆将至,顺带慨叹一下,应个节。
00
Eilvo
2天前
#随想#
1/
要去找不认为是工作的工作,才能像巴菲特说的那样,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譬如创业,似乎就是我感兴趣的事情。

创业我不觉得是在工作,也不认为单纯为了赚钱,我觉得这是体现我个人价值的乐趣所在。

做成了,能满足自身的价值诉求,能给社会带来价值,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怕只有一丝的实质性改变(像滴滴和美团,我认为真的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是往大了讲。往小讲,顺带地,自己也能赚到钱,不需要看老板眼色吃饭,自己哪怕熬夜加班,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

如果能满足以上,我就觉得,这一辈子,没白来,我是有价值的。

暂时做不成,也无所谓,万事皆概率。
在美国硅谷,创新失败者被视为“有经验的人”而受到企业青睐。
失败意味着有经验,意味着下一次成事的概率会增加。
我们能做的就是敢于尝试、直面失败,提高试错的效率,在这过程中提高成事的概率。
一次不行,那就干两次,两次不行,那就三次,干到行为止。
干10次,失败了9次,或者干100次,失败了99次,都无所谓,只需要成一次,就足以翻盘。
所以到最后发现,其实创业也是考验你的韧性、心性的过程。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年轻的时候,多尝试,多挑战,多试错,多经历些不一样的事情,打造一款属于自己的、能给别人带来价值的产品,干出一番事业,积累一些积蓄。

等到老了,退休以后,开家咖啡馆,写写代码读读书,搞搞投资,做杯好的咖啡给到来的客人尝一尝。

2/
要审时度势,根据局势随时、及时调整方案策略。

尽可能地少花时间,提高效率。

时刻反思,自己投入的时间,产出了什么效果,到底有没有价值。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需要及时调整策略。

多花时间却没效率没效果,到头来只是感动了自己。
00
Eilvo
17天前
失败是常态,永远要在看不到希望时看到希望,愈挫愈勇。
00
Eilvo
26天前
我越来越发现,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接纳自己,挺重要的。

就譬如,我发现自己在家没啥自控能力,那我就不强迫自己自律,就去图书馆。

又譬如,我一开始很想把自己的饮食习惯固定下来,每天就固定吃那些健康的东西。
但后来发现自己本质上就是一个追求多样化饮食的人。
所以固定食谱对我来说就是行不通的。
然后我就没强迫自己去那样做。
反正多样化饮食也没什么不好,只要保证大原则大方向没错,摄入的碳水,蛋白质,维生素啥的均衡,那就行。具体的细节上我不强迫自己。

还有很多的其他事情,我知道自己是那样的人,我也不强求自己去改变,而是想办法用别的更容易接受的方法去帮自己达到某个目的。

就是慢慢地,我更了解我自己了,然后能够更加自洽,不会逆着自己的性格去逼自己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
10
Eilvo
1月前
下午跟我爸聊天,他提到的两点思维,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1/
逆其道而行之。

我说我这两天好像有点感冒,还要不要坚持洗冷水澡。

我爸说,就是感冒才要洗冷水澡,逆其道而行之,激发体内的抗性。

但是这里我不是要提倡这种做法,也不评判这种做法正确与否,只是觉得这种逆向思维是值得学习的。

这跟“以毒攻毒”的思想有点相似。

为什么我觉得这个思维有道理呢?

因为我自己有切身的体会。

自己肠胃不太好,之前一直冷的不吃辣的不吃很多东西都不敢吃。

直到有一天同事聚餐,“被迫”吃了一回辣的火锅,结果发现肠胃好像还能接受。

打那以后,低于这个辣度的食物,我就很有自信很有底气地去吃了,很多东西也都能放开胆子去吃,肠胃似乎也一直没啥事,甚至适应能力越来越强。

我外婆,冷的不吃,说寒凉,热气油腻的不吃,说胆固醇高油脂多,老人家不适合吃。

我就跟她说,那为啥香港有些90多岁的老太婆还能喝冰奶茶,为啥西方国家那些人到了一定年纪还能吃汉堡喝可乐,活的还挺久。

其实就是身体适应了。

人的身体也是符合“反脆弱”思维的,越是呵护它,就越脆弱,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就是要适度给予一些刺激,它才能逐步适应,逐渐变得强大。

