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猴猴说话
106关注305被关注1夸夸
✏️在这分享的杂七杂八想法比微信朋友圈多
猴猴说话
1天前
最好的写作工具,就是你不小心按一个回车就能发出让别人看见的聊天框。
它更能让你聚焦在当下,你的感受、情绪,你对经验的回溯与解读,你在担忧的事。最重要的是,你有一份类似于和人面对面的紧张感,一种发自心底的表达欲在这一刻降临在你身上。
在聊天框里,你会看见在当前的情境下,你最想表达的东西是什么。
00
猴猴说话
1天前
重新回看了「体裁」那篇文章,那时候用符号学来诠释个体如何应对权威的规训。 但是因为知识储备还不够,也无法完全地把它表达出来。 现在发现它和弗洛姆在《逃避自由》里讲到的“机械趋同”存在很多共性。 比如我文章开头提到的我姨娘没有明确的打卡和旅行计划,就是一路开车,走到哪儿就玩到哪儿,这就类似于弗洛姆在书中提到的“自发性活动”。 我在微信读书的书评里看到一个很有趣的例子。说音乐人在cover一首歌时,有的乐手习惯于尽可能完美复刻和还原乐曲演奏中的每一个细节;而有的乐手只是记住原曲的结构与和弦,剩下的空白就依照自己的心情,林场随性发挥。 我还进一步追问他,这是否与音乐造诣或间奏经验有关?对方回答了我说,这是流派的区别,比如古典乐乐手力求完美复刻;现代爵士乐乐手追求即兴发挥。 这和我在文章最后引用的《非平面》的话很类似: 「“解放”不是脱离束缚,而是找到更好的依靠,保留这些绳子,通过在其中分辨出更多的联系,我们更能认清这些附属物并非限制,而是可以利用的力量。」 在规则已经在无形中浸入我们的内心和生活方式后,我们也许想要逃离现在的群体和系统,但是逃离后,我们必然还是会进入到下一个系统。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去保留手中的线,保留自己珍视的情感关系、原则、通识、可迁移的能力,才能在无常的命运漩涡里,保有一份纯粹的自我。 而这个保留手中的线,就和演奏乐曲时,记住音乐的结构与和弦一样,这是你面对每一次不确定的舞台时,演出的底气。

把自己当成艺术品,应对他人构建的体裁

00
猴猴说话
3天前
注意区分:完成任务和追求绩效。

完成任务,可以作为一种固定的仪式,比如每周做一次自我总结和复盘,每天写一篇日记。任务的特点是,它有秩序感,但不具备强制性。

就像你可以规定自己每周写一篇文章,可以写几千字,也可以写几百字。

而追求高绩效则是,你不仅要完成一篇日记,你还希望你的日记公开后的浏览数据,达到某个指标。如果没有达到,你就要拼命地鞭笞自己,优化日记的内容、标题,让它被更多人看到。

