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Hysterin
313关注1k被关注4夸夸
不会向下兼容,但尽量试试
置顶
Hysterin
3年前
表达是为了沟通,而不是说服。能想明白这一点的话,我想世界上会少非常多的误会。
104
Hysterin
1天前
15年刚来到上海时的惊慌失措,到16-19年忙得不可开交素面朝天,始终觉得自己哪哪儿都不好,不值得被爱被关注。只有工作是我的同伴,因为产出结果永远不会欺骗我。

20年到23年,我拥有了多一些的配得感。也不再只是埋头于工作,开始去看更多风景,也尝试更多东西。

到了今年,我已经可以直视镜头和我自己的缺陷。

人生不止有工作,还是可以有爱的。不够好也是可以被爱的,因为爱从不因为“我完美”,而是“我是我”。
10
Hysterin
1天前
烦了:)

打卡完还要看秀恩爱

死鸟
00
Hysterin
2天前
我是坚定的飞书吹。push我的几个客户完成了从自建im到飞书的转移。也因为吹飞书在即刻被骂了不少次。但飞书就是很配,无敌配。
20
Hysterin
3天前
今天还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个朋友在换工作,她的学校是一所不太知名的民办,我帮她内推了一家企业,老板觉得她还算match,就让HR帮忙再看看。

HR说她确实符合要求,就是学校不好,学历不太OK,但是或许可以面试看看。

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我的大学。真不是什么好学校。老师也是有好有坏参差不齐,好的老师至今想起来的respect,不好的老师也是不好到我都不记得姓啥了只记得他们做过啥事。

我的大学真的非常努力。我毕业的时候,还是民办三本。然后通过各种努力拼搏,变成了二本。从“学院”,升级成了“大学”。

升级成功后,老师同学都很高兴,说我们对外可以说自己是二本了。

刚好今天帮朋友推荐工作时,想到了自己的学校,就跟HR多聊了一嘴,我说我大学也不咋好的,也是民办三本虽然现在是二本了。

HR沉默了下跟我说:“你对你的母校有点不了解,对现在的本科批次也不太了解。现在其实不咋分一二本了。但你的母校,在部分省市部分学科是按照一本线招生的。”

我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太努力了,我的母校太努力了。毕业这么多年,并没回去看过。但今天,好想回去看看。太努力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50
Hysterin
3天前
上周开始弹巴赫,现在已经可以弹半支《小步舞曲》。学钢琴第四个月,手指开始拥有一些灵活和独立性。当左手和弦被弹奏出来,感觉乐曲更加饱满有力了。

不死心问了下老师,什么时候可以弹椎名林檎。答案依然是,不着急。
00
Hysterin
4天前
今天听姜旭录制的一期播客,她提到录制播客时的一些经验和她的尝试。

这期播客最打动我的不是她的执行力——这件事已经知道很久了。而是她说:“我之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声音是好听的,大学之后才意识到这可能是我的优势。”

之前和一个大公司的董秘朋友聊天,她有一个顶级暴论:“90%的人是没有优势的,因为优势是可见的,看不见就是没有。”

我不认同,因为我觉得天赋是需要被挖掘和看见的。这也是我做素人MCN最大的价值。

在经营MCN的过程中,我看见了很多人的优势,可他们或她们不愿意相信,即便看见了优势也不愿意尝试,止步于5万8万粉丝。也有人看见了优势、相信了、努力了,但也止步于8万、10万粉丝。还是有人看见了、相信了、努力了,跑出几十万、几百万粉丝。

