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二当家李多余
18关注3k被关注8夸夸
8年自媒体|知乎百万赞|原创200w字
读客科幻文学奖银奖|真实故事一等奖
公众号:咸鱼人生自救指南
📲:liduoyu-01
【即刻瓜王】
置顶
二当家李多余
1年前
人生第一个科幻小说奖,被戴锦华老师的赠言深深感动了。
-
作为科幻小白第一次写科幻小说,非常意外的从5000人里突围,拿了第三届读客科幻比赛的银奖。
说真的,非常意外,非常费解,非常惶恐。
因为确实没能写完自己的构想,卡点交稿,自己也是科幻门外汉,甚至听不懂那些科学名词。
还记得在交稿之后我绝望沮丧地想,我果然不是写科幻的料。
-
于是在颁奖典礼结束后,私下的大师课上我诚惶诚恐向戴锦华老师提问,写得这么差的作品为什么会得奖?老师们看上我啥了?

很遗憾,我的作品并不在两位老师的组里,所以并说不出来优劣。
但戴锦华老师并没有跳过这个问题,而是认真看着我说:
“入围是有意义的,得奖是偶然的。
因为入围意味着必然经历过多重标准的筛选,但是得奖很多时候取决于评委的口味和心情,不必在意。
但是
你说觉得自己写的很差,我的观察是,
女性往往对自己的创作评价回远远低于实际情况,
所以很有可能,是你低估自己的能力了。”
【作为女性太容易低估自己了】,
【作为女性太容易低估自己了】,
【作为女性太容易低估自己了】,
这是我第二次听到这句话,来自另一位我喜爱的杰出女性。
这句话阐述尽了我得到这个奖的全部意义。
感动难言。
-

虽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
但是一定会有什么地方是好的。
这就够了
-
感谢读客
感谢戴锦华老师
感谢每一个前辈,同仁,老师
感谢没有半途而废的自己
感谢看到这里的你
271
二当家李多余
6天前
前两天刚发完“ai写作不咋地”的帖子,今天就刷到有人说自己用ai写出了剧本,如何颠覆了认知,怎么怎么厉害。
然后拉到最后一页———
果然是卖课。
🤫
还是线下课,盲猜要四位数吧。
·
还是那句话:
ai是否真的能够直接用来创作,是否真的那么高效便捷,你自己花半小时直接套用一个故事灵感生成试试。
现成的小说电影直接用就好了。让它创作完再对比原作,太容易区别了。

但是自己不尝试,只看个标题就默认“已经有人用ai写出剧本卖钱了”“ai已经可以写长篇小说了”“ai干掉创作”,然后人传人制造焦虑和恐慌,确实不是很好。

人家这么干是因为有钱可以赚,你图啥?
40
二当家李多余
7天前
我承认我有点抽风,但是好想去ktv点小姐见识一下
想要和她们聊聊天,看看不同的世界
有人点过吗?什么价格?
想把这件事列入今年的想做清单里(emmmmmmm)
180
二当家李多余
7天前
是的。多发钱,多让人休息,多安排机会出去玩,多给大家出作品的机会让人家以后想换工作了也有的说。给人搞点实实在在的。

一只萧包子: 真心觉得创业团队,别整天弄那些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把手头上的事做好,把业务做稳,收益稳步增长,给成员多发点钱,比啥都强。

00
二当家李多余
8天前
开始提高对自己好的标准之后
经常能感觉到“活着真好”
连干活都有劲儿了
嘿嘿
10
二当家李多余
9天前
最近总有朋友发关于“deepseek写小说”的信息给我,那就说一下我的看法:

1)能觉得ai写出来的东西是“好东西”的,平时大概率不太阅读。
不然会很容易识别出里面的塑料味儿。

2)会害怕ai替代人类写作、认为从此人类写作要进入历史尘埃的,平时大概率也不太写作。
不然会很清楚知道写作的核心不是“文笔”,而是“灵感”“结构”“节奏”“风格”,以及洞察。

3)专业的编辑和专业的读者都能轻易识别出ai写的东西,不用担心。
识别不出来的人本来就不阅读,所以也不必在意这波人。

4)ai在创作上最大的帮助是提供资料,
其次是帮助梳理逻辑,
然后是互动提供灵感的可能性,
再然后是阅读并提供修改建议,
最后才是直接上手进行部分创作。
也许未来作家会变成ai调酒师,直接让ai生成内容。
但是怎么生成、生成什么,也还得是那个人类说了算。

5)我目前用ai帮助写过文章、小说、文档、短内容、内容整理等等,结果就是都得自己上手重写。
可以用到的部分从50%到10%不等,有的是我直接写好了五千字底稿给它优化的,出来之后还是不能用。
ai的思考方式和我的思考方式不同。
我比较自恋,还是更喜欢我的脑子。

6)创作本身就是创作者最享受的部分。如果是商稿和工作稿,完全可以用ai,但是如果是自己想要做的创作,为什么要交给别人?
喜欢做饭的人不会选择预制菜。

7)最好的双盲测试是用同一个灵感,分别给ai来写和传统作家来写,不公布作者的前提下看看读者更喜欢哪个。
但哪怕是ai表现更好,那也不是ai战胜人类,而是提示词设计师战胜了传统作家。

8)
学会利用工具
稳定内心需求
相信专业审美
无视路人喧嚣
关注本质,上手干干。最好的祛魅是试试。
综上,没啥好慌的。
308
二当家李多余
9天前
目前对我最有效的咒语:
【做这件事坏财运】
·
睡懒觉,坏财运。
房屋不整洁,坏财运。
睁眼就玩手机,坏财运。
和人吵架,坏财运。
勉强谈恋爱,坏财运。
太久不出门,坏财运。
熬夜,坏财运。
吃太多甜品,坏财运。
·
只要脑子里有了这个原则,一切都变得简单多了
109
二当家李多余
15天前
快乐的朋友圈会永久保留
emo的朋友圈只保留30分钟
因为30分钟是我的矫情分界线
超过这个时间就会觉察到自己太矫情了,并且清晰意识到自己其实很孤单这件事
需要像防火一样快速防止这种情绪蔓延
30
二当家李多余
15天前
9个月之后的追踪:大哥创业失败回去上班了。

二当家李多余: 昨天见了个从大厂跳出来创业的程序员,聊了一顿饭的功夫,最终得出一个反复被验证的结论: 大厂误人。 至少是误创业人。 具体的之后写稿子细说,这里简单提炼一下: 1)这个兄弟说,他去字节上班是为了学习两年然后出来创业。 这逻辑就很不通顺。 在大厂当然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但是这些东西是为了成熟系统服务的,不是为了创业服务的。 在大厂你能够磨练自己成为优秀协作者的能力,但是很少有机会可以练习创业的全环节。 2)这个兄弟经历是名校-理工专业-毕业即大厂程序员-在多个大厂之间切换。 这就导致了他的整个青春年华都处在一种相对单纯的环境里。 人际关系也好,碰到的事儿,思考的办法也好,都很单纯,直线条,社交少。哪怕在上海这么精彩的城市也没什么离谱遭遇。 这就直接导致他对人的理解很单薄,对事情的期望很理想化。 比如被朋友带去销售场子里忽悠花了几千块他就觉得很崩溃了,人性太黑暗了。遇到个gay搭讪就吓坏了,很崩溃。 但是这才哪到哪啊……… 这种情况长出来的人很适合做技术专家型,稳固系统型,不适合搞复杂系统,走野生路线。 3)在大系统里长出来的人,还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思考冗余太多,具体执行太少。 先做大量的(用来糊弄甲方和上级的)调研,然后各种内部琢磨,内部产出,最后磨磨蹭蹭对外,战线拉得非常长。 大公司可以这么干,因为有钱有人烧得起,小个体这么干,那就是找死。 4)这可能是大厂技术员独有的单纯,会觉得事情不够好都是产品做得不够好,换我上手分分钟给你搞定。 但是具体的链路,具体的解决办法,真正深入的分析,对用户的触摸把握,没有。 然而很多事儿之所以是现在那个样,很可能那就是当前条件下的最优解。 先写这些,别的再说。

50
二当家李多余
17天前
过年回家的收获+3
1)可以自开车开上路啦!
去年还是战战兢兢握紧方向盘不敢动弹,在美国的时候也因为不敢开上路而增添了很多麻烦,所以这次回家之后每天都有抓住机会练车,现在已经可以勉勉强强送人回家啦~
虽然还是很不擅长停车和把车挪出来,但是出去玩的时候当一下备用司机也还是可以的
开心!

2)掌握了传统弓的打法
从完全不会到基本能打到100分上下,高频率练习果然很快就能掌握
之前一直想学习一下传统弓,但是在上海都没什么机会,反而是回老家之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箭馆可以舒舒服服射箭,所以水平突飞猛进
甚至为此改签了返程的票,想要多几天时间练习,开心!

3)睡了很多好觉,皮肤状态肉眼可见的变好
大概是高原+熟悉环境+下雪的感觉,而且爸妈也不再喊我起床了,所以回家之后每天都睡觉很多,感觉皮肤状态好了超级多。
果然长寿的秘诀在于睡觉。
嘿嘿。
10
二当家李多余
18天前
无意间翻到十年前的朋友圈
点赞很少但是留言很多,每个人都能来来回回聊好几轮
都是熟悉的人,都是会让人会心一笑的话
·
现在有好多人点赞,但是认识的很少很少
也再没有人留言聊天了
接受“人会离开”这件事是我的重要功课
但总是在这件事上不及格
·
停止emo,投入战斗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