希望让自我表达被人看见,这无可厚非,但是在绩效意识的加入后,它就变成了一种强制,一种自我剥削的动力。让人产生焦虑和痛苦。
00
猴猴说话
13天前
今天终于剪完了视频,上传后做keep,洗澡,完了和陈女士一起出门吃烧烤,在回来的时候,我凭借超绝的运气看见了若隐若现的猎户星座。这是我看《关于地球的运动》唯一学会的星座。
明天就要离开金昌这个流量福地了,希望回去了还能找到在这里的创作状态。
00
猴猴说话
22天前
今天初五,又有人早起就放炮,当我们楼下第一声炮想起时,我和陈女士都默契地捂住了对方露在枕头外的一只耳朵,虽然无法完全隔绝炮声,但我那时候已经不管什么炮声了。那之后,鞭炮声更多了,但我睡得更熟了。
00
猴猴说话
24天前
春节前后,感冒生病了,没心思看复杂的书,就想着把鬼灭之刃的无限城篇的漫画看完。 看到最后,总想象着主角炭治郎能通过回忆杀,然后开大,在大众都对boss无惨毫无办法的时候,继国缘一上身,瞬间以华丽丽的姿态虐杀了无惨,无惨在难以置信的惊诧中,逐渐消亡殆尽。炭治郎至此成为了救世英雄,所有的鬼杀队的成员都对他投来崇拜的目光。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主角通过短短几年时间,就能从一个门外汉最后杀掉一个活了几百上千年的鬼王,那鬼杀队一代代的努力,就仿佛成了一个笑话,真正的开挂的人,反而是已经死去的继国缘一,是他开创了日之呼吸,让猎鬼人能在原有的剑法基础上,增加更大的杀伤力。而炭治郎只不过是有一个与继国缘一有些许渊源的祖先。 这让我本想在虚拟世界中的英雄情结被打破的感觉。 而无惨的死亡是多个因素的堆叠形成的,是继国缘一曾经留下的刀痕,是忍和珠世等药剂师联合研制的毒药,是一个个起身又倒下又起身的鬼杀队成员前赴后继地拖延,在早晨的太阳升起之前,一切都是那么缓慢,害怕出现什么新的变故,但是炭治郎能做的也仅有如此。 这恰恰打破了我的一种预期,并且让我感觉到这样的设定其实更符合现实,也更宏大和打动人,把“意志的传承”呈现的更合理了。 无惨从始至终都是孤独的,从生下来的时候,如同死婴一般,被丢入到火化场时,才开启了第一声啼哭。他从生下来的时候就是被嫌弃的。即便获得了鬼的力量,也被周围的人恐惧,也是用绝对的权力去操控鬼,虐杀人,在权力关系中,在追求完美永生的欲望里,人是无法清醒地感知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如果可以的话,那便会像波伏娃笔下已经获得完美永生的福克斯,在经历过欲望的满足与湮灭,体会到极致的孤独之后,只想一心求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无惨确实只能算作生物体,一种执着于生命的生物体。 当他被阳光照射时,身上诞生出厚厚的肉,包裹了自己和拿剑刺穿固定住他的炭治郎,厚厚的肉堆砌出的是那个童年原初被抛弃的死婴,回到最初那种孤独、焦虑、愤怒的婴儿模样。在他真切地体会到死亡来临之际,才真正地意识到意志的传承,才是他真正想要的东西。所以,才会把所有的鲜血和希望都倾注在炭治郎身上。
最后有一幕画的很好,就是把炭治郎从无惨的泥泞中托举起来的,是曾经牺牲过的战友的手,此时天空洒下紫藤花花瓣,来自于生的世界的人也眷顾着他,是啊,炭治郎早已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可,被在世的朋友和亲人牵挂着。
无惨希望以无根之木去建立的意志,终究是一种强加,是另一种权力的交换和控制。
00
猴猴说话
29天前
又看完了藤本树的《再见绘梨》和《链锯人》,他的电影般的分镜,写实动感的笔触,模仿镜头抖动的处理,对于情节的拿捏都很厉害,而且还会在适当的位置加上刺激读者的擦边对话和内容,情节上对我虽然有触动,但是不深,总感觉在“不正常”的精神面貌下,在天马行空的类似于精神病的各种设定下,还是藏着一颗正常人的内在,所以这种错位感反而会让我出戏。但这些都不足以掩盖他的才气和作品优质。
只是个人感受看,我更喜欢押见修造的《恶之华》,在正常的生活和环境设定下,慢慢显示出人性内心扭曲、极端、阴暗的那一面。特别喜欢《恶之华》最后一话,从仲村的抑郁视角去看世界,所有人都是潦草的黑影线条,老师张着血盆大口,嘴里飞出的苍蝇填满整个教室,在她的世界里,没有人和她一样,只不过是一个个肮脏、狗屎一般的“正常人”,直到主角的出现,她终于看清了他的脸,一个和她一样是个“变态”的人的脸。
00
猴猴说话
1月前
在剪视频的时候,我想找一些“资本家”、“大老板”的视频素材,在网上搜了但是没找到,后来灵机一动,在剪映自带的素材库里搜了“成功”……素材出来了一大堆
00
猴猴说话
1月前
今天和陈女士下楼取快递,今天金昌的天气很好,能见度很高,在路上我竟然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看见了两颗若隐若现的卫星,它们的运行速度好快,没一会儿就划过了一半的天空。
00
猴猴说话
1月前
前几天写稿,对于书中庞大的内容,半天拿不定主意到底要着重写哪个点。每天看到提纲都会推翻,重写,一天一个想法,好不容易写了一段案例,发现又和主题不太搭,用不上。而后发现,其实只要正文没有定下来,框架重心就会一直游移,像打开盒子之前的猫,连什么品种都不知道。所以我觉得自己得先敲定一部分,再敲定一部分,用已确定的内容来减少后续的选择(像极了人生往后的选择,前半生的经验会决定后半生的选择)。于是昨天下定决心,告诉自己“完成比完美重要,顺着现有框架写”。今天早上打开文档,看到了零零散散的、拙劣的文字,心生一种怜悯感,心底不由发起不会得到回应的感谢:前几天的我,真的辛苦了,我一定不会辜负你做出的努力!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