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脑把周国平导读,尼采的《教育何为?》选为今年个人阅读十佳,甚至最佳。
尼采在150多年前剖析了德国当时的教育大环境。可悲的是,150年后的今天,他所描述的仿佛是预言一般,我们同样面临着他所描述的诸多教育问题:教育的普及和扩大导致的功利性教育,使得教育沦为谋生手段;教育内容的缩小,培养出了片面的人(即只专精于某一专业)。
看到这些很难不与本季《十三邀》林小英老师的那一期节目进行串联。
好在,两位老师都没有只一味抨击当下教育环境和考学制度,还是给出了有实用价值的“解决方案”——
尼采对大学生的教育要求三个尺度,一是哲学,二是艺术的感觉,三是古典的人文精神。
林小英提到基础教育要完成两个使命,一个是基础性,一个是预备性。基础性包含当吃饱穿暖后,人很重要的一个本领就是玩儿(个人与外界如何相处);另一点是,人要学会如何看待死亡(殊途同归,能让人在体验人生过程中,更容易“放下我执”)。
教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更注重的是人文层面的培养,毕竟,我们不是生来就应该成为“挣钱的生物”。
但这可能也意味着,教育的“精英化”或是必经之路。毕竟尼采也说“那些无所用心的粗糙天性不在考虑之列,他们享受着野蛮意义上的他们的自由,经由他们的低级爱好,他们的成熟的专业限制,他们业已证明,这些因素对于他们恰恰是合适的,对此就毋庸多言了。”