写到这,我发现,很多道理,不管是“以毒攻毒”,还是“逆其道而行之”,还是“反脆弱”,其实就是叫法不一样,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思维共性。

2/
凡事不用想太多,稍微想一想,就可以着手去干了。

因为你不是做什么大生意,不是干什么大事,不会因为一两个决策失误就影响全局。

船小好调头。

很多的灵感,都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产生的,不要企图一次就获得成功。

这个跟YC创始人Paul之前说的一句话思想很相似,“如果你失败得太少,证明你太保守了。”
00
Eilvo
1月前
什么是人性?

人性就是好吃、懒做、贪婪、爱享受。

有时候,克服人性的惯性,逆着人性,去做一些不那么舒服但对自己有益处的事情,是可以让自己感受到对自己身体的强烈掌控感的。

就拿洗冷水澡一事来说。

我爸坚持了三年,不论春夏秋冬,冬天最冷的那几天也照样坚持。
说坚持了以后,抗寒能力、体质等等都变好了。

于是我也开始学习我爸了。

哪怕是夏天,说实话,洗冷水澡终究是不如热水澡舒服。
有时候下雨过后,天气凉了些,冷水澡更是有点刺骨的寒意。

但是我还是选择了坚持。
坚持以后,那种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感,那种成就感、进步感,是可以让自己得到愉悦的满足的。
00
Eilvo
2月前
最近能体会到巴菲特跳着舞去上班的那种感觉了。

原来做一件值得的、有意义的、充实的、能提供给你价值感的事情,是多么的开心。

每天早上起来都是充满激情地、很兴奋地想去做这件事。

哪怕这件事本身很累,也或许没有任何的收益。

但能够参与这件事本身,享受这个过程,就是最大的幸福。
40
Eilvo
2月前
《从“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到“职场心理落差”:读书与现实的差距在哪里?》

大家好,我是浩哥。

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到头来似乎也没过上曾经父母和老师所描述的看似完美的生活,那么,读这么多年的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以及,真正能让自己感受到持久幸福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疑问呢?

因为在生活中,我发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有些看似好吃(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广告和营销的“推波助澜”)的东西,没有机会尝试的时候,总会心痒痒地想去尝试。

终于有机会尝试了,你会十分地欣喜,但当你真正吃上了以后,发现也不过如此,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吃和惊喜。

这种心理,我觉得有点像是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也或许可以用人“贪得无厌”的本性来解释,有了好的,就想要更好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当然这里没有贬义的意思,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这股无穷无尽的欲望,成为了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源动力。

这股本性,用在好的方面,例如学习,你可以称之为“有上进心”,用在不好的方面,例如无节制地非法地索要钱财,就成为了“贪婪”。

之所以会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就是因为部分官员把这股本性错用于不好的方面。

我发现自己很喜欢研究人性,理解了人性,才能更好地跟人打交道,也才能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改善、完善自己。在商业领域(包括产品、营销等等),理解人性,才能更精准地揣摩消费者心理。读过张小龙的《微信背后的产品观》,就发现,张小龙也是一个把人性理解得很透的人,才能做出微信这个伟大的产品。

为什么说理解人性,有助于完善自己呢?

举个例子,当你意识到人的本性就是懒惰的时候,你就不会高估自己的学习自觉性,就会有意识地采取行动(或是让别人监督,或是去学习氛围浓厚的地方学习,例如图书馆、学校)让自己在正确的方向上走。同时,你也不会因为自己某些时候怠于学习,就会有罪恶感,陷入自我怀疑,就会想,是不是只有自己才这么懒?理解人性的你就会明白,这是人性,不是你的问题,你的问题就在于,没有采取合适的行动去抵抗人性。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理解人性?

多读历史。

最近读历史就发现,刘邦、朱元璋等这些能从一无所有的社会底层最终成为千古留名的开朝皇帝,实现人生的完美逆袭的人,都是人精,都完美符合“厚黑学”的定义。

说白了,就是处事圆滑、能屈能伸(刘邦被敌军俘获时能放下身段跪地求饶,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遇到人才时也能放下身段邀请加盟)、脸皮厚、够狠(刘邦为了逃命连儿子都可以丢掉)、有手段、懂得笼络民心。

这些词,虽然看上去似乎不那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都证明了他们对人性的透彻理解与拿捏。

人,可以不“世故”,但不可不“知世故”。

哎,有点扯远了,回归正题。

对于上述提到的两个问题,慢慢地,我似乎悟到了什么,似乎想通了。

以下是我的思考,与尔分享,不一定正确,但一定真实,希望能带给你启发与收获。

1/

现在慢慢意识到,读了这么多年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思想与价值观正确、健全,掌握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论,能够独立思考与决策的人。

而不是说,读完书毕业出来,一定能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很赚钱的工作。

以前,家人、老师为了让你重视学习,好好读书,不断地洗脑,说只要好好读书,毕业就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就能赚到钱。

于是,很多人名校毕业出来,以为自己就是天之骄子,纵横职场,像以前家人、老师所描述的那样。

然而,毕业后,发现并非如此。

难免会产生不少心理落差。

就会觉得,我辛辛苦苦读了这么多年书,不应该找不到工作啊,不应该只是干这么普通的工作啊,不应该这样啊...

于是,开始怀疑过往这么多年的书是不是白读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出来,才干这么普通的工作,似乎很亏,不是这样的。

你能成为一个人格上健全、懂得孝顺、懂得感恩、懂得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人,就已经是这么多年求学生涯的最好结果。

说白了,读书就是为了培养能跨越周期的底层操作系统。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有一个著名的“三把火”理论。

即,凡是能被火烧掉的东西都不重要,比如金钱、房子或者其他物质财富,而无法烧掉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总结起来有三样,那就是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这也是深于内心并真正属于自己的“三把火”。

著名天使投资人、《纳瓦尔宝典》一书的主人公纳瓦尔曾说过,假如某一天我现在的所有财富全都消失,我也可以重新赚回来。

因为底层能力,才是真正跨越周期的。

底层能力欠缺的人,哪怕天上掉下个大馅饼,让你赚到大钱,到头来,也会凭实力亏掉。

2/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没有绝对美好的事物,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相对美好。

好吃的没吃过,很想吃。吃了以后,发现也不过如此。

钱,没钱的时候想要,有的时候发现,也就那样。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些有钱人,现在已经不再是追求财富的增加,钱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数字。

他们开始追求快乐、追求健康、追求纯粹的不一定赚钱的梦想。

当然,这里不是说钱不重要。任何东西,哪怕是不值钱的,但你没有,而且需要,那这样东西就是重要的。

只是,渐渐地你会发现,真正让你幸福的,是好吃的从没机会尝试到有机会尝试的过程,是财富从无到有的积累的过程,而不是好吃的或者财富本身。

举个身边的例子,你会发现,在网上买东西,最让你欣喜和激动的是等待商品到达以及到达后拆箱的过程,也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并非是真正拥有这件商品本身。

人生到头来,其实就是一场梦。

每天规律的生活,学习,提升自己,感受自己身心的健康与点滴的进步,这些正向变化本身,才是真正让人欣喜、获得持久幸福的事。

从“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到“职场心理落差”:读书与现实的差距在哪里?

00
Eilvo
2月前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没有绝对美好的事物,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相对美好。

好吃的没吃过,很想吃。吃了以后,发现也不过如此。

钱,没钱的时候想要,有的时候发现,也就那样。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些有钱人,现在已经不再是追求财富的增加,钱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数字。

他们开始追求快乐、追求健康、追求纯粹的不一定赚钱的梦想。

渐渐地你会发现,真正让你幸福的,是好吃的从没机会尝试到有机会尝试的过程,是财富从无到有的积累的过程,而不是好吃的或者财富本身。

举个身边的例子,你会发现,在网上买东西,最让你欣喜和激动的是等待商品到达以及到达后拆箱的过程,也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并非是真正拥有这件商品本身。

人生到头来,其实就是一场梦。

每天规律的生活,学习,提升自己,感受自己身心的健康与点滴的进步,这些正向变化本身,才是真正让人欣喜、获得持久幸福的事。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