姜旭这期播客打动我的点就在于,她发现自己的优势后,坦然接受并且直接用了起来。太好了。
43
Hysterin
8天前
哈哈哈哈哈哈那我也是男的,我 XY

Arthur〰: 我以前咋这么好笑啊

00
Hysterin
8天前
正义 勇敢 勤劳的飞天小女警
会一直守护城市的和平
00
Hysterin
11天前
好问题才会有好答案。会问问题的人,跑赢90%普通人。

小马宋: 我们应该问什么样的问题? 每周我会回答读书群群友们的问题,其实说是回答,主要是探讨。 但说实话,有好多朋友提的问题,我没法回答。 比如有这么一类典型的问题: 我们是XX行业的,行业很内卷,请问XX行业怎么才能破局? 这种问题呢,真的没法回答,因为你想想,就算是同一个行业,每个做得好的企业,它做得好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奶茶行业,古茗是因为供应链、组织效率、店铺经营做得好;麒麟大口茶则是产品有独特性,蜜雪是成本控制特别强。 那么,假设你是奶茶行业的,你这么问我,请问奶茶行业怎么才能做出来? 那肯定没有答案,因为怎么能做出来,取决于三个条件,行业特性,企业特性和顾客特性。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能力,那能力不同,做法就又不一样。每个行业又有自己的特点,行业不同,做法也不同。 在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些朋友好像从来没有想过,我自己擅长干什么?我的能力有没有可能在这个行业让我突出出来? 只有这么问自己的时候,你才知道你自己该做什么。你才是在基于事实和现有条件出发思考问题,而不仅仅是基于美好的愿望思考问题。 但我问,你有啥优势的时候,他又会回答,我没啥优势。 其实我很想说,如果没啥优势,那本来就不应该你成功呀。 所以问这样的问题,是没法获得答案的,因为我们需要很多前提条件来判断。如果你想问这样的问题,首先请你描述你的具体情况,这样我才有可能做出判断和解答。 就像你说你肚子疼,然后问大夫,我该怎么做肚子才能不疼了。 那大夫一定是没有答案的,因为肚子疼可能是因为胃疼,肠子疼,肝疼,肾疼,也有可能是结石,膀胱,子宫等各种器官的原因。 如果你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也没答案。就像你问我,我很穷,怎么才能变富呢? 有人有技术,有人有的是经验,有人擅长社交,有人天生好看,有人擅长经营,有人善于提供情绪价值…… 所以,每个人发财的路线也是不一样的,你要做的是有效的利用你的优势。 你啥也没说,具体背景也不交代,想让我告诉你怎么发财?这个,我真不会。 所有的答案,都基于具体的事实展开的。 是不是?

00
Hysterin
15天前
我对身边朋友会饱和式地进行夸奖,只要看到朋友的亮点,就一定会去夸。

在夸到一个朋友的时候,他跟我说,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不能被夸奖,一定要到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才能被夸,所以希望我别给他幻觉了,他不想变得普信。

听到这个信息,我其实有点难过。想说的很多,随便说说,可能有点乱吧。

在我的价值观里,始终认为“每一件事都有它的门槛”,即便是烤红薯、炸土豆,也有人做得好做得不好,所以某件事能做得好,就值得被夸奖。

同时,每个人发现自己“擅长做某件事”,都可以给自己正反馈,也可以分享给身边的人。身边人不一定都是关注和支持自己的人,但一定会有支持自己的那一部分。

当发现自己某事做得好,夸奖自己、分享给身边人时,身边人如果选择支持、鼓励、附和,不一定代表“我是行业专家”,但代表“这些人爱我”。我更愿意把精力花在在这一部分人身上。

基于以上观点,我在生活中坚持践行的是:

哪怕只是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能轻松做好,就值得自我夸奖,身边爱我的人也会为我鼓掌。这件事情不是普世价值观中的牛逼。但如果我想跟普世价值挂钩,目标也并不是“证明给所有人看”,而是“回馈身边人给的爱”,那么我就要去普世性地牛逼——拿证书、拿行业地位、拿背书,而不再是自我感动,用客观的东西佐证之前的口嗨。

此外,我对世界的划分是:我、我身边爱我的人、世界上的其他人、我想帮助的人。

我只愿意花精力在自己、爱我的人、我想帮助的人身上,【其他人】对我来说是无需讨好的,因为【其他人】跟我并无关联。自我成长、夯实身边的基本盘,帮到自己想帮的人,人生就已经很饱满了。已经很够啦。

的底层逻辑就是“看见身边爱我的人的优势,并且认可它”。这是个非常正向循环的事儿。它跟【其他人】【社会大众】并无关联。不需要很努力就做得特别好的事,夸句天才咋了,又不是要买通稿说自己艳压爱因斯坦。

话语体系膨胀的时代,亲不是亲爱的,是淘宝客服对客户。宝贝可能就是陌生网友相互交流的开场白。长得稍微好看点的都叫权威了。这么虚无缥缈的语言体系里,可以扎扎实实做好了自己能做好的一件具体的事,哪怕是煎鹅肝、炒方便面,夸一句真的不过分。

我夸的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夸。真的值